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聚焦共青团的“主责主业”

2021-10-18

中国共青团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事关共青团党史

共青团“没权没钱资源少”, 尤其要重视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要养成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追求最大绩效的习惯,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团干部要学会“精打细算”, 绝不做投入很大却回报很小的“赔本买卖”,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 看起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实则没有起到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育人效果。这种事要少干, 甚至不干。有的事情做起来虽然很难,但却事关政治安全、事关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青年群众基础, 那我们就不能有丝毫的犹疑和权衡, 必须义无反顾地去做, 而且要努力做成、做好。对党委和政府最关心、最要紧的难事、硬活, 要舍得花大气力去做、下笨功夫去扛, 要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 不能拈轻怕重、畏缩不前,哪怕只能发挥一丁点作用, 也是有价值的。这里还要强调一点, 青年群体利益有一定的特殊性,有时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导致可能出现团的整体部署与地方党委阶段性中心任务不一致的情况。解决这个难题, 根本上还是要从政治上看, 最考验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细致入理地做分析判断, 关键标准就一条, 看有没有现实的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 还要区分轻重缓急。如果有现实风险, 而且还很急, 共青团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向党委汇报, 争取党委的理解和支持, 尽快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这本质上是为党委“报准信”,就是服务党委中心工作; 如果現实的风险不大, 就可以相对灵活些, 也不能“ 一根筋”。

“聚焦到什么程度”?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就是说如果把所有的事都聚焦了, 别的事还干不干? 这是一种机械的理解。我们落实为党育人的要求, 很多时候是润物无声地做工作, 并不是把“育人”两个字写在脑门上。我们做争取人心的工作, 要特别强调策略。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把手段当成目的, 认为一个个环节走完了, 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比如, 面向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不是靠举办一两场覆盖几千人、几万人的报告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也不能仅仅靠讲几个生动感人的党史故事, 归根结底还是要讲清楚党史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让青少年通过历史映照现实, 最终落脚到对党的热爱、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拥戴。比如, 帮助青年找工作、找对象, 关键不是要让青年觉得共青团好, 而是要告诉他是党派我们去为他服务的, 从而感受到党的温暖, 最终要落脚到为党赢得青年人心上来。所以, 做政治工作没那么简单, 既要坚持原则, 还要懂得策略。

——摘自贺军科同志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读书班结业式上的总结讲话(题目为本刊编辑部所加)

猜你喜欢

事关共青团党史
只回答一个问题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社区治理 检察赋能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