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大理古城
2021-10-18粟碧婷
粟碧婷
很多时候,我都会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回想在大理的一切。关掉音乐、手机静音、将撒落的茶壶盖归位,总之清除一些随时会带来打搅的可能性。觉得在人的活动范畴中,有时凝神回想的部分往往比结结实实下意识的动作来得更为真实可靠。所谓行走,在常理看来即为抵达,但是回望更能赋予抵达的生动性、在场感。
算起来,真正停留在大理的时间也就是短短两天,可这两天一直停留在那里,期间透出来的深厚、苍茫、悠远与温暖于我的内心深处反复沉浮,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倔强的态势。是的,我在这种沉浮中获得了足够的满足与安慰。
我们站在南城门口的时候,已近中午,白花花的阳光笼盖着整个大理古城,如一张阔大无边的白色锡纸,笼住了墙、廊檐、墙头略带枯黄的摇曳的草、立足在城门口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笼罩着此时属于大理的万物。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绵远不尽、白茫茫的日光给人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恍惚感,这种万物交融的感觉完全令我生不出任何深沉的感喟来。奇怪的是,这种白居然一点也不刺眼,也没有给人带来燥热感,更像是一种虔诚或等待。我踟蹰不前,生怕一迈脚,这层薄薄的锡纸就会被我踩出一个窟窿。周边虽是人头攒动,可我却觉得安静无比。
南城楼高高矗立在头顶,经过风雨洗礼,历史变迁,城墙免不了有了沧桑古旧之态,但整个墙体依然规整厚实,豁口并不多见。城门的洞口上赫然刻有两个大字——“大理”,据说是我国书法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1961年来大理时亲笔题写的。“大理”一词最早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当时世隆极力倡导佛教,广建寺庙,兴起学习中原汉文化之风,想以礼治国,所以当时的“礼”是礼貌的“礼”。到了公元937年时,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他为了治理当时的混乱局面,便将国号更名为“大理”,意思是极力调理当时各种生产关系,富国兴邦之意,“大理”一名一直沿袭至今。
历史的烟云袅袅而去,嵌在单孔拱门上头的这两个字像一块磁石,吸纳着烟云卷不走的微尘、战马嘶鸣的尾音、忽必烈革囊渡江时卷起的滔天大浪……混杂浓淡不一的各种影像都缓缓有序地走进了这两个字里,被接受,被尘封,走向更深远的辽阔。或许,最终亦是以烟云的姿态出走。沧海桑田,在时间面前,厚重与宏大都只是一个虚词,再如何荡气回肠的情节也会日趋淡薄。
据记载,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远征大理国,使得这块土地再次回归内地,形成一统。大理古城南城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距今600多年的历史。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是古代殿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古城的象征与标志。
城楼二层,土木石头结构,具有典型的白族特色。屋檐微翘,橙黄色的椽子依次排列,顶层的6根鲜红色的立柱格外醒目,整体结构古朴典雅,虽说不上特别的巍峨、辉煌,可还是显得那么端庄肃穆,青灰色的墙面上几蓬野草安静地生长着,稍显枯意,像似从遥远的历史卷轴中抽身而来,一路风尘,略显疲惫,根须在沉默的古墙上交错、缠绕,如一幅秘境,藏着后人永远都无法打捞的奥妙。日光依然明灿,漂浮的光线全部悬置在空中,自然成了唯一真实的精神背景。最上层的楼額上悬挂四字——“文献名邦”,字体呈淡淡的蓝白色,笔法灵动稳健,气韵流畅,据说最初是由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云南提督所书写。后来几毁几修,演绎至今,现在的呈现,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唤起。这种连续存在的意义,期待着更多的人以真诚的个体人生经验与感悟去发现,或体会。“文献”二字出自《论语》“文献不足征也”,“文献”指典籍和精于并创造典籍的人才是传递文化的载体与精英,这二者要求都能满足的地方才能称得上“文献名邦”,可见大理的文化底蕴何其深厚,这真是一个人文荟萃、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
踏着青灰色的地砖,穿越城门洞的那一刻,我是静穆的,也是自由的,好像我正在缓慢而热情高涨地去接近一件事物的本质,只愿自己的内心纯粹一点,再纯粹一点,身体所有的感知点都在悄悄集结,在等待,在进入,我也是恍惚的。我仿佛踏上的是一列开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逆转机,将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神秘的领域,或正在跌入一个盛大无边的梦境。
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城,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占地约3平方千米。来到城中,抬眼四顾,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一泓溪水于城中淙淙流淌,沿街而歌,水清澈、幽凉,虽初夏已至,头顶阳光灿灿,仍让人觉得凉爽无比。由青石块与鹅卵石交替铺陈的街道在时光的流变里略显斑驳古旧了,而恰好,这温润的旧意格外让人迷恋。我脱下鞋袜,赤脚走在上面,感觉如小时候提着凉鞋走在回家的那条石板路上,几片春天的梨花落下来,映着阳光,白玉般闪烁,我才不管这些呢,只顾昂着头,用力向前奔跑,奔向纯真而无忧的童年时光。溪水两旁的石块上有苔藓附在上面,绿意盎然,一些周边生长的飘摇的野草葱郁得可爱,它们错落有致地站在水边,挽着风,听着溪水一路叮叮咚咚的歌吟,若风稍大一些时,那些苔藓都会晃起来,俯下去,又马上立起来,像调皮的小孩一样,阳光在上面跳来跳去,珠子般闪烁,青青草色,波光潋滟,多么诗性古典的大理。
溪水两旁栽种了很多垂柳与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植株,浩浩长风中,柳树的枝条柔柔地垂下来,拂过水面,几朵欲开未开的夏荷被衬托得更外娇媚。柳枝上的嫩叶,鹅黄或青碧,荷的花苞水红或淡粉,当它们临水而望时,你必须相信,天地自然中,美好的事物始终没有缺席,而且随时都在前方等待你,这大概也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吧。长长的街铺,清凌凌的溪水,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故乡江南小镇,也忆起书上描述的古人曲水流觞的场景,这就是大理气象,古朴、温润、含蓄。恍惚间,仿佛是走在遥远年代里南诏国或大理国的街道上,“小桥流水绿,铺面古香藏。幽巷人如织,金花弄靓装。”是的,好像一直走在春天里,那里有我们需要的足够的青翠与辽阔,就连来自洱海的风好像也被我们听到了,软软地从鬓角边滑过,其实,在这里,还有很多很多美好,我们并不知道。
大理古城街铺楼层并不高,大多是青瓦屋面,墙壁上镶嵌着玲珑别致的鹅卵石,门帘上大都雕刻着复杂精细的图案,商店作坊相连,房子前后都种植了花树与盆栽,轻风中,花枝微摇,绿叶婆娑,一幅民风淳朴的小镇画境。在这里,听不到商贩大声的吆喝声,也很少见到门脸装修得特别奢华的店铺,没有人潮涌动带来的嘈嘈切切,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淳朴。偶尔的梦幻感又让你觉得此时你在大理又好像并不在大理,大理的个性,这时展现成为另一种乡情。
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好几条大街,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咖啡馆、茶馆、中西风味店、古董店……比肩而设,热闹祥和,觉得白族的传统建筑特色在洋人街格外显著,四角飞檐,横梁上大都描绘着精致的水墨画,你走几步,便会惊喜地发现。时而冒出来的几处洋文与雕花木格子的窗棂互相辉映,显得封闭又开放,简约又古朴,与廊檐上垂下来的青碧一色的藤蔓融合在一起,更是体现了一种美学,一种永远用文字无法表达的格局。这就是大理魅力,安详、舒缓、别致。
在大理,鲜花常见。一串串一朵朵开在门楣边,开在街巷口,也开在游客的心田里,简直是一场流动的色彩盛宴,让我们去领略,去感知。鲜花缀满的大理也藏着秘籍,大理人做鲜花饼的秘籍。鲜花饼店的门口摆了好几个箩筐,细细的黄篾条编制的箩筐,在我家乡的江南小镇,这样的箩筐是用来盛稻谷的。每到秋收,金黄的稻谷堆满了箩筐,熟透了的黄灿灿的谷子被盛在箩筐里,也盛在父辈惊喜的目光里,催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在这里,是一箩筐一箩筐的鲜花花瓣,以玫瑰花瓣为主,绯红、水红、淡红,颜色深浅不一的玫瑰花瓣装满了箩筐,如谷子一样,透着清香,透着诱惑,有的花瓣被风一吹,便从箩筐里轻轻地飘出来,路过的游客们连忙将脚步舒缓下来,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生怕踩着洒落了的花瓣。低头的样子,似在回忆一段往昔的温柔时光。鲜花饼是大理一道特有的以食用花瓣入料的酥饼,也是大理的经典点心代表。因为大理拥有天然的气候优势,四季如春,日照充沛,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玫瑰花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加之大理人独特的烘焙手艺,做出来的鲜花饼味道格外爽口。晚清时的《燕京岁时录》记载:“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玫瑰花饼,皮酥不干,不油不腻,咬一口,清香扑鼻,腹内妥帖,舒爽得很。记得回程时,我买了好几袋,送给家人、朋友,真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大理古城,其实穿城而过的一泓溪流离街铺并不太远,偶尔传来的水波声更为古城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悠远,阿鹏哥说,这水可是从苍山上流下来的。真是“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好的,我要踩着这水声去看扎染、古玩、去崇圣寺三塔体验妙香佛国的遗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