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北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适应性分析
2021-10-18黄有泉李永环顾明勇
黄有泉,李永环,2,顾明勇,2
(1.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2.黑龙江省油气藏增产增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 163453)
松北致密油是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主要集中在扶余和高台子储层,但与国内外同等致密油储层相比,松北致密油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横向不连续,同一试验区内不同井钻遇差异大[1–5],整体动用难度大,常规增产改造技术无法实现储量的有效动用,且无法直接评价压裂参数与产能的相关规律。为了有效指导致密油储层高效动用,有必要系统研究不同压裂参数对压后产能的影响。Y1、Y2、Y3等区块近几年采用水平井多段多簇体积压裂技术进行开发,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5.8 t,是同区块直井的10.3倍,增产效果较好。本文综合可能影响水平井压裂效果的裂缝间距、储层物性、施工规模、压裂模式等参数,对已压裂水平井进行分析,取得了一定认识。
1 松北致密油特征
大庆油田松北致密油资源丰富,以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为烃源岩,富集于高台子油层(可细分为C1、C2、C3三个油层组)和扶余油层(可细分为F1、F2两个油层组)两大含油层系,主要分布在大庆长垣、三肇和齐家–古龙等地区。
大庆油田综合录井、测井和室内分析等资料,将致密油分为三类[6]:①致密油Ⅰ–1类储层为富含油、含油或油浸的细砂岩、粉砂岩,孔隙度大于11.0%,渗透率大于0.60×10–3μm2;②致密油Ⅰ–2类储层为含油、油浸为主的细砂岩、粉砂岩,孔隙度为8.0%~11.0%,渗透率为0.20×10–3~0.60×10–3μm2;③致密油Ⅱ类储层为油斑、油迹为主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或含钙粉砂岩,孔隙度小于8.0%,渗透率小于0.20×10–3μm2。
2 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
围绕松北致密油储层地质特征及压裂增产改造难点,形成了以“高强度、低成本、大SRV(压裂改造体积)”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一体化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7]。突出主力甜点层段、小簇距密切割布缝、高砂比大规模加砂等“高强度”改造技术方法,采用滑溜水携砂液、石英砂支撑剂、速钻桥塞等“低成本”工艺,簇间距为10.0~15.0 m,加砂强度为5.3 t/m,加液强度为29.8 m3/m,最高砂比为40.0%~ 45.0%。
由于大庆油田松北致密油非均质性强,单井差异大,无法直接对比,为排除储层物性、水平井长度等因素影响,引入国际类似分析典型参数“无因次动用比”[8]来分析不同间距对改造效果的影响规律。
无因次动用比等于300 d累计产量与井控地质储量的2.0%之比。其中,300 d累计产量和井控地质储量均与储层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裂缝控制长度四个参数呈正比。
另外,为验证不同致密油类型对产能影响,在每段压裂液中加入不同种类的示踪剂,压裂完成后对返排产出液量进行取样、检测,得到各种示踪剂产出曲线,以此来监测各段产液贡献率。为了统一表征对比各段产能贡献的大小,引用“产能贡献比”的概念,即:产能贡献比等于本段产能贡献率与本井每段平均产能贡献率之比,若比值等于1,说明本段产能达到本井每段平均产能贡献率。
3 不同参数影响分析
3.1 压裂液
Y1试验区主要开发F1、F2两个油层组,层数较多、单层厚度薄,含油层段较为集中,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6%、平均渗透率为1.54×10–3μm2,本试验区共开展了8口井的体积压裂现场试验,水平段长为805.0~1 547.0 m,簇间距为54.0~79.0 m。采用桥塞切割压裂。
压裂液全部采用胍胶压裂液,分析了平均单缝加液量对平均单缝300 d累计产量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加液量对压后产量的影响明显,单缝加液量增大,累计产量增加。
图1 Y1试验区平均单缝加液量与平均单缝300 d累计产量关系
3.2 支撑剂类型及规模
对Y1试验区开展不同类型支撑剂的对比研究,其中,4口井采用20/40目的石英砂作为支撑剂,4口井采用20/40目覆膜砂与石英砂按1∶4组合的支撑剂(以下简称覆膜砂混合支撑剂)。通过对两组井生产数据的统计(图2)发现,采用覆膜砂混合支撑剂的井平均单缝300 d累计产量低于采用石英砂支撑剂的井,但两种类型支撑剂压后效果相差不大,说明该试验区采用石英砂作为支撑剂可以满足改造需要。
图2 Y1试验区不同类型支撑剂井组产能对比
Y1试验区每口井的单缝加砂规模为36.0~65.0 m3,从单缝加砂量与单缝300 d累计产量关系(图3)可以看出,单缝加砂量越大,平均单缝300 d累计产量越高,说明增加加砂量有助于提高产能。
图3 Y1试验区平均单缝加砂量与平均单缝300 d累计产量关系
同样对Y3试验区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支撑剂对比分析。Y3试验区主要钻遇目的层为C1、C2、C3,砂岩厚度主要为4.0~6.0 m,有效厚度为2.0~4.0 m,C1与C2层间隔层厚度为1.0~2.0 m,C2与C3层间隔层厚度为0.5~1.0 m,孔隙度为12.0%~16.0%,平均值为13.9%,渗透率为0.10×10–3~1.50×10–3μm2,平均值为1.23×10–3μm2。Y3试验区共开展了15口井的体积压裂现场试验。其中,6口井采用覆膜砂混合支撑剂,2口井采用覆膜砂支撑剂,3口井采用石英砂尾追陶粒,4口井采用陶粒与石英砂按1∶4组合的支撑剂(以下简称陶粒混合支撑剂)。由图4可知,支撑剂为石英砂尾追陶粒的井压后平均单缝300 d累计产量最高,支撑剂为覆膜砂的井压后产能最低。分析认为,石英砂尾追陶粒主要通过提高缝口的支撑能力来提高压后产能。
图4 Y3试验区不同支撑剂类型产能对比
3.3 裂缝间距
由图5可以看出,裂缝间距越小,“无因次动用比”越高。以同为F1油层组的Y1–7井和Y1–5井为例,裂缝间距由71.0 m缩小至54.0 m时,300 d累计产量分别为3 282.0 t和4 760.0 t,“无因次动用比”提高了42.6%。
图5 Y1试验区不同裂缝间距对比
3.4 储层物性
Y1试验区3口井进行了分段产能测试,其中Y1–4井压裂10段,Y1–5井压裂11段,Y1–7井压裂11段,三口井共计压裂32段。以每口井后期平稳贡献阶段的贡献率为依据,分别计算每段产能贡献比,从不同类型储层的产能贡献比散点分布来看(图6),致密油Ⅰ–1类储层产能贡献比高于1,致密油Ⅰ–2类储层产能贡献比在1附近,而致密油Ⅱ类储层产能贡献比均低于1。以Y1–7井产能贡献率分析为例,Ⅰ–1类储层和Ⅰ–2类储层产能总贡献率可达80.8%(图7)。
图6 Y1试验区不同类型储层产能贡献比分布
图7 Y1–7井储层产能贡献率分布
3.5 压裂模式
Y2试验区F1与F2油层组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单砂体实钻厚度1.1~3.6 m,平均厚度1.8 m(10口水平井实钻数据),岩心平均有效孔隙度12.5%、平均空气渗透率1.32×10–3μm2。试验区共开展了10口井的体积压裂现场试验,水平段长为491.0~1 074.0 m,簇间距为47.0~101.6 m。
针对松北致密油储层,主要有两种水平井体积压裂模式,一是利用凝胶压裂液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切割式裂缝系统(以下简称切割模式);二是利用大量滑溜水+凝胶携砂压裂液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体系(以下简称复杂缝网模式)。
Y2试验区开展了两种压裂模式的对比试验。从现场试验效果来看,切割模式改造效果要好于复杂缝网模式。试验区F2油层组切割压裂2口井,平均单缝加液量为640.0 m3,平均单缝加砂量为56.0 m3,两口井每百米含油砂岩段300 d累计产量分别为493.0 t和195.0 t(图8a),两口井300 d日产油递减率分别为48.5%、61.3%(图8b);相同目的层复杂缝网模式压裂2口井,平均单缝加液量为1 718.0 m3,平均单缝加砂量为54.0 m3,两口井每百米含油砂岩段300 d累计产量分别为123.0 t和115.0 t,两口井300 d日产油递减率分别为67.3%和85.0%。切割模式产能高于缝网模式,平均为缝网模式的2.56倍,且切割模式日产油递减率较缓,平均为缝网模式的0.72倍。
图8 Y2试验区F2油层组不同压裂模式产能与递减率对比
为进行原理分析,优选一口采用缝网模式的压裂井,按照实际施工参数进行裂缝剖面反演模拟。Y2–6井采用滑溜水+凝胶混合缝网模式压裂,其中第二段共加入滑溜水2 045.0 m3,凝胶液615.0 m3,砂量60.0 m3。施工曲线拟合如图9所示,由反演的裂缝导流能力剖面图(图10)可以看出,裂缝长度较长,但裂缝前端支撑较差。分析认为缝网模式由于压裂液量相对较大,裂缝波及长,但端部缺少有效支撑,导致产能递减较快。
图9 Y2–6井施工测量压力与软件压力拟合曲线
图10 反演的裂缝导流能力剖面
4 结论
(1)试验区现场数据表明,裂缝间距越小,无因次动用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产能;单缝的加液量、加砂量规模越大,压后300 d累计产量越高;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模式中,由于缝网模式裂缝端部缺少有效支撑,改造效果较切割模式差。
(2)支撑剂现场试验对比表明,覆膜砂支撑剂与石英砂支撑剂压后效果差异不大,但某些试验区覆膜砂支撑剂的压后效果差于覆膜砂混合支撑剂,所以不再推荐全程采用覆膜砂支撑剂施工,但可通过石英砂尾追陶粒方式提高压后产能。
(3)产能贡献比与储层的致密油类型相关,亦与储层的物性、含油性相关。致密油Ⅰ类储层为主要的产能贡献段,致密油Ⅱ类储层在目前开采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贡献率较低,需要进一步研究Ⅱ类储层改造方式以提高改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