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校合作:构建科技教育共同体

2021-10-18李秀菊

中国科技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博物馆科学课程

李秀菊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博物馆作为校外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培育青少年的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效果。馆校合作是充分发挥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模式。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场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这一文件成为推动馆校合作发展的加速器。

馆校合作及其重要意义

馆校合作,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简称。从场馆的角度,馆校合作是促进场馆教育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方式;从学校的角度,馆校合作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真实可见的教育资源,以及情境式、体验式的学习场景;二者通过合作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对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谁是主体的问题,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博物馆相对学校的正规教育来说是重要的补充,是学习内容的补充,是教学资源的补充,是科学探究空间上的补充等,这些学者一般将博物馆定位为学校正规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把博物馆开发的课程或者活动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补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博物馆中的学习对青少年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育人方面具有獨特效果,有主体地位,并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学校教育和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校外教育共同构成培育青少年的整体。

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教学不能局限在科学教室和实验室中,广阔的天地,比如各类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都是开展科学教学的场所。科学的学习是连续的,在科学课结束之后,在学校之外,学习仍然在延续,科技类博物馆中各类真实可见的展品、藏品,以及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同伴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博物馆中科学教师的互动,都能在学生科学学习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国内外馆校合作的主要模式

英美等博物馆教育历史悠久的国家均非常重视馆校合作。美国博物馆协会1992年出版的《卓越与平等》一书中指出:超过半数的博物馆提供到校教学、教材外借等导览服务,并且到博物馆中参观学习的中小学生是普通公众的2倍以上。在1992年的美国博物馆协会年会中明确指出:博物馆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服务,以促进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良好伙伴关系。英国1988年制定的《国家课程》中也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可以与学校的课程建立连接。

研究者总结梳理了美国馆校合作的6种类型:提供者与接受者,博物馆主导,学校主导,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附属学校和第三中介者。我国学者基于国内科技类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有4种主要馆校结合模式:场馆主导的馆校结合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学校主导的馆校结合模式(主办方-赞助商模式),馆校共同主导的馆校结合模式(合作伙伴模式),以及第三方主导的馆校结合模式。二者比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提供者与接受者模式和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类似,都是博物馆主导,生产大量的活动或者课程,等待中小学生参与。从笔者对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实践调研的结果看,博物馆一方积极主动,学校由于升学压力及缺乏足够时间等稍显滞后。

博物馆学校在我国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未有具体实践。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学校是指博物馆与学校共同运营的教育机构,双方合作设计课程,结合博物馆中的展览和馆藏,落实国家课程目标。美国博物馆学校联盟推广的一套面向K-5年级学生的课程体现了博物馆学校的典型特点: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密切联系课程标准,同时大部分主题都融入了博物馆及社会研究领域的内容,体现了博物馆资源的跨学科特征;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该课程中科学领域的内容注重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生物体和人工制品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整体看,无论何种模式,目前馆校合作的关注焦点在于博物馆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没有太多升学压力的小学早期阶段。事实上,博物馆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也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和促进大学利用社会资源育人的有效措施。美国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与同在芝加哥城区的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就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美国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为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本科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期一般安排在暑假,博物馆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交通补贴和午餐补助。大学生在接受培训之后上岗,一般承担科学表演、科学实验演示、教育活动组织等工作。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之间的合作,为博物馆参观人数较多的暑假解决了人力荒,也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好的实习机会。上海自然博物馆与上海的一些大学,如上海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相关研究者围绕基于展品的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也开展了较好的合作。

优秀馆校合作项目案例介绍

美国芝加哥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Museumof Science and Industry,MSI)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西半球最大的科学博物馆,是典型的科技馆。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的愿景是希望鼓励和激发孩子们在科学、技术、医学和工程方面的所有潜能。MSI拥有专门的科学教育研究机构,也非常重视馆校合作,其中比较好的一个项目是“科学领导力计划”项目(science leadership initiative)

科学领导力计划是MSI与学校层面合作的项目,目标是为科学教学和科学学习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这个项目由2个基金提供资金支持。科学领导力计划包括不同的模块,其中最核心的是科学领导力学校合作项目(ScienceLeadership School Partners Program)。

科学领导力学校合作项目是一种希望在学校层面促进科学教学的机制。项目主要为K-8年级学校提供支持。该项目主要通过为合作学校提供支持资源包,构建学校合作团队,以及对合作学校评级等方式促进合作学校积极参与到项目中。能够看出,MSI设计的学校合作项目为学校提供良好的物质资源支持和人力资源架构支持,并且通过评级的方式激励学校不断做得更好。这些是达成项目目标的机制保障。

具体方法中,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学校人力团队的架构。每个合作校团队中包括1位教师领导者、1位管理者和1个跨学科小组,这个小组需要能够充分运用MSI提供的支持资源包在整个学校层面执行并且促进学校科学项目的提升。教师领导者每年工作量为40小时(涵盖在学校和在MSI的工作会议时间),MSI为其提供2500美元津贴,同时也会获得职业提升机会。管理者和教师领导者梯队成员还都将获得在MSI参加工作会议的机会。

这种馆校合作方式是非常有远见的一种方式,项目为科学教师创设最好的科学教学环境,为学生上好科学课创设最好的科学学习环境。科学领导力项目为合作学校提供丰富的资源,不仅是硬件材料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软件支持,比如培训教师领导者,提供项目系统和评估系统,这些会极大促进学校的科学教学水平,特别是与场馆资源结合的科学教学水平。

一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新建、重建、改建和扩建了较大数量的各级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的展厅面积也非常大。2019年,仅各级科协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科技馆就达到了978个,实施免费开放的科技馆达到870个。在如此庞大的资源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上述资源,研发出高质量的课程与活动,激发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博物馆与学校的教育者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同时,硬件的建设日新月异,如何提升博物馆中教育者的专业水准?如何帮助更多的学校教师将博物馆中的资源与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相连接?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否则,这些问题将成为未来馆校合作发展中的短板。

猜你喜欢

博物馆科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露天博物馆
科学拔牙
自行车的发明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