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分析*——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0-17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钟芸胡激

区域治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理论课师生教材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钟芸,胡激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是以原有的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当前国内外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为线索,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体系,对教材知识点重新整合,从中选取若干问题形成专题,进行深入分析讲授并辅之以充分的实践巩固的教学方法。

从概念和改革的初衷来看,专题化教学是学生需求与教师供给相结合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要什么”和教师“有什么”的统一,它被赋予了能够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教学效果问题的预期,因而在很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得到广泛应用。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实施的专题化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更为深入而又现实的研究。

一、专题化教学的实效性预期

1.以苏州经贸为例的高职院专题化改革的举措:近年来,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了专题化改革,在学院主要领导的指示下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将教材内容分解成大专题,然后再将这些大专题分解成小专题,由各位教师提供教学素材,整合为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如“思想道德与法治”共分四个专题:使命篇、思想篇、道德篇、法治篇,每个专题下又细分为四个小专题,以使命篇分例其分为:使命篇1—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航向、使命篇2—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使命篇3—铸就伟大梦想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篇4—精心设计大学走好未来之路,每个专题由教师课堂授课与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种途径完成,其中校内的实践活动由学生所在院系党团书记、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等带领学生完成,校外实践是选择性的带领学生去参观考察某些教育教学基地,考试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考核,成绩由各个教学单元的实际操作人给出,汇总给某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学院设计的权重给出最终的成绩。

2.高职院实行的专题化教学改革主要基于以下预期:总的来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专题化教学改革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专题化教学有利于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专题化教学有利于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而提升学习效果。”[1]学术界和教学界普遍认为专题化预设的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时代问题,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理应得到学生的喜爱,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高,学习效率应然会提高。

其次,专题化教学必然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专题化改革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理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实践教学中学生与其他教师的互动等途径,互动形式丰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专题化教学必然能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所学内容。专题化教学使得教师们专注于自身的专题,教学材料的收集更加深入详实,学生能够获得更为专业化的指导。

第四,专题化教学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实践。专题化的实践由二级学院系的政工干部、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同向同行、协同完成的,因此实践性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感悟思政课的教学主题,在院系教师带领下参加社会实践印象深刻。

二、专题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1.就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而言,非教学主体主导的专题设置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并没有根本改变。

学生主体性展现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提升的前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它主要表现为:“学生需要的表达”即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修养不高、思维能力不强,往往对理论学习有预设的排斥和抵触情绪,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存在差异,使得学生不愿意也难以做到静心学习和思考,更不用说‘真懂’‘真信’‘真用’了”[2]。另外,由于我们的教学专题本身就是自上而下设定的,所谓让学生订单式学习课程内容只能是主观臆想。为此,我们对没有进行专题化改革的2019级与实施了专题化改革的2020级学生,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了微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表1。

表1 专题化教学中学生主体感受调查

这个微调查结果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学生对于专题化学习的主体性成就感并没有改革期望的那么高。

2.就教学互动性而言,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深刻的情感互动,知识流互动似乎更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从深层本质而言,是个体人的主体性交流。作为人的交流不仅具备互动的形式,更需要主观情感的投入,知识信息的输入和反馈,教学互动成为这种交流的载体,互动时间是表现。我们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和2020的互动现状调查发现:课堂互动时间略有减少,互动投入情感投入绝对减少,实践教学中互动增多。(见表2)

表2 专题化教学中互动情况调查

分析苏州经贸实践教学中的互动增强的原因,是因为实践教学采取“内-外-外”模式,即从课堂内到校内实践再到校外实践的专题拓展模式,这种模式由近及远,在专题拓展的实践课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参与增强了互动效果,这是专题化教学改革最为成功的一点。

3.就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而言,专题化的知识碎片化程度高、系统性不足。我们的教材体系经过全国顶尖级专家的修订,已经成为非常具有教学性的逻辑体系,不再晦涩难懂,从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的过程已经不再难为。在此背景下专题化内容的重新编撰显得有些画蛇添足,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的选定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理论知识更加碎片化,并且所呈现的理论逻辑不如教材准确。关于这个问题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更有发言权。因此本文对苏州经贸24位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85.7%认为教材的逻辑体系优于本次专题化设定,高达91.2%的教师认为现在学生对于理论常识的掌握能力降低了。

4.实践性成果而言,对于专题的实践拓展是成功的。对于2019和2020级的对比发现,学生对目前的实践拓展,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是满意的(表3)。

表3 实践拓展的满意度

因此,专题化教学中最为成功的部分是实践教学得到了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满足。

三、进一步改进专题化教学形式的建议

(一)把握专题化的真实内涵,明确专题化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专题化是立足于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构建的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专题化首选“是指教学内容专题化,突出问题意识,整合教材内容,融入最新精神和职教特色,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3]专题化目标的设定依据是教材体系、学生诉求和一线教师的共同选择,理论逻辑应该按照教育部所编写的教材体系来设计,课堂教学应在既有的教材体系中针对学生的需要,明确是非和立场,明确判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而不是行政领导的主体选择作用。

(二)教学内容上,加强理论常识的教育

专题设计中需要给理论留下足够的空间,尽管高职生理论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常识仍然需要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抵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去理论化和泛娱乐化倾向。

(三)实践教学中,应加强二级学院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交流互动

按照专题化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理论指导,帮助其他教师如: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老师等在带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感悟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实践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协同育人的目的。

总之,专题化教学虽然实现了主管部门有形的改革指标、可视化的表单指标,但并没有在情感问题上、意识问题上实现质的突破。习总书记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思想政治教育要发生作用,一定是个体在对教师情感信任的基础上的知情意的综合改变,其中“情”之作用占据了三分之一,而当前实施的专题化改革,是知识型专题化,它割裂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联,实现专题化教学中的情感突破是改革的关键。为此,在专题化改革中,必须增强教师与具体班级的接触时间,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成为可能,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成为可能,使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实融通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理论课师生教材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