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山杨—绣线菊群落乔灌木数量特征调查与生态评估
2021-10-20白光远
白光远
(凌源市林业和草原局,辽宁 凌源 122500)
1 辽西地区气候特点
辽西地区主要行政区域包括朝阳、锦州、阜新等地市。辽西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该地自然年降雨量450mm左右,且降水分布不均,春、秋、冬季自然降雨稀少而干旱,夏季7—9月份雨水集中。辽西地区不同区域的小气候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干旱、高温、多风、光照充足等是当地主要的气候特征。
2 辽西地区植被群落自然分布特点
辽西地区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同时大量存在长白与蒙古植物区系成分,自然植被具有多样性特征。在天然植被群落中,荒山的阴坡或半阴坡主要分布以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h.ex Ledeb)为优势种的天然乔木,也分布有其他群落优势种。山杨(Populus davidianaDode)为强阳性树种,具有耐寒冷、耐干旱、分蘖能力强等特性,适于在辽西地区阴坡自然生长,大多以建群种和优势种形成天然群落。因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山杨与其他灌木,如小花溲疏(Deutzia parvifloraBunge)、金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Turcz.ex Ledeb)、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ex Trautv)、锦带[Weigela florida(Bunge)A.DC.]等形成天然乔灌木混交林,而山杨—华北绣线菊(Spiraea fritschianaC.K.Schneid.)群落更具有区域代表性。为掌握山杨—华北绣线菊群落的种群数量特征,进行科学评价并实施有效的保护,林业技术人员于2020年6月对辽宁省凌源市青龙河流域的山杨—绣线菊群落乔灌混交林开展了专项调查。
3 辽西地区山杨—绣线菊群落特征调查
3.1 调查方法
采用样线调查法,技术人员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查。调查地块坐落于凌源市三道河子镇五道河子村,设置标准地面积为25 m×25 m,记录立地条件等调查因子,对样地内乔木进行调查,测量胸径≥5 cm的所有乔木树种的胸径、树高、冠幅;在每个样地的四角和中心设置5个5 m×5 m的灌丛调查样方,调查所有灌木的种类、种群密度、灌丛高度及覆盖度。
3.2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调查地块海拔为823.0~842.0 m,坡向东北,处于山地阴坡上腹,坡度为28°;土层厚度约22.0 cm,属棕壤土;立地条件中等,林分郁闭度为0.9;群落内以山杨为优势种,伴生种为蒙古栎;乔木层平均高12.8 m,平均胸径为15.5 cm,平均冠幅为2.9 m;乔木总株数达1 088株/hm2,其中包括山杨枯立木80株/hm2;灌木层以华北绣线菊为主,还包括蒙古栎幼树、东北鼠李(RhamnusyoshinoiMakino)、黄 花 忍 冬(Lonicera chrysanthaTurcz.ex Ledeb)、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Bunge)等,灌木层平均高度85.0 cm。调查地块山杨—绣线菊乔灌木群落主要种数量特征见表1。
表1 调查地块山杨—绣线菊乔灌木群落主要种数量特征
4 辽西地区山杨—绣线菊群落特性评价与应用
4.1 先锋树种特性
从调查结果可知,调查地山杨—绣线菊群落为乔灌天然混交林,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系统稳定,立地条件中等。形成山杨—绣线菊群落系统的关键是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山杨。最初,因山杨种子随风等传播,山杨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个体得以成活。随后,山杨根系萌蘖繁衍,使种群迅速扩大,虽然同一时期也有蒙古栎、黑桦等个体生长,但是这些树种的种群总数繁衍速度远不及山杨,随着各种乔灌木的生长,山杨的生态影响逐渐加大。与相似立地条件下的其他天然植被类型相比,山杨的先锋树种优势愈加明显[1]。山杨与其他乔木为阳性树种,林下会生长一些耐阴的幼树与灌木,如黄花忍冬、花曲柳、北京忍冬等。受先锋树种生态作用影响,其余灌丛的种群数量大幅增加。
4.2 群落自然演替的多样性特性
从调查看出,群落内树种均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形成完整的植物生态组合,体现出自然环境与植物种类相互适应的特性。山杨个体适应自然生存环境后,通过拓展生长根系、占据光照空间等,不断扩大种群生态影响,进一步通过根部萌蘖、种子传播等扩大自身种群数量[2]。调查时,许多山杨个体树龄已达到成过熟阶段,或因其他原因,如光照、根系吸收水分或养分不足等,出现山杨枯立木,枯立木平均胸径15.4 cm,说明山杨天然生长接近一个生长周期,随着其他树种如黑桦、蒙古栎的树高增长、冠幅加大,山杨的种群数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山杨—绣线菊群落会演替为以蒙古栎为优势种,以山杨、黑桦、元宝槭为伴生种的天然次生林。优势种更替后,树龄更长,而群落内的幼树,特别是耐阴性强的幼树,如花曲柳、山葡萄等,会逐渐加入乔木伴生种的结构中;山杨幼树虽有生长,但数量不及第一批,大部分干枯死亡。上层乔木树种结构逐渐改善,林下灌丛耐阴性增加,灌木群落总数会增大,种群种类也会增多,其余草本也会增加,整体群落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抗性与自我修复功能都会增加,群落更趋于稳定。辽西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大面积封山育林后,促进天然次生群落自然演替,对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动物多样性保护均有极大的影响。
4.3 林下灌丛的生态作用与影响
从林下灌丛调查结果来看,灌丛以华北绣线菊数量最大,最大片状灌丛单块条带分布面积近2 m2,盖度50%。如此数量的灌丛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良好影响,灌丛覆盖地表、保存枯落物等,避免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涵养水源等;林下灌丛种类较多,榛、山楂叶悬钩子、黄花忍冬等13种,种群总数达1 760株/hm2,对群落内的生态影响不可估量[3];林下灌丛可强化乔木的生态作用,补充辅助群落天然更新,也可促进耐阴性草本植物生长,维护群落整体的稳定性[4]。
4.4 自然植被与外界环境的互补性
群落内树种均适应当地干旱的小气候特点,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乔灌草生态组合,体现出自然植被与环境适宜相生的特性[5];植物适应自然并生存生长后,通过根系生长萌蘖、借助风雨等介质种子传播、枝干生长占据光照空间等,扩大种群数量,实现对周边环境的生态影响;一些不适应的个体,如枯立木山杨,逐渐死亡,群落整体相对稳定。人们正是利用植被与外界环境的互补性,达到绿化荒山、保护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