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主动观察能力的培养

2021-10-16刘兵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3期
关键词:习作策略

刘兵

摘要: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是“言之有物”,即有内容可写,能体现真情实感。纵观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大都存在言之无物,记流水账、虚情假意“套作文”、胡编乱造的现象,因此,言之“有无”物是学生习作成败的基本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低,常常处于一种被动观察的境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才能摆脱言之无物的困境。教学中可以运用“兴趣驱动”“习惯养成”“方法引路”这三种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不断积累“源头活水”,以“我眼观世界,我手写我口”,彻底解决“言之无物”之困,从而开启每一位学生乐于写作的大门。

关键词:习作;言之有物;主动观察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3-388

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能力迫在眉睫。正如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所言:“如果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1]有主动观察才有内心积累,有内心积累才有写作材料。

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兴趣驱动”“习惯养成”“方法引路”这三种策略去实施。

一.巧设话题平台交流,驱动观察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积累,不吐不快。” [2]对此,笔者的思考是,能否通过搭建一个平台,精选交流主题,让他们自由交流与主题相关的有意思或有意义的事,从而反过来激发他们主动观察的兴趣呢?带着这样的想法,笔者试着让课题组成员利用课前三分钟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学段的三个班级进行实验。果不其然,在一个个话题的带动下,学生畅所欲言,内容丰富多彩。

比如在二年级的一次交流“谁胆子大”的话题,学生有的和家长聊过,有的自己去观察,有的是亲身经历。“胆子大的”很多,有“爷爷瞒着太爷爷,带一百块自己跑出去闯天下”,有“不会游泳的爸爸一下子跳进村池塘去救落水的小孩子”,有自己第一次上台表演,还有胆大包天敢当着“我”的面偷“我”的面包吃的小蚂蚁……看,一个小小的话题,居然聊出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二.由易到难记录见闻,养成观察的习惯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流传着唐代诗人李贺《锦囊与诗袋》的故事:李贺为了积累素材,一直背着一个锦囊,以便于及时记录灵感或见闻,这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个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代表着人们对文字记录的重要性的一种共识。因此,在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能力的同时,就应让他们养成文字记录见闻的习惯。对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学段、学识、心理等特点,从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渐提高要求、扩大记录的范围、充足记录的种类等,做了三个阶梯的指导:

第一學段:一年级学完拼音后,我就让孩子开始写一句话记事,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画图代替。这个阶段,为主是培养他们记录观察的意识和兴趣,至于质量的好坏,不作要求,只要他们愿意写,就应试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到了二年级,就开始变成几句话的日记,对他们的表达提高一点要求,但还是以“鼓励乐写、写真纪实”这一原则为主。

第二学段:教师开始对学生对观察的方向和种类做一点“干预”,以扩大他们的观察视野,如,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一种小动物一天的生活情况等,同时要求学生能把观察的事物写清楚,并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第三学段:继续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从事物,到人物,到社会热点新闻等,试着写调查报告,如“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名胜古迹”等,侧重关注学生在文字记录中个人的思考理解。

三. 方法指导引路,提高观察的能力

应该说,“源头活水”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的质量,而观察质量的高低是以观察方法是否科学为前提的。比如,写人的作文,就必然要指导怎么按一定顺序观察人物外貌,而观察的顺序也有许多种。笔者一次让五年级学生写《新来的语文老师》,我就作了如下的指导方案。

1.“由上往下”法

先让学生从头往下观察我,头发、面部五官及表情等,再观察我的体形、着装。带上这样的要求观察后,一个真实的笔者“诞生”了——

“刘老师个子不高,一米七左右,一头清爽短发,四方脸,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每天都笑嘻嘻的,活像一个开心果。不过笑起来的时候,嘴巴里就会露出四颗大门牙。”

2.“由下往上”法

一听“由下往上”写,学生一脸惊讶,我说:你们平常低头写字读书的时候,老师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站在你身边,回忆一下,那一刻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受到启发,纷纷回忆。

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正在摇头晃脑地早读,突然,一双白色球鞋闯进我的视线里,我抬头一看,刘老师身穿一套灰色运动服,额头都是汗,不用说,又是晨跑几圈回来了。不好,刘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心一沉,妈呀,我还不会背诵呢,救命啊——果然,刘老师说:'张锦源,你来背诵……'”

3.“局部放大”法

“局部放大法”,只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某些方面的特点,我让学生想一想刘老师哪一部分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一个学生说眼睛,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同学犯错误时您的眼睛变严肃了,而同学有进步,您那眼睛里的喜悦之情都快流出来了。一个学生说嘴巴,刘老师朗读太美了,读课文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很会讲笑话……

4.“特长引路”法

“特长引路”法,就是撇开外貌的描写,直奔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特长等来写,为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品质。如《小英雄雨来》,全篇没有外貌描写,而是从游泳本领高强、机智掩护交通员等方面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爱国”的英雄品质。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很快挖掘出笔者“幽默”“一丝不苟”“坐不住”等特点。

一个学生这样写的:

“……我发现办公室里,就刘老师的椅子最孤独了,因为他根本就是一个‘坐不住’的人,你看,下课了,人家老师都是坐在办公桌上改作业、喝茶聊天,可他呢,不是在班级改作业,就是在和某个同学聊天,要么在礼堂里指导同学参加演讲比赛……”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欲解决学生习作“言之无物”之困,应先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世界的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不断积累“源头活水”,让学生用“我眼”观世界,以“我手”写我心,从而开启每一位学生乐于写作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致董永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之《论写作教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34

猜你喜欢

习作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习作展示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