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楷模 大国担当

2021-10-20李燕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方舟虚构和平

李燕

在资讯碎片化的当下,阅读一本书,是保持心灵呼吸、感受世界变动的最佳渠道。读完简平的纪实儿童文学新作《和平方舟的孩子》,我受到了情感的触发和心灵的感动。

《和平方舟的孩子》是首部反映我国海军和平方舟号的长篇儿童纪实作品,本书的书写对象不是一个典型人物,而是一艘船。这艘取名“岱山岛”的和平方舟,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制式远洋船,船上搭载的医疗设施装备达到了三甲医院的水平。在十一年时间里,它承载着特殊使命,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海里,在43个国家和地区救治23万余人次,用救死扶伤传递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用切实高效的医疗服务写下了一个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故事”。

近年来,随着主题出版的热潮兴起,大量书写时代楷模的“非虚构”纪实性作品不断扑进人们的视野,以充满时代气息的叙事和对当下的现实关怀精神,带来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和平方舟的孩子》带给我的,是与众不同的宽阔视野和阅读感受。作家在深入采访、史料找寻中体现出非虚构写作的“在场”精神,而作家的自我体验和情感渗透更让这部作品散发出“非虚构写作”的美学特质。

在书中,作家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被和平方舟救治的一群外国儿童,他们之中,有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小足球先生”艾尔兰斯特、有先天手脚畸形的斐济女孩戴安娜、有非洲塞拉利昂的脑瘫患儿阿尔哈吉……这些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在“大白船”上得到了有效救治,获得新生。他们与“大白船”上的救治医生、护士,以及船长、战士们产生了深厚感情,对这些爱的使者、对遥远的中国满怀感恩,形成了超越国界、超越肤色的心灵链接。

书中不仅细腻书写了和平方舟上的指战员和医务人员的特殊工作、生活和内心困境,还追寻了支撑他们漫长航程的家庭背景、成长过程、童年理想及其为此付出的努力。为执行远洋任务,和平方舟上的指战员不得不长期离家,他们背后自然少不了家人的支持与付出,正是浓浓的亲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动力。负责发动机的班长陈理德和战友们长时间在见不到太阳的狭小空间中辛苦工作,他的儿子一直把爸爸当作自己心中的偶像;电工班长丁辉堪称船上“元老”,这也意味着他与家人离多聚少,多次无法遵守给女儿过生日的诺言;而孙涛院长的女儿更是追随着父亲成为大船上的一名志愿者……当读到年轻的女军医张呈敬告别年幼的孩子去执行任务,临行前儿子数着地球仪上的十几个国家想着妈妈的工作这一幕,我不由潸然泪下。作家还独具匠心地采用了“溯源式”回放这些平凡英雄在童年的成长故事、梦想,更深刻地展现了他们的追梦之路和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精神。紧扣“儿童”这一切入点,书中构建起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多维度“童年空间”,将充满时代特色的主旋律书写与开阔而博大的童年关照、童年精神自然融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唤起了我们的自豪感和爱国心。

简平是一位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家,他在长达数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多次采写过有关军事题材的新闻和报告文学,因此具有扎实而丰富的采访功力和写作经验。书中,简平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和诗意的文字,充分书写一群中国“白求恩们”不畏艰险、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胸怀,同时以生动有趣、感人至深的细节勾画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和心灵世界,凸显了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模样,以日常化、平民化的写作,完成了对以往报告文学中英雄书写模式的解构。比如船长郭保丰这个人物,是书中的一个亮点,他多才多艺,会打球,自学了十几种乐器,还热爱文学,满是浪漫情怀。在到访东帝汶时,和平方舟遭遇停泊危机,郭保丰凭借着精密的测量和一丝不苟的工作,带领船员完美靠岸,确保了医疗任务的完成。书中还有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就是假小子“烨哥”——黄芳烨。这位随时可以充当防化兵、操舵兵、电工兵、帆缆兵、潜水兵、安检员、纠察员、引导员、军乐队员等多重角色的“巾帼英雄”,完全突破了读者对女兵形象的固有认识,令人发自内心地产生感佩。

可以说,这是一部塑造英雄集体“群像”的纪实文学作品。医生、护士、船员、军人……在他们身上都闪烁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光芒。然而,作家既不做渲染和煽情,也没有人为拔高让他们变成“符号”,而是以自然朴实的文字书写他们的平凡,充满了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的魅力所在。

这种真实感人的艺术力量,同样来自作家扎实的采访和充实的资料准备,来自其充满诗意的文学表达。比如书中写到丁宇医生为救治男孩艾尔兰德斯在海上风暴来临时完成了有史以来难度最大的一场手术,其中极其重要也最为感人的细节都绝非出于臆想或凭空捏造,而是来自作家一次次的深度采访,使得书中的相应描写充满了画面感和场景即视感:

突然,海面开始动荡起来,温柔的大海瞬间变成了咆哮的狮子。

没有什么比剧烈的晃动更让主刀医生担忧了,因为晃动非常容易使手里的手术刀也随之抖动,可哪怕是丝毫偏差,都会伤到脊椎神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瘫痪。

海面突然剧烈动荡,为这次脊柱手术带来巨大风险,一旦发生丝毫偏差都会导致男孩瘫痪,从此无缘“足球梦”。因此,主刀医生丁宇只能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几乎无法忍受的姿势并紧紧绑住,而水兵们则顶着巨浪加固缆绳。这段惊心动魄的描写,将彼时彼刻的紧张氛围高度清晰地还原呈现,让我们在扣人心弦的描述中感受人物遭遇的困难和巨大付出。

作为一部非虚构纪实作品,书中自然涉及了和平方舟出访过的众多国家,作家对许多国家的地理位置、首都、气候、风物、民俗等情况都做了要言不烦的交代,为故事展示了无比开阔的场景。而书中出现的很多舰艇的名字和编号等舰船知识,也让我在阅读中开阔了眼界。

《和平方舟的孩子》以非虚构的童年书写、以独属儿童的轻灵之音,加入了礼赞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文学合唱。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方舟屡次出访,提供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成为一扇展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外交的展示窗口,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担当。作品将宏大的时代主题与这艘和平方舟所承载的孩子们的故事、命運和梦想紧密结合,让儿童对和平、友爱、道义等人类共通的价值观有了真切、自然的理解,这正是其独特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方舟虚构和平
洪方舟《战疫·长城》 《西凉鼓乐图》
隐秘的方舟
虚构
虚构的钥匙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完形填空两则
诺伍兹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