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策略?
2021-10-18曹建玲曹瑞祺
曹建玲 曹瑞祺
小升初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学生费了很大劲考上了理想的中学,但进入初中后学习很吃力,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语文衔接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找准衔接点,做好过渡教学成为当下最关键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点行之有效的实践路线和建议。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意义
通过多年调研,我发现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能力发展方面是相承的,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都会觉得语文学习上有些吃力,甚至一些学习不错的学生成绩也出现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了,学生之前的知识能力达不到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与小学阶段有明显的差异,初中阶段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的锻炼,而习惯了教师帮扶的小学生,短时间很难适应。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阶段,既是复习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时候,也是帮助学生做好升学准备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導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提升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中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2021年新修订的小学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拥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才当作发展核心。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和目标上都侧重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课标要求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这样才能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
(一)从课标、教材入手找准衔接点
新课标明确指出:“九年基础教育是一个系统,学校育人目标必须贯通起来,系统设计、整体规划、互相衔接。”教师要根据小学与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找准教学内容上的的衔接点,既实现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内容的贯通,又能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例如: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小学阶段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语言的简单运用,但初中阶段更注重文本的理性思考,语言迁移运用、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小学教师在深入研读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后,认真分析相邻两个阶段的语文教材差异,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和语文素养。教学中适度加深、延伸一些七年级语文的学习内容,既适应小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与初中语文相连接,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在教师的帮助下知识增长点也“飞一飞”。如在学习了《亡羊补牢》《盘古开天地》后,再阅读文言文《亡羊补牢》和《盘古开天地》,对比阅读学习,提升学生的视野、情怀、境界和修养,也为学生初中的古文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从课堂深度学习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挑战性的一种学习。深度学习拓宽了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语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深度解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课堂创建积极的学习共同体,培育“倾听关系”的课堂气氛。每一个学生要有课前准备,提前预习,找出不懂的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在师生、生生交流中享受解惑的快乐。在问题的引领下,以丰富的、结构化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让学生真正站在学习的中央。这样的深化训练,才能使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思维中更稳定的发展。
深度学习中的问题设计应该具有鲜明的运用导向,从文本整体角度,学生参与维度方面设计能够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好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思维走向开阔中,走向纵深带,走向多元境,走向融通地。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多给学生留出一些可以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的空间和主题问题。如学习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段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去设计开放性的核心问题“长征精神是什么”以此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和探究,通过“设疑引思——质疑探究——引导点拨”,聚焦在“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这一主题上,学生合作交流感受到了红军远征的艰难,结合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研学旅行体验,谈长征是什么?师生、生生言语交流、思维碰撞,爱国情怀激荡精神力量。这种全身心的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使小学生很快适应初中阶段的探究学习。
(三)从拓展课外知识层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
就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拓展课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提升学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于永正教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课外阅读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对浩瀚如烟的中国文学而言,我们小学选入课本的只是凤毛麟角的几篇,而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它要求视野广阔,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阅读兴趣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所以,在小学阶段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阅读,积累语言,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引导学生读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科普读物及古诗文,感悟名著的思想深度,品味作品的内涵和文化,把阅读和积累、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打好厚实的基础。
(四)从培养学习习惯入手提升个人素养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追求知识的资本。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认真预习、专心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语言的迁移应用、阅读自学等良好习惯上,使学生升入初中后在语文学习中游刃有余。还要借助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在课堂学习中,把主要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升入初中是人生中的关键一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好中小学语文知识的衔接点,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期, 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