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寒门是否能再出贵子

2021-10-19张睿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双减

张睿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的发展充满矛盾,为缓解这诸多矛盾,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规范教育,让教育回归学校。但是农村学生是否能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胜利果实,是否能真正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在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相对来说,文化素养较低、经济条件又不太好的家长,又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双减  教育公平  家庭教育

自古以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不在少数。古有“学而优则仕”,如今的高考更是成为中国人心中那扇跃过便会功成身就的龙门,多少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甚至是后代的命运,万千理由,读书几乎是通向成功最近的途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技术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的时代,很多东西失去了它原有的朴实和纯真。有人感叹,人们不在追求伟大,也远离崇高,关注的都是精致的、小众的、私己的生活;亦有人感叹,资本运作,教育失衡,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寒门再难出贵子,可悲可叹。如今为保证教育公平,确保教育均衡,治理资本运作下的教育市场的各种乱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教育主体地位,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甚至是缺失,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规范教育乱象,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尤其是乡镇地区,留守儿童居多的地方,经过一定阶段的努力,将财政、设备和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确保未来学校教育资源相差不大,让所有孩子拥有一样的教育基础,未来的他们,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拥有更多的可能。如果这些可能实现,学校教育可能会承担孩子成长的全部,那么家长在这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毕竟我们都应该明白的是,双减减的是校内和课外培训,却不是家长责任。

双减政策之后,好像很多家长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更多的家长也更加忧虑起来了,尤其是乡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似乎比之前更加焦虑,尤其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经济条件不好的更甚,虽然乡村振兴初见成效,但是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目前受惠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家庭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年轻一辈不得不继续背井离乡,孩子只得和年迈的爷奶辈生活在一起。在孩子的人格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等形成关键期的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自我认知发展不够充分,那么这样的孩子即便在面临诸多机会和选择的时候,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城乡之间文化素质的鸿沟仍会越来越大,人才的缺乏,乡村振兴的步子迈的也会更加艰难。

曾经,父母不清楚读书具体到底怎样改变命运,但是他们明白这是相对来说最便捷的方式去摆脱困扰他们一辈子的窘境和困苦。因为父辈深知贫穷和无知所带来的痛苦,这是足以吞食一切生的希望的魔鬼。为了后代不再承受这样的苦痛,他们拼了命的让孩子学习,将唯一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也将这唯一的出路寄托在学校,以为这样就行了,可是他们却忘记了自己身为家长的责任,也不理解,除了负责孩子的温饱和保证较为良好的生活水平,其他的好像不应该是他们思考的问题。所以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家长就会直接找老师理论,有些不慎,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使学校和家长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一发不可收,学校迫于外界压力,无论事实如何,只能先处理涉事的老师,以平众怒。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小学各个年级,泼辣的中老年家长,我想这或许是乡村地区年轻教师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如果这一对矛盾得不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即便政府给予再多的政策倾斜,优惠政策在丰厚,乡村教师的流失仍然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些真正想要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可能也就间接的失去了领路人和智慧启蒙师,那么后来的故事也就和他们不在相关了。

双减政策下的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更是需要得到重视和友善的处理,学校和家长更是应该各尽其责。

身为老师,站好讲台,利用毕生所学,为学孩子们传递文化知识和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用尽一切可用,拓展孩子们的眼界和思维,注重思想启蒙,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颗向善向上的种子。恪守职业道德,坚定理想信念,让每个学生在学校能享受到公平的对待。

现在家庭教育立法这一事项正在有序的进行。根据目前正在全国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指“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引导和影响,真正的家庭教育,是要发挥学校等其他机构、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这个“作用”具体是什么?张志勇认为其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它最根本、最有效的职能,包括了道德教育、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丰富内容[1]。而这些内容的教育和培养,不一定需要家长人人都是高知,自身的经历和丰富的閱历,即便是家里的老人也是可以完全做到这一点的,如果有条件的,年轻的家长可以在家陪护小孩,那么通过及时拓展阅读,教育系统知识的学习,这样家长自身知识体系丰富了,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更有方法,也可以缓解因辅导家长不太专长的作业而带来的亲子关系的崩溃 。

任何时候的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失,要明白的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学校教育有国家政策保证和规范,那么家庭教育就需要家长们自觉承担,承担的不一定是文化知识的培养,而更多的是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尤其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学习的兴趣,好的学习习惯,这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素养,家长自身因时间积累起来的阅历就足以支撑这样的教育了。学校老师知识传授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样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可能性更大。

我想政策保障下,教师与家长的矛盾缓和了,稳定的师资力量,孩子在家长或是监护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再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农村地区的教育是会得到极大改善的,“寒门”出“贵子”的可能性也更高。

参考文献

[1]火元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及研究对策》,《智力》2021,(21),45-46

[2]朱宁宁:《家庭教育立法如何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法制日报

[3]熊筱伟 李媛莉:《给予有质量的陪伴 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四川日报

注释

[1]熊筱伟 李媛莉:《给予有质量的陪伴 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四川日报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