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聊出的家珍
2021-10-18曹隽平
曹隽平
辛丑中秋前,湖南美术馆馆长魏怀亮先生宴请,同席者有设计师陈新先生,席间聊到我正在做铜墨盒特刊,陈新说:“我收藏了一方我曾祖父陈树蕃的铜墨盒。”
陈树蕃本名陈炳焕(1860—1920),字树藩,别号注凡,出生于湘阴县界头铺,是清末湖南君主立宪派首领之一。
陈树蕃18岁入武昌西湖学院学习,接触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思想,开始热心君主立宪。先后担任湖北游历官、湖南留日学生监督、奉天图书馆馆长等职。光绪三十一年(1905),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舆论认为这与没有立宪有关,一时间,“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中国未立宪以前当以法律遍教国民论》)这对已经45岁的陈树蕃鼓舞很大,坚定了他实行君主立宪的信念。自此,他不仅大力鼓吹,而且身体力行。
此铜墨盒呈椭圆形,上绘山石三块,兰草数枝,落款“乙巳仲春,樹蕃製。”乙巳乃1905年,正是在这一年,陈树蕃立志推动君主立宪,可以想像,当年陈树蕃的许多文稿都离不开这方铜墨盒。
宣统元年(1909)八月,湖南省谘议局成立。君主立宪派主要首领谭延闿当选谘议局议长,陈树蕃被选为常驻议员、审议会委员长和副议长,成为谭延闿的主要助手、湖南立宪派的首领之一。
陈树蕃认为,实行君主立宪,必先重视教育。他特别赞赏当时一句名言:“社会教育之不兴,我祖国其将不国矣。”他在湘阴任学务所总监督时,提倡办学堂普及教育,发起成立湘阴县学务公所,筹措经费创办了湘阴县第一所县立高等小学堂仰高书院,利用学校宣传维新思想。同年,又参与创办湘阴第一所公办新学湘阴驻省中学并出任学校监督。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改任湖南省中路师范监督。
宣统三年(1911)五月,清廷为换取外国势力的贷款,将粤汉、川汉两条铁路干线的利权出卖给外国势力。湖南各界人士群情激愤,掀起保路运动。陈树蕃被谘议局委派进京,未得到清廷重視。回湘后,失望的陈树蕃潜心于研读罗马、拿破仑等西方法典,结合湖南实际,制定地方法规,使省宪规模渐次确定。
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湖南首先响应。二十二日,革命党人攻占长沙,建立湖南军政府,陈树蕃任财政司司长、国税厅厅长,成为实权人物。任职期间,他制定田赋章程,实行地丁、漕折、采买三者通赋税;设立军米专办局,规定湖南粮食外运加抽军饷白银一两等措施。一年时间内,湖南财政收入达200余万两白银。1916年,陈树蕃任湖南官矿督办,他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铅、锌、锰、钨等矿需求大增的新形势,努力增加矿产产量,仅两年时间,就使湖南铅、锌等矿的产量由年产不到1万吨增加到年产3万吨。
黄兴先生1916年7月15日从上海曾给陈树蕃等发出的一份复电电文中是这样写的:“辰密。青电敬悉。公等苦心谋湘,屡经事变,卒赖维持,深为感佩。弟刻难回湘襄助诸公,惭悚奚似。已从各方面设法,请组庵先生回湘,中央命令,不久可望发表。弟对于湘事,自当竭力援助。安桑梓,保大局,不论在湘在外,责任则一。务望公等毅力主持,妥为布置,不胜祷祝。”
这份电文的内容,充分肯定了陈树蕃在世态屡经事变的湖南,工作虽十分艰难,为了安桑梓,保大局,仍苦心谋事,毅力主持,妥加布置,卒赖维持的革命功绩。
1920年6月,谭延闿再次督湘时,陈树蕃受任财政厅长。4个月后积劳成疾,因病去逝,终年60岁。
陈树蕃的家族亦满门忠烈,儿子陈嘉佑、陈嘉任、陈嘉灿是民国时期驰骋沙场的风云人物,他们纷纷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陈树蕃是民国时期湖南首位财政厅厅长,一生志向高远,不计名利,务实辛劳,鞠躬尽瘁,效力国家,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以及民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谓有功之臣。其亮节清风、德高望重,常为人所称道,与谭人凤、刘人熙并称为“湖南三老”。程潜曾说:“辛亥建元以来,湖南官吏不爱钱,能称好官廉吏,不负革命宗旨者为陈树蕃一人,使人人如彼,则湖南以至天下事俱大可有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