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探讨
2021-10-16池杰
池杰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需要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现有知识进行合理迁移,教会学生科学运用能力以及自身储备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转换能力,这无疑是对高中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环节融入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地理课程;问题式教学法;实践策略分析;核心素养
“问题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问题作为主要教学载体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高中地理课程开展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都将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教学问题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优势与主体作用。使高中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完整的地理知识,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意识与核心素养。
一、引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趣味性问题导入
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这样可以在教师开展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好的回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则更应该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意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高中学生在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因此对高中学生开展问题式教学法可谓是最佳之选,而趣味性问题的导入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高中地理专业教师应该大胆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从以往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教学课堂中解救出来,释放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与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参与感,并且使学生彻底爱上地理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此之外,在教师不能进行实时监管自主预习环节、自主复习环节,趣味性问题的导入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地理知识拓展,而多媒体设备则可以作为教学问题的输出载体,使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以及潜藏内涵,提升学生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后的收获感与荣誉感。
例如:在高中地理课程《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趣味性问题渗透在课前问题导入以及课程核心问题导入等各个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为起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效果,高中地理课堂应该结合地理环境以及区域发展这两个方面进行精准分析,并且将学生必备的课程知识以及优质的选修知识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再通过精妙的设计将抽象化的教学问题与教学知识转化为优质的教学短片,为提升教学短片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亲自动手设计教学动画,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技术开发能力。其次,在正式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播放教学短片,要求学生在教学短片的观看后,自主找出其中的教学重点内容以及教学问题,这一形式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最后,教师通过精准地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接受到良好的地理知识教学,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学生的地理理解力以及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二、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自主意识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在一件事上付出的心力越多,那么他对这件事的认同感也就越强。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就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提升学生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心力。当然在开展这一教育模式时,教师应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心力绝不是一味地提升课后作业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教师通过精妙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提升学生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环节的参与性。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学习能力可以被合理地运用,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自身以往的知识储备,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这也正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取得成功的关键点之一。而为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在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很多专业的地理教师没有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一味地进行地理知识传输与讲解,使学生的主体位置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施展,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包含地理理解力在内的各项能力也难以得到很好地锻炼与培养。为转变这一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模式,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对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进行初级探讨、深度探讨以及课后探讨三个环节,这三个小组合作环节环环相扣,内容由浅入深,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小组研讨环节,可以将教师提出的问题逐一解决,提升对整体地理教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为学生各项能力与核心素养形成提供重要保障。
例如:在高中地理课程《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环节精准的引入课堂教学问题,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讨论,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地理知识理解力,这也是问题式教學法的意义所在。首先,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结合本课内容为学生精准设计课前导入教学问题: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为什么要安排在冬季启程、夏季返航呢?学生结合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讨论,这一问题并不具备很强的难度性与专业性,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环节得出答案,结合心理学自我服务偏见这一理念,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即便没有做出杰出贡献,在完成小组合作后也会产生一定的荣誉感与满足感,这样一来,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得到很好地培养。其次,地理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教学环节,向全体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什么是洋流?这一问题的提出也使课堂核心知识点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精准地进行小组人员搭配提升小组研讨效率,将全体学生均匀地分成人数均等、综合能力相当的各个小组,为学生深度探讨环节提供保障。最后,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预留下节课的预习内容以及拓展学习内容,为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需要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进行问题导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自主复习过程提供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