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竹园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教学训练和设计的方法探究

2021-10-18刘路祥田朝阳

关键词:模件竹园巴塞罗那

刘路祥,田朝阳

(1.淮北师范大学建筑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德国人奥古斯特·施马索夫(August Schmarsow)于1893年在一篇题为《建筑创作的核心》的演讲中,首次明确提出“空间”一词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1]。

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问题已被明确提出并成为建筑学教学的核心。从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2]和凡·杜斯堡的空间构成[3]到“德州骑警”的“九宫格”[3]练习等,再到国内的葛明[4-5]的“体积法”、王澍的实验建筑[6-7]、王欣等[8]的“乌有园”实验等,无论是对西方现代建筑教学体系的传承抑或是改革,还是对本土教学体系的探索,都是在探寻建筑或园林空间设计方式。国内一批学者如王澍、王欣、董豫赣、金秋野、童明等更是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园林,从传统园林中挖掘空间营造的元素,正在进行着用传统园林理论指导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与实践[9]。中国园林作为一种空间独特的园林类型,应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教学和设计体系。

“竹园”是2007年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应邀设计的8个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作品之一,由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设计。“竹园”去除复杂的形式和内容,追求空间的纯粹化,以抽象的空间,展示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诠释,表达了设计者对传统园林的独特理解[10],呈现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园林,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

本研究引入“解构”的概念和方法,以“竹园”为对象,对其进行“解构”,揭示“竹园”背后隐匿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质,试图通过这一过程探寻一种传统园林空间教学训练与设计的方法——模件造园。将该方法在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空间教学中探索性地加以训练应用,并且进一步应用于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的设计实例,展示这一空间设计方法从空间教学训练到设计实践的应用过程与成果。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教学与实践、传承与现代转译提供新的思路。

一、“解构”的概念和方法

1.“解构”的概念

为明确“解构”的概念,从逆反法的角度,通过明确与其对立的“结构”概念来厘清“解构”的含义[11]。

字典中对“结构”的解释,是“各个结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也是“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有机的组织联系”。据此,“结构”的概念实质上表达着“部分之间有机的组织联系”的内涵。明确了“结构”的概念,“解构”一词就容易理解,所谓“解构”就是将“结构”解开,或者解释为:拆开“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组织联系”[11]。

2.“解构”的方法

著名建筑师,日本东京大学王昀博士对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巴塞罗那德国馆进行了“解构”[11]。图1(a)是“结构”状态下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从图1(a)到图1(b),对空间进行抽象,将德国馆的水池、雕塑等建筑中辅助性的次要要素去除,只保留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墙面,便得到更加纯粹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图示(见图1(b))。在将图1(b)状态下的德国馆立体化(见图1(c))以后,依然可以体现巴塞罗那德国馆的面貌。“解构”巴塞罗那德国馆就是将“结构”状态下的德国馆空间进行分解,“将德国馆中各个有机的组织联系”拆开和破碎。在这一概念指导下,在经过从图1(d)~图1(g)的一系列操作后,最终得到“解构”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空间组件。

图1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解构”过程

王昀通过“解构”的方法得到了“解构”后的巴塞罗那德国馆,但并没有更进一步地展开分析,尽管如此,从其“解构”巴塞罗那德国馆这一系列过程,可以了解并明晰“解构”能够作为一种建筑或园林空间分析的方法。

二、竹园的“解构”

将“解构”作为一种方法,以竹园为对象,对其进行“解构”,并对“解构”后的竹园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竹园”背后隐匿的空间特质,并期望通过这一过程探寻一种可以指导现代园林设计实践的空间营造方法。

1.过 程

将如图2(a)所示的竹园剔除植物、水体、坐凳等要素,得到更加纯粹的竹园图示(见图2(b)),这时竹园依然保留着“结构”的状态,在如图2(c)所示的竹园立体图示中,竹园空间依然清晰可辨。将“结构”状态下的竹园进一步分解,将墙体间的组织联系进行破除,得到“解构”状态下的竹园图示(见图2(d))。在将“解构”后的竹园组件立体化(见图2(e))之后,得到了一组凌乱的空间组件(见图2(f))。

图2 竹园的“解构”过程

2.结 果

“解构”状态下的竹园已经极其抽象,但从图2(f)中依然可以找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如照壁、厅等)意象的元素,通过解构竹园这一过程,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一种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意蕴的营造方法。

其一,“解构”后的竹园中依然可以找到具有中国传统园林意向的空间片段,如类似于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与谁同坐轩的空间形式和意象等(见图3)。尽管这些片段在形式上已经极度抽象,但在其空间的体验上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园林的感觉[12-13]。

图3 “解构”后的竹园空间片段

其二,相较于竹园“结构”状态下的整体样貌,在“解构”后的竹园片段中,便于更清晰地找到隐匿在竹园墙上的“观景模件”。而这些模件,可以在中国美术学院王欣老师的观器十品[14](见图4)中得到进一步印证。竹园墙上的“观景模件”在设计中存在着提取、优化和应用的可能。

其三,“解构”后的竹园在形式上已经成为一系列散碎的组件(或模件),而且这些组件在经过变化后,存在着一定形式的拼装重组的可能。这种可能在王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二期建筑设计模件化[15-16]倾向中能够得到印证(见图5)。

图5 王澍的象山校区二期建筑设计模件化倾向

三、空间教学训练——模件造园的方法

1.模件造园的原理

德国著名汉文化学者雷德侯[17](LotharLedderose)在《万物》中提出了一组关于模件、模件体系、模件化的概念。雷德侯认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均渗透着模件思维或模件体系的应用,在中国文化艺术的众多方面都表现出模件化的特征或倾向,而这一模件化体系的典范就是中国的汉字系统[18]。每个汉字均由可拆解的模件即偏旁构成,经过总结,雷德侯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汉字是由元素、模件、单元、序列、总集这5个从简到繁的层级构成,分别对应于汉字的笔画、偏旁、单字、同部类的字和全部汉字这5个层级[18]。

在对“解构”后的竹园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一种“模件造园”的方法。在抛开具体的场地限制的情况下,将“解构”后的竹园片段通过变形、调整、重组可以得到新的“竹园”形式,而这个新的“竹园”应该与“解构”前的竹园形式相去甚远,但其空间应该依然具有中国传统园林意蕴和园林精神。

2.空间训练要求

基于这一思想,将“解构”后的凌乱的竹园组件进行整理、排列、编号(见图6),每个组件均表现出形态各异的空间形式(见图6(b))。

图6 “解构”后的竹园组件

在之后的风景园林专业空间教学训练中,设置一个长宽分别为30 m和20 m的矩形场地,让学生在不改变现有组件的前提下,从a~n这14个组件中任意选择多个组件进行拼接重组,同一个组件不限次数,可以重复使用。这种情况下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每位学生均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作品。

3.空间训练效果

挑选3幅典型作品进行展示(见图7),从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3幅作品依然有着类似于中国传统园林的丰富的视觉体验和空间转换,这些作品的呈现形式与王向荣教授的设计作品“竹园”极其相似。

图7 教学训练作品

四、设计实践——模件造园方法的实践应用

在空间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借助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的场地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实践操作,以展示模件(组件)造园的过程和成果,同时也希望以此进一步验证该空间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较于教学中的空间教学训练,实际设计中受到了更多场地现状要素的限制,在该设计中根据实际需求将从“解构”竹园中得到的组件进行了更大的改变。

1.设计表达

设计中通过一套折墙组件形成全园的骨架,组件结合原有小径在场地内互相穿插,以此限定多个既清晰又模糊的空间边界(见图8、图9)。设计的折墙组件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出或与道路线形方向吻合,或与道路形成角度。折墙在场地内划分出多个流动的、相互贯通的、不同尺度和形状的小空间(见图10、图11),而这恰与中国传统园林典型的空间结构相类似。

图8 折墙组件构思草图

图9 折墙组件被置入场地

由于折墙组件在视线及空间上的围合、限定和分割,在场地内营造出或疏或密、或远或近、或藏或露等多样的空间转换和丰富的视觉体验。折墙组件如同一个“观景器”被整体置入整个场地内,结合设计用地内原有的数条阡陌纵横的小径将整个设计用地分割成6个大小不等的院落,这与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十分相似。每个划分院落的墙体上均由形式丰富的窗框形成框景,以满足视线上的交互和渗透,由此带来在空间上大与小的体验、在视线上远与近的转换。

图10 主要视线分析

图11 组件划分空间

2.效果呈现

郑州植物园园艺体验区的设计营造出的效果具有多样的空间选择(见图12)、深远的空间层次(见图13)和丰富的视觉体验(见图14),呈现的这些空间效果与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体验是似曾相识的。尽管该设计在形式上与中国传统园林相去甚远,但是在园艺体验区的空间体验上建立了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内在联系。

图12 通往3个未知空间的小径

3.形式创新

设计中“下察”[14]和“矮墙”[19]两种新形式的应用创造了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

图13 框景错位形成深远的空间层次

图14 丰富的视觉转换效果

“下察”在无形之中使人的视线压低,进而使人看到的实物被压缩,正如图15中由远及近的行人,实际是走在宽敞的路上,但在视觉感观上像走在一条线上。“矮墙”上部视线通透,下部通过遮挡一部分地面,可以形成视觉错位,在视觉体验上像墙后物体被拉近了稍许距离[19](见图16)。

图15 “下察”的视觉体验

图16 “矮墙”的视觉体验

五、结 语

“时宜得致,古式何裁”,孟兆祯院士曾指出创新要扎根于中国园林的传统特色。突破“传统”与“现代”的束缚,体悟传统园林的启示,将传统融入现代设计,实现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完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中国园林现代化进程开始以来无数风景园林设计师不断探索的目标。中国园林作为一种空间独特的园林类型,应该且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教学和设计体系。本研究通过“解构”竹园,探寻一种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精神且符合现代审美方式的营造方法——“模件造园”,并将这种园林空间营造方法应用于风景园林空间教学和现代园林作品设计,旨在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传统园林的传承和现代转译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模件竹园巴塞罗那
伺服卡模件更换时负荷突降原因分析
N95口罩机刀模件的设计及加工
巴塞罗那NATEXO办公室
骑行游走 巴塞罗那
美丽的荆竹园
竹园
2016年巴塞罗那设计周盛大开幕
maxDNA分散控制系统I/O模件冗余实现机制
DCS过程控制站内IO模件地址重叠识别方法
贵州大竹园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综采工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