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俱怀逸兴壮思飞顺把秋风揽入怀

2021-10-19寒月翟贵明

书画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临帖篆刻书法

寒月 翟贵明

诗书画印,作为中国美学重要的特征,多少年来为中国文人所青睐,成为重要的精神图谱,彰显出中国文人独特的气质、品位和意趣。诗书画印的结合,需要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这种全才式的学养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当下多数画作之印,未必出自本人之手,画中题诗的也不多,大多只为作品起个名称,对画作起到延伸和解释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讲,王岳青先生算得上詩书画印完美结合的成功者。他是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篆刻之余喜欢画大写意花鸟画,同时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诗书画印是他闲暇的乐趣:感怀世事,写首小诗,画幅小画,刻枚印章,率性而作,自得其乐。

俱怀逸兴 秋风入怀

王岳青先生和书法的结缘,始于1984年。那年他28岁,是山西省阳泉市矿务局〔后更名为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有一天,听说阳泉市文化宫有个书法培训班,他赶紧报名参加。因为儿时喜欢,有一定功底,他进步飞快,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学生专栏总把他的作品放在第一个。

经过努力,1989年他的书法作品在山西省“企业文化之光”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这是首次在省里获奖。此后,他一路高歌,作品不仅在山西省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获奖,在山西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中获提名奖,还频频入选全国各种书法篆刻展。成绩突出的王岳青,2009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首届“全国煤炭行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4年,他以斐然的成绩,顺理成章地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矿山出了书法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他的名气越传越远,不久调入矿工会,后升职为矿工会俱乐部主任,2000年又以当时全市绝对的实力当选为阳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从参加培训班到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王岳青先生仅仅用了十年。

处处留心 玉汝于成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王岳青能在山西省书法界成为领军人物,在于他处处留心。

1956年农历八月二十八,王岳青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区北湖村,从小喜欢写字画画。那时家里条件差,他常常从旧墙上抠白灰在地面、门板和墙壁上写画。上学后,他的图画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很高的分数,写的仿影,老师给的红圈圈最多。年纪大一些,他见生产队的大人在农家后墙写标语,就站在旁边琢磨。善于学习和观察的他,十几岁就会写美术字。他在榆次鸣谦中学就读时,老师发现他的字漂亮,每期学校墙报都让他出。

父亲是个有远见的人,看他爱学习,小学一年级就给他订了《中国少年报》,这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北方农村是罕见的。这份报纸也的确扩大了他的视野,培养了他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0岁那年,他因招工来到阳泉矿务局。先是做一线回采工,由于表现良好,被选拔到矿上“721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他想起父亲订的《中国少年报》,自费订了《中国青年报》。他有个工友叫孟生花,是当时太原市书法家王留鳌的大女婿,见他喜欢书法,送他一本小字帖,是后人修改过的《郑文公碑》。他从此开始日日临帖,一只脚踏进书法的大门。

上下求索 终成一体

事业有所成就的人,大都懂得把控时间的重要性。王岳青先生年轻时就为自己定下时间表:以晚饭为界线,晚饭前除工作就是篆刻,因为光线充足;晚饭后是临帖时间。临帖累了,就随手画画花鸟,权当休息,或者直接躺床上看书,直到晚上12点。几十年来,这个时间表主宰着他的作息,篆刻,临帖,读书,偶尔画画,像一日三餐成了生活的必需。尤其是篆刻、临帖、读书,一天不做,心里就空得慌。

生活不很富裕,但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已经融入他的生命。他订阅《书法报》《书法》等报刊,购买大量书籍,文化修养与日俱增,对书法篆刻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他经常和同道好友结伴去全国各地看书法展览,见识不断增长,眼界日渐开阔。

他最看重临帖,认为“学书法不临帖上不了道”。他先是临“欧体”,临了好长时间,发现结字太紧,越写越死,受了束缚,改临魏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杨大眼造像记》等。魏碑棱角分明、拙朴险峻、浑穆奇逸的笔意使他的结字骨力大增,犹如刀劈斧削,入木三分。可是时间一久,他又觉得从法度上看,楷书怎么也绕不过唐楷,又返回来临“颜体”。他临《麻姑仙坛记》的时间最长,也写了一段时间《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学到了颜真卿雄强、大气、厚重的风格。后来,他又学习褚遂良《阴符经》《房梁公碑》的灵秀、开放和自然,还深入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米芾、苏东坡、杨凝式等人的碑帖,潜心钻研,抓其特点,渐次递进,见好帖就临习、研究。同时,他特别在意才华的呈现。他说:“功力不够,体现不出古意;才华不够,体现不出自己。”对于行草书,他一直追求个性书写。快退休的时候,他忽然想到楷书也必须写出自己的个性,便将目光瞄准邓石如,认为邓的字既有欧阳询的严谨工整,又不失颜真卿的厚重大气,是欧、颜字体完美结合的典范。

尽管书坛公认王岳青先生的楷书写得相当好,但他从不把楷书作品参展。他认为楷书是基本功的体现,就像练武的人压腿和站桩,不值得示人,只有行草书才能抒发情感,凸显格调,才能看出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和对世界的认知。

王岳青先生的行草书是以章草笔法写今草,用章草横势写今草纵势,内含“二王”帖学神韵,外融章草体势,加之书香的滋养,形成了独特的行草书风,儒雅朴拙,遒劲清逸。章法和结体上延续了“二王”行草书的特点,行间距与字间距明显,字形大小相近,呈现出感性和理性的巧妙融合。体势左低右高,笔法遒丽。字字独立,气象高古,笔势跌宕,环转稳重,骨肉兼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满满的书卷气息,像散发着宝光的汝瓷,看似平淡,实则透着贵气。

疏密聚散 方寸神韵

王岳青先生学习篆刻是在1986年,距在文化宫培训班学书法仅仅两年。那时候,他的书法在山西省崭露头角,正有喷薄之势,又瞄上篆刻,希望在篆刻上拓一方天地。然而当时的北方,尤其是山西,篆刻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懂篆刻的人凤毛麟角。

他买了孔白云的《篆刻入门》,逐字研读;学习吴颐人的《青少年篆刻五十讲》和沙孟海的《印学史》,从汉官印满白文开始摹刻;购置《古玺文汇编》《古玺汇编》等工具书,逐字查对。他大量临摹古人印痕,吸收古玺印章法参差、开合顺势、向背得当、因体成势、灿然天成的美学特征,并花费大量心血精研历代印稿,甚至从潘天寿的花鸟画构图中寻找古玺印的章法规律,在传承中加以创新,总结出一套具有明显个人特征的古玺印构成方法。

他在笔画的安排和文字的穿插、重叠、疏密、大小、欹正等方面极尽变化,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或挺拔劲秀、玲珑多姿,或疏密聚散、错落自然,或浑圆含蓄、古雅淳朴,有法度又好像没法度。他这样评价自己的篆刻:“余之治印,向不固守某种模式,因字审形,因形判势,因势定制,再三推敲。一稿可隔数日,亦可隔数年,一旦写稿,则乘兴捉刀。”

《各行其道》一印,白文,四字二行分布,右边占了三个字,左边只有一个“道”字。“各”字上下错开,“口”字偏左,为“行”“其”留下一个空白,使右边的三个字气息通畅,不至于拥挤。“行”字分成两部分,“其”夹在中间,“道”字独占左边,既突出了“道”的重要,又使整个印章章法疏密有致,平稳协调,让人玩味无穷。起笔粗,收笔尖而细,金气重而力道足。

《敢于胡来》,方形朱文印,四字三行排列:“敢”和“于”从右往左,各占一行,“胡”“来”分上下布置在左边一行。“胡”字的“古”和“月”呈细长状,占据左边一条,既强调了“敢”和“来”的激情与冲动,又弱化了“胡”的意义。有些事情是要“敢”去做的,但“胡来”的事不能沾边。边款的说明最有趣:“王铎在其《文丹》中尝言‘敢于胡来四字。”“敢于胡来”是别人说的,而王岳青先生自己还是“不敢胡来”。此印文风趣俏皮又饱含深意,韵味深刻又空灵协调。

王岳青先生对篆刻相当痴迷,时不时刻枚印章来表述心事。他的朱文印《满眼荒唐事, 一颗怜悯心》, 借助曹雪芹的“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句式, 倾诉所思所想。时至立夏,他忽然兴发:“拓一组小玺印玩玩。”一下刻了八枚小印章、两个边款。他还有很多作品是应邀而作,朱文和白文两枚《万印楼》章,就是应山东陈介祺博物馆收藏展而刻。陈介祺是清代山东专门收藏印章的大家,他把自己的藏印楼叫作“万印楼”。

对于篆刻艺术,王岳青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印虽小道,亦须善学。善学者首正其体,次审其势,三发其韵,四完其神,然后操觚,方能收放自如,开合不悖乎理,变化不诡乎道。”

1989年8月,王岳青先生的篆刻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1994年11月与1999年初,连续入选全国第三、四届篆刻艺术展;1998年,获山西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最高獎。同时,他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赏评》等报刊多次发表篆刻作品,还应邀为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及书画名家治印,篆刻作品被全国多家博物馆收藏。即便如此,王岳青先生仍觉得不够,花甲之年的他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篆刻与书画同理,不仅需要学养与功力的积累,更需要智慧。大智慧者能依托古人碑碣创造自我,若吴缶翁之依托《石鼓文》,齐白石之依托《祀三公山碑》。次智慧者依靠深厚古文字学养创造自家面目,若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先贤。愚者若当代吾侪印人只能在章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若能有别于古人、今人,此生足矣!”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篆刻,先生已经达到一种境界了。

闲暇写意 情怀觅诗

绘画是王岳青先生闲暇的水墨游戏。他从小喜欢画画,长大后专攻书法,不过写完字洗毛笔时,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涮笔水在纸上涂些写意花鸟画,久而久之,绘画成为一种习惯,兴之所至,还在画旁题一句话或写一首诗,然后盖上自己刻的印章,形成诗书画印同构的独特丹青风格。

他不是专业画家,却在笔墨上不输专业画家。他笔下的花鸟虫鱼墨色丰富,随类赋彩,姿态怡然,趣味盎然。他熟练运用勾、点、擦、皴、染等多种技巧,恰如其分地控制笔墨的轻重、浓淡、疏密、干湿的变化,间或配以恰当的色彩,以似与不似的抽象手法,通过点、线、面的巧妙构图,加上自己的理解,完美呈现笔墨的内在精神。

作为书法家,他有意无意地将书法技巧融于画中。在他的《秋风过耳》中,葡萄颗粒饱满,叶片肥厚,藤蔓蜿蜒,笔力纵横,一气呵成,足见书法功力。《高花白于雪》以双钩笔法画玉兰花,枝干苍劲,花瓣丰润,花苞鲜嫩,尽显春日繁华。他画的花不仅仅是花,画的鸟不仅仅是鸟。他画牡丹,大多不点蕊,喻示现代社会人心不古;画八哥,像黄永玉、齐白石等大家,爱在上面题一些诙谐文字以表心情。

感物伤怀、吟诗弄句是王岳青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秋风袭来,他感慨:“银杏横窗已半黄,纤云巧送雁几行。幽人谁恨日渐短,只恋裙罗却退藏。”临写王羲之小园帖,他由王羲之联想到自己:“超群揽境气如虹,百丈游丝在掌中。纵态横行浑不顾,无今无古任心空。”王岳青先生写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格律严谨,意境幽远,气象万千。

汲古得新 厚积薄发

王岳青先生读过很多书,除了书法、篆刻、绘画、文学等书籍,还读过很多其他专业的书。他画作上的诸多题款、书法篆刻的诸多内容,仰仗的就是文化积淀与诗文才情。在对艺术的追求中,他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不为艺术而艺术,不为展览而展览,把写字、绘画、治印、赋诗当作日常生活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

国内著名书法理论家李庶民先生对王岳青先生的书法和篆刻成就这样评价:“纵观王岳青书、印,可窥其在向传统与现代的多向性变革中,汲古得新,取新用精,适性通变,中节合度,直可当‘笔下无俗情,胸中有古今者。”

决定一棵树能长多高,不在于枝干有多壮,而在其根能扎多深。诗书画印皆通的王岳青先生在书坛、印坛甚至诗坛、画坛处之裕如,作品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就是因为其苦学不辍,根基深厚。然而对他而言,这仍然只是起点,就像当年他刚刚开始学习书法,65岁还坚持每日读书、临帖、作画、治印、写诗,钟摆一样继续着艺术人生。他以“学古而不背时,趋今而不同弊”的信条维护着诗书画印,尤其是书法和篆刻的艺术尊严,融汇百家,追寻着艺术的更高境界。他的事迹曾被《山西日报》宣传过,黄河电视台也为他做过15分钟的专题报道。在书法和篆刻方面的成就和潜力,让他成为当今晋东书印界最值得推崇和期待的大家。

猜你喜欢

临帖篆刻书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