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本心 寻理想
——我的语文教育实践
2021-10-19韩文峰
韩文峰
30多年语文教育之路,从青丝满头到霜染两鬓,我对教育的执着、对语文的热爱,从没有丝毫的衰减。回望来路,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该侧重于知识与成长,还是生命与个体?或许,最终都是为了回答那个形而上的终极问题——人应该如何存在?而其中,我们的教育要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究竟想把下一代培养成怎样的人?未来我们到底应该沿着怎样的轨迹去诠释语文教育?
今天想来,随着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育也许已在不经意间变了些许,但将本质的东西剥出来看,依旧是最初的模样——那就是带领学生去感受美妙的意境和超凡的语言美学,去认识汉字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她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是通过锻炼学生们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来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丰厚的人文素养、丰富的思想感情。就这样,怀揣促进“人的成长”这颗语文教育的本心,我用最真诚的方式对待学生和我们共同的未来。
跋涉:理想之路
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底色。我出身乡村,1989年从当时的淮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老家的一所乡村小学教语文。对语文教育的情感,源于我幼时在乡村的耳濡目染。当时人们对文字、对古典文学的敬重甚至到了膜拜的程度,我也较早地接触了《红楼梦》《菜根谭》《孙子兵法》《论语》《唐诗》《宋词》等书卷,这些中华文化经典为我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年龄不大的我尝试感受作者一生“历尽离合悲欢、世态炎凉”的经历,体会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与词是气韵与情怀,虽历经千百年,但读之朗朗上口、字字珠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如痴如醉。记忆中,每个寒暑假我都沉迷在阅读中不可自拔,那是灵魂的独行,是我在努力成长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在乡村小学做语文教师的10余年间,我一直在思索语文教育的本质。何为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呢?难道只是生词认知、课文背诵,或是记记字、写写作文?这似乎与我儿时的体验不符,也与我读师范时学到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我理想中的语文教育,不仅有拼音、文字、语法和修辞,也不仅有知识、能力、素养和底蕴,它还应该包括价值观、情感和态度,还有交流、沟通、表达和展示,它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富矿、成长的基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一度让我十分困惑。受当时语文教学大环境以及乡村小学简陋教学条件的限制,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也无法转化为更进一步的行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带着学生阅读与练笔。我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唤醒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个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对理想语文教育的追寻充满着挑战。在乡村小学10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知道乡村小学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人文教育,让我明白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展开怎样的人生画卷。我带领学生们读《论语》中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读《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读《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披荆斩棘,感受作者对历史文化、人生世态的洞悉和思考。我想告诉我的农村学生,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认识课本中的课文生字,也不仅仅是默写背诵,它生动、美丽,包含历史和文化的温度。
2003年,我来到泗洪县城的一所优质学校任教。相比于乡村小学,这里无论是教育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环境、条件都更为优越,为我追求理想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那段时间我和同事一起读了很多中外教育经典著作,其中我对日本“巴学园”的教育印象深刻。校园应该是充满琅琅书声的,没有读书声,怎么称得上一座文化的乐园?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成立了校园书社,从教师、学生、家庭三个方面抓阅读,让书香浸润学生的童年,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多年下来,“把知识读进头脑中,把人文刻进生命里”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阅读渐渐改变了语文课堂,更点亮了师生的生命。在2012年宿迁市首届小学语文本土名师教学思想研讨活动中,我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将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探索成果做了充分展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这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阅读也不断提升着我的教学素养,在县、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屡屡荣获一等奖。
攀登:人文素养
我曾在学生中做过一次小调研,询问他们是否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参加调研的学生中既有学习成绩数一数二的课代表,也有老师眼中成绩不怎么样的调皮学生,他们的答案不尽相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不少学生说在他们眼里学习诗词歌赋的目标就是默写,学习散文的目标就是能够答出阅读理解题目,学习文言文的目标就是能进行古汉语字词分析。面对这样的回答,我很是忧虑,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储存地点的简单转移啊!我们拿什么来给学生充实人文素养呢?
——还是阅读。这里的阅读不是简单地看,而是一种技能。我带领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通过外出学习和集中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阅读能力的具体指向,以及达成这些能力的路径和策略。我们以学校为单位,积极申报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省、市级课题,进一步把语文教育研究推向纵深处。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我认识到我们所开展的所谓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本质上说,外因的作用大于内因;这种“阅读能力”缺乏持续的后劲支撑,一旦遇上有难度的阅读,学生也许就会失去阅读的动力。为此,我和语文教研组同事再次拓展实践探究的边界,开启双语阅读的研究,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淀,我参加了宿迁市双语阅读比赛,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一等奖。这次活动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学生的阅读不能一味依赖教师指导和外力介入,教师要唤醒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使其把阅读作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而不是获取功利的手段或是需要应付的任务。在完成“阅读能力”培养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语文教研组把“阅读素养”的培养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界》《天津教育》等期刊。
扎根:文化传统
教育是有根的,语文教育的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2012年,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组织全校语文教师编写了传统文化经典教材《诵读经典》,借助课外阅读和平时课堂等渠道,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同时,我们还在语文教育环境上下功夫,本着“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说话”的原则,充分利用黑板报、墙壁、景观、走廊等,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校园每一个角落;我们拓宽“书香园地”,每间教室建有阅读角,方便学生课余阅读。学校图书馆门庭若市,阅览室座无虚席,校园里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氛围;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也因为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时经常能够引经据典,下笔千言。2017年12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语文组的“国学经典阶梯式诵读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省级课题。
回顾自己30余年的讲台生涯,我最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语文课堂总是受到学生的喜爱,若因故不能按时上课,他们就会引领而望,更有学生会围着我让我补上漏掉的课。这时候的我是无比幸福的。我认为只要坚持关照“人”的生命成长,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尊重教育规律,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充满活力。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担当以语文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职责,我总是处于“阅读模式”,常与老子论道,也能与庄子讲梦,与萨特、苏格拉底探讨生命的真谛,与陶渊明、苏轼同享流连山水的乐趣,读着“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感受生活的恬淡。作为师者,远离繁华和喧闹,以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来面对满是诱惑的大千世界是最基本的要求;我更认识到要让自己的头脑充盈、精神丰富、情怀洋溢,坚信只要不断提高自己,定能在教学水平和为师境界上有所突破。
从昨天的普通乡村语文教师,到今天的学校语文教学引领者,我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的理想之花可以一点点绽放。怀着促进“人的成长”的语文教育本心,我甘愿默默耕耘在语文的园地里,听着学生们一阵阵欢快的声音,看着学生们一张张顽皮的笑脸,精心呵护他们的梦想小苗,期待着他们拔节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