浅析中药内服和中医骨伤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2021-10-20焦健郑立昕王英王旭凯
焦健,郑立昕,王英,王旭凯
(1.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2.长春市二道区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1;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颈椎病属于一类比较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多发,近年来该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致病因素多和颈椎多长期劳损、椎间盘脱出及韧带增厚等有关,使患者的颈椎功能被损伤或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临床对颈椎病的表现进行观察,主要有眩晕、眼花、耳鸣、间歇性头痛及记忆力降低等,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地困扰[1]。对颈椎病的治疗,临床可采取的方法比较多,疗效也各异,祖国医学在颈椎病治疗中发挥了极大地效用。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对中药内服单用和中药内服联同中医骨伤手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选取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所收治的124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所收治的124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27-65岁,平均(42.09±3.54)岁;病程1~5年,平均(2.34±0.32)年。研究组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26-68岁,平均(43.11±2.62)岁;病程1~5年,平均(2.34±0.32)年。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加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当中关于颈椎病诊断的标准:①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颈背疼痛等;②患者能够耐受本组治疗;③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④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有重度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妊娠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药方选择温胆汤和天麻钩藤饮,药方组成为:鸡血藤、葛根、珍珠母各取30 g,丹参、黄芪各取20 g;钩藤、天麻、牛膝、赤芍、红花、川芎、当归、黄芩、栀子及竹茹各取10 g,将以上方剂用水煎汤,每天1剂,分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用药15天。若有耳鸣情况,加僵蚕10 g;有头痛情况加黄姜、白芷各10 g;有面红情况加野菊花10 g。
研究组给予中药内服和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其中中药内服同对照组,骨伤手法具体如下:首先,通过推拿手法按摩放松患者颈部和腰背部处肌肉,在患处涂抹适量麻油并持续按压肌肉,再按揉风池穴,持续按压5 min。其次,采取复位手法,取患者俯卧位,将腰部充分暴露出来,从脊柱的两侧从上到下做力量均匀的推按按摩,重复7~8次。再次,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量采取颈椎牵引,治疗1 min左右,并判断患者的病情,实施前后伸展或者被动颈部旋转。最后,将患者身体稍微前倾,使其低下头部,通过手肘和前臂来固定患者下颌,接着对其颈椎进行45°侧方位旋转,要注意控制旋转的速度和力度。以上中医手法治疗每天1次,连续15 d。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其中,显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等多项结果都恢复到正常状态,患者的劳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也都完全恢复;有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体征也大部消失,其劳动能力和工作能力和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改善;无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没有任何的好转,甚至有加重倾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包含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分值越高,代表等是症状改善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将该组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包中实施统计学处理,量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率的数据用百分比(%)表示,分别采取t、χ2检验,检验后数据以P<0.05作为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的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对照组的疗效总有效率是77.42%,研究组是96.77%,观察两组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n(%)]
2.2 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相比区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两组都有所提高,研究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s,分)
表2 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s,分)
?
3 讨论
颈椎病是因为韧带长期受到扭挫伤或劳损伤等导致,当患者的病程较长时,病变部位还可能会发生肿胀、出血、痉挛、结痂、机化及黏连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当患者受到外力影响时,其锥体就会发生位移或者发生颈椎骨质增生,致使颈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引发各种临床不适症[3]。临床对于颈椎病治疗的方法比较多,如西药口服、手术牵引、中医治疗等,但疗效理想度也各不相同。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部是因为正气不足和外卫不固而导致,在风寒湿邪的影响下导致经络痹阻,使气血难以顺畅地运行,肌肉痉挛以及筋脉失养,引发颈部、肩部、背部等疼痛[4]。中医学将颈椎病纳入“眩晕”地范畴中,认为临床治疗应该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祛瘀通络以及平肝潜阳等为主[5]。该研究所使用的中药方剂中,鸡血藤有活血补血和舒筋活络的效果;葛根在表证发热和项背强痛等症状中有良效;珍珠母能够平肝潜阳和安神魂;丹参有渗湿健脾及养血补血之效;黄芪能补气固表和利尿生肌;钩藤能清热平肝及熄风定惊;天麻能平抑肝阳和疏风通络;牛膝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使其颈部血液得到更好地循环;赤芍具备清热凉血与活血化淤的作用;红花、川芎能够散瘀止痛和活血通经;当归对于肢体麻木、跌扑损伤等治疗有显著作用;黄芪能泻火解毒和清热燥湿;栀子在中医学上可用于扭挫伤治疗,竹茹则能除烦止呕和清热化痰,诸药共用,共奏活血镇痛、祛瘀祛湿以及起改善颈部疼痛之效。
中医骨伤手法主要借助手法按摩的方式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按摩治疗,通过骨伤手法,能够放松患者颈背部的肌肉,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痉挛症状得到解除,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将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颈部血液循环,降低和调节血浆黏稠度,改善其颈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从而纠正其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对缓解颈椎疼痛也有显著作用[6]。但该治疗方法对于操作者的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所以临床还可根据操作者的专业水平进一步展开研究评定效果。
本文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内服和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对照组的疗效总有效率是77.42%,研究组是96.7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各项评分两组比治疗前都有所提高,研究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对颈椎病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中药内服和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方式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