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还是“维持”?
2021-10-19何黎明何瑾怡
何黎明 何瑾怡
谈话是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谈话能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围绕话题谈话以及与他人谈话的技巧和策略的提升。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游戏中幼儿间的谈话常有不规范、不完整的语言甚至是不正确的词汇或句式出现。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的幼儿会说“拿来啊!”“不要!”“我的!”等交流语言。面对这种现象,教师会认为幼儿语言发展不理想,表达过于简单或者意思不清楚,通常会要求幼儿使用规范语言与对方交流,能够“说完整、说准确”,结果幼儿常常因此失去了继续交谈的兴趣。
那么,如何看待幼儿交流中的不规范、不完整呢?作为用来交流沟通的同伴间的谈话,对方是否“听明白了”呢?幼儿间的谈话活动会中断还是维持呢?
谈话通常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境是双方交谈共有的前提,比如双方说话的上下文、时间、地点、各自的心理状态和想法等等。研究表明,如果对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并能恰当利用,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交际也能够成功。可见,幼儿间想要很好地交流下去,需要对语境有敏感性。一个语境敏感性强的幼儿,能充分了解交谈中的语境以及很好地利用语境,从而维持谈话活动,使谈话适恰、深入、有效,达到语言的交际目的。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主要采用视频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辅以游戏外的日常观察和对幼儿的访谈等手段,以大班男孩A与其他幼儿在9次、每次40分钟的游戏中的谈话为语料,筛选出典型片段进行分析,考察大班幼儿谈话中语境敏感性的表现以及运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并给予幼儿更适宜的支持,达到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目的。
案例描述和分析
案例1:“干嘛”中的“小寓意”
【片段1】
男孩G和男孩B在户外建构区游戏,将一根红色的棍子插在圆锥形镂空路桩玩具上,做成怪兽面具装扮自己。男孩G拿起怪兽面具套在自己头上,然后又帮助男孩B戴上,男孩B因手里捏着一根红棍子,没用手扶面具,面具掉了下来。男孩A靠在自己拼插的“大锤子”上,微笑着看着男孩G。
男孩A:唉,你们是怪兽对不对?(男孩A站直了身体,拿起锤子)
男孩G扶着面具走向男孩A搭建的炮台,晃动头,面具顶上的红色棍子打到了男孩A大臂处,男孩A没有吭声,举起锤子朝向男孩G的面具轻敲下去。男孩G随即晃动头部,面具上的棍子打翻了男孩A搭建的炮台,炮台倒在男孩A身旁。男孩A扭头看着炮台,皱着眉头,说:“干嘛!乐乐(男孩G)!”男孩G随即站直了身体,透过面具中的孔洞看着男孩A,停止了晃动。
【片段2】
男孩A与男孩F、男孩B、男孩H正在室内的建构区搭建马路和泳池等,女孩E也准备搭建,她怀抱三块长方形积木走近正在建构的男孩H。
女孩E:你能给我一个圆的吗?(男孩A正将一个圆弧形积木放在地上,站起身走向材料筐,女孩E手指圆弧形积木)
女孩E:我的路都没了。(对男孩H说)
男孩H:这个?(男孩H坐在地上,手指长方形积木)
女孩E:这个。(女孩E手指圆弧形积木)
男孩A走到材料筐前望了一眼材料,没停步,又转向女孩E方向,眼睛望向女孩E所指的积木。
男孩H:这个?(男孩H手指圆弧形积木)
女孩E:我要一个。(女孩E伸手去拿圆弧形积木)
男孩B:一个你可以去找的啊!(男孩B蹲在一旁铺路,抬头对女孩E说)
男孩H:对啊!
男孩A:干嘛,這是桥!(男孩A走近女孩E,两手环抱于胸前,声音有点大而急)
女孩E:给我一个不行吗?
男孩A:这是桥!(男孩A跨过积木,低头望着积木)
女孩E:桥,你们就不能给我一个吗?(女孩E始终站在原地)
男孩A:谁让你这么晚拿的。(男孩A转身跨过积木,走向材料筐)
【片段3】
几名幼儿正在户外建构区游戏,男孩F扮演怪兽正在地上朝两根绿棍子爬去,男孩A拿着一根绿棍子走向男孩F,准备打怪兽。这时男孩B一边大喊“啊——”一边举起锤子(玩具拼插)跑向男孩A和男孩F,锤子打在了男孩A的肩膀处,男孩A转身边大笑边说:“啊,你干嘛!”男孩F拿起两根绿棍子敲击男孩B的锤子,男孩A接着笑嘻嘻地说:“打自己人!”这时,锤头脱落,三名幼儿大笑,停止了击打。
看到“干嘛!乐乐(男孩G)!”“干嘛,这是桥!”“啊,你干嘛!”,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男孩A的口头禅,或者认为用“干嘛”两个字来表达是幼儿在会话交流中语言贫乏的表现。但是,我们看到3个片段中,并没有因为男孩A使用“干嘛”而造成交流中断的现象,相反,话题维持得非常好,活动继续推进。
简单的“干嘛”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片段1中,我们看到“干嘛!乐乐”伴随着男孩A“扭头、皱眉看炮台”的动作,在提醒男孩G注意:和你一起玩“打怪兽”的游戏,你怎么可以打到炮台,把我的炮台打翻了,我很生气。片段2中,“干嘛,这是桥!”,同样伴随着男孩A两手环抱于胸前,声音有点大而急,结合前后场景透露的信息是:我知道你缺一块圆弧形积木,但是这是我搭的桥,用来造桥的积木你不可以拿,我不同意。片段3中男孩A大笑着说“啊,你干嘛!”,充满着戏谑,似乎提醒对方:我们都是一队的,是自己人,你怎么打自己人?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话语的交流倾向于当下游戏中关注的焦点,从言语的行动类型上来看,男孩A主要是“对对方行为的否定”。用“干嘛+表情动作+具体情境”赋予简洁的语言“干嘛”多种信息,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了他对当下情境中的事件、人的敏锐感知,有一定的语言驾驭能力。当然,游戏中的其他幼儿作为交谈中的另一方,也能结合一定的语境,抓住男孩A语言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回应:如男孩G“随即站直了身体,透过面具中的孔洞看着男孩A,停止了晃动”,女孩则在理解男孩A信息的基础上继续和他交谈。他们的回应是积极和有效的,和男孩A传达的信息是匹配的,这是幼儿交际慢慢走向成熟的表现。
也因为如此,虽然幼儿的语言简单,看似“不规范”“不完整”,但是体现了幼儿语言的敏感度,沟通流畅,没有中断。
案例2:对“阿豆和最最”的“小心思”
男孩A与男孩B(最最)在室内建构区。
男孩A:阿豆(男孩D),要加入我们队吗?(男孩A站在正蹲着的男孩D前)
男孩D:嗯。(男孩D停了一下,轻声回答)
男孩B:那把你的房子给拆了。
男孩D:不要不要不要不要。
男孩A:那就别加入我们这队了。
男孩A:要加入我们这队请把他的房子壳给我们。不然就别想加入我们这队。(男孩A边微笑对男孩B说着,边离开男孩D)
男孩A与男孩B回到自己的建构作品前。
男孩B:这是什么东西啊,这是××啊。
男孩A:嘿嘿,我们用这些废物来搭××好啦,用废物,对不对?(男孩A边说边转身从筐里拿出木块)
男孩B:哈哈哈。
男孩A:用废物这样就不会浪费零件了,好不好?
游戏中,我们经常看到男孩A与男孩B发生交谈行为,当面对男孩B时,男孩A语气温和、语速中等,会注视对方。但与男孩D交谈时,语气较生硬,目光很少正视对方。从谈话策略上看,男孩A会运用语言表达的辅助方法,如神情、语调、动作等,结合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男孩B的理解,保证交谈顺畅。但是,男孩A面对不同伙伴所用的辅助方法是不同的。
案例中,从谈话的发起和维持上看,都是针对游戏情节展开的,如“入队”“搭××”等。男孩A会经常主动回应男孩B,言语行动类型主要是“执行自己的行动意图”“向听者要求或建议某种行动”等,能运用“询问”的方式,用“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等词语。在连续几天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男孩A与男孩D交谈时,则用“宣布性质的陈述”,一般句子相对简短、用重复句式强调、不主动发起对话。案例中男孩A对男孩D主动发起的一次对话是因为男孩A缺乏游戏材料,对男孩D提出“你想加入我们队,必须把你的房子拆了”。最终以男孩D的沉默结束了短暂的谈话。可见,男孩A对两位幼儿交谈的表达方式、主动性是不同的。
结合日常观察和对幼儿的访谈,分析原因在于: 男孩A与男孩B是“最好的朋友”,男孩A告诉教师,“他(男孩B)最霸道,不听他的话会不跟我玩,不给我什么东西”,男孩A不敢与男孩B发生冲突。男孩D经常把前鼻音发成后鼻音,在游戏中男孩A多次嘲笑男孩D发音不准确,喜欢自言自语地模仿男孩D的错误发音,而男孩D每次都会沉默,男孩A觉得男孩D“比较弱小”。因此,男孩A与两位幼儿不同疏密的同伴关系,以及两位幼儿不同的能力水平(男孩A的评价)造成他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辅助策略,体现了幼儿对环境中的人的敏锐感知,有良好的语言敏感度。
案例3:“谁出去”中的“小策略”
男孩A与6名幼儿在室外建构区。
男孩A:这里已经,1、2、3、4、5、6,6个人啦,谁出去?(声音很大)
男孩B:你看让谁出去?
男孩A:胡××(男孩C)。(男孩A注视男孩B,降低音量)
男孩C:为什么?(小声)
男孩B:出去,是组长说了算。
男孩C:那去哪里玩?(小声)
男孩B:自己选啊。
男孩A:娃娃家现在还没满人呢。
男孩A:或者去看病。
男孩A:这里已经满人了。谁是最后进来的?
其他幼儿:胡××。
男孩A:不对,本来是金××最后进来。然后我们又决定不让金××出去了,对吧。我们最后选中了胡××。(目光一直扫视地面和其他同伴,最后快速扫视了胡××)
男孩A站在原地与其他幼儿说话,过了几秒,又斜视着胡××,两个人对视两秒。
男孩C蹲下身加入B和E的游戏,A靠近他们三人。
男孩A:胡××,谁出去?(斜视胡××,大声)
男孩B:出去。(男孩B与男孩E停止打闹,站起身,手指着男孩C)
E幼儿:对,出去。(躺地上,望向男孩C)
男孩C转身走到垫子旁穿鞋,离开了此区域。
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本次谈话话题是由男孩A发起的,话题交流内容“游戏中的规则”,即“区域中多了1人”的问题,话题由情境引发,反映了幼儿对游戏场景中人数和规则维护等要素的敏感。
男孩A两次就两位幼儿的话题做出了修补回应。第一次当男孩B提出“自己选啊”时,男孩A以详细描述的方式,用“娃娃家现在还没满人呢,或者去看病,这里已经满人了”进行修补回应。第二次当他问“谁是最后进来的?”,同伴的回答是“胡××”时,他的回应是:“不对,本来是金××最后进来。然后我们又决定不让金××出去了,对吧。我们最后选中了胡××。”这是对他人的解释修补。最后,男孩A通过提高音量、“眼睛斜视”的动作,以及“胡××,谁出去?”的语言对自己的观点做了一个自我修补,促使胡××离开该区域。
从以上片段看到,男孩A在谈话过程中能够对他人的话题运用解释策略和详述策略进行修补。第一次回应是因为同伴的信息不多(自己选啊),造成男孩C(胡××)不清楚,不明白该往哪儿去;第二次的回应是因为同伴认为“最后一个进来的是胡××”,面对同伴的信息错误,他做了“最后一个进来的不是胡××,而是金××”的更正。说明男孩A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关注谈话的内容,敏锐感知内容中的信息不全或者错误,同时也体现了他能够关注他人,是去自我中心化的思维体现。再次,在修补策略的使用上,使用了“自我修補”的策略,这是一大进步,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语言的反思,这是元语言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男孩A对他人的关注以及对谈话话题的掌控能力。
综合以上案例分析,男孩A对语境中的人、交流语言的内容信息、谈话发生的游戏场景有比较好的敏感性,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谈话活动,发起和维持谈话的过程。
研究结果对幼儿园工作的启示
(一)重新认识谈话活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独特作用
正是因为幼儿有一定的语境敏感度,对教师而言,要重新认识谈话活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独特作用。谈话活动的目的是谈话双方能够通过“你说我听”,在“说清楚”“听明白”中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特别是大班幼儿,因对语境有敏感度,能利用特定语境以及一定的谈话策略,让谈话维持并实现交流,而不是单纯考量语句的“完整”与“准确”。因此,谈话强调的是谈话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流畅性,而不是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幼儿说完整句子,幼儿可能没有兴趣继续交谈下去。
(二)重视幼儿语境敏感度的培养,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谈话水平
对语境敏感度的培养需要有多样的情境,游戏无疑是最佳的活动。因此,教师应提供幼儿游戏的机会,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语境敏感度,提高幼儿的谈话水平,获得相应的谈话策略与技能,使沟通更加流畅。
1.幼儿喜好游戏的特点,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得对语境敏锐感知的机会
幼儿喜好游戏,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能创造和丰富游戏情节。参与,让幼儿有机会进入游戏,遇到可能的各种游戏情境,获得对语境敏锐感知的机会。如案例2,男孩A参与游戏,有机会接触不同能力和兴趣的人,与他们共同游戏、交流交往,这就需要他在会话中对“不同的人”有感知,维持会话。
2.游戏的不确定性特点,让幼儿亲历多种语境,对语境有敏感性
为使游戏顺利进行,需要幼儿对游戏中多样化的情境有所关注,如通过语言等理解他人的想法,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幼儿谈话,促进交往等。而游戏发展的不确定性,创造了更为多样的语境,这就需要幼儿接受挑战,识别语境,采用积极的谈话修补策略,维持谈话,推动游戏发展。如案例1的“干嘛”就有三种不同的语境,无论是男孩A还是其他幼儿,都需要很好地理解在同一个游戏情境中,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简单语言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做出积极的回应,维持谈话,让游戏继续。
3.同伴交流的平等特点,让幼儿挑战语境,提高语境的敏感度
游戏中的谈话和教师引导下的谈话是两种不同的活动类型。在游戏中,主要强调的是幼儿与幼儿间的谈话,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谈话比较宽松,同时因为同伴间经验的相近性,容易形成谈话的共同主题。但是在交谈中,因幼儿思维、语言表达、经验等的欠缺,也易造成相互间的矛盾冲突,造成谈话的中断。但是,由于幼儿爱游戏,受想继续玩游戏的心理驱动,幼儿在与同伴的谈话维持上,必须利用语境,创造性地使用多种策略,通过交谈获得互相的认同,共同推进游戏。如案例3,為维护游戏规则,“谁出去”的交谈中,男孩A使用“详述修补回应”和“解释修补回应”的策略,维持谈话,最终让游戏在规则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