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1-10-16张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医医学生医学

张宇

温州医科大学 体育科学部,浙江 温州 325035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是全民健康,战术是体医融合,保障是人才建设。医学高校承载着传授医疗技术,开展医学研究,发展传承医学思想,输送医疗人才的重要任务,医疗人才“大健康、大卫生”观念是否坚定,“运动是良医”理念是否根植于心,决定了体医深度融合实现水平。

1 体医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1.1 体医融合概念和内涵的相关阐释 从学科视角上看,“体医融合”是指通过打破体育与医学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二者最先进的理论理念和最有效的实践经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促进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检查、体质测定、健康评估、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健康服务模式[2]。从执行主体上看,体医融合可分为三类:医学主导类、体育主导类和协同主导类。医学主导类是指医务工作者主动运用体育运动方式配合医疗方案实现健康促进的服务模式。体育主导类是指体育工作者在开展运动健康干预过程中,借助医疗知识、技术和设备等进行医务监督,以确保运动安全有效的健康促进服务模式。协同主导类是指体育与卫生部门将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进行整合,运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以获得健康促进的服务模式[3]。

1.2 体医融合内涵的界定 体医融合主要涉及三个维度方面的融合,分别是技术、资源以及话语权。郭建军[4]认为,医师掌握着健康话语权,所言所行深刻影响患者及普通民众的运动依从性。基于此点,本研究倾向于将医疗工作者作为健康促进的主体对体医融合进行阐释和界定,即体医融合是指将体育运动健康促进的机制和方法纳入医学诊疗服务体系,通过医师开设具体化、个性化、针对性强的运动处方来达到预防-治疗-康复的健康服务模式,并以此作为探究医学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

2 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战略意义

2.1 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构建体医融合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平台 现阶段,我国体医融合仍处在起步阶段,临床医师的培养数量具有一定规模,但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主要以三段式教学(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体系为主,医学课程多为“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缺少以“功能”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对运动干预疾病的基础理论掌握相对不足[5]。针对体医融合人才缺失的困境,部分学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如医学高校和体育专业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体医融合特色专业课程、将运动健康干预纳入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开设《运动处方》专业课程等[6]。但鉴于目前大环境,体医融合主体关系不对称,医疗系统主动性不足,体医融合专业课程模式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鲜有实践[7]。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公共必修课,而医学生具有人体科学知识背景,教学过程中将两门学科知识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了体医知识融合的实验平台。如针对学生关心的 800 m、1 000 m体质测试,通过深入介绍耐力训练与心肺功能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对心血管等慢性病防治的认识和理解。

2.2 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根植体医融合理念的基础平台 医师地位权威且掌握健康话语权,深刻影响民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2005年美国心脏病专科医师与患者共同在公园散步,有效改变了相关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健康水平的真实案例,引发“与医师同行”风靡全美,群体基础日益扩大[8]。反观国内,医师体医融合认知不足,体医融合观念淡薄,制约了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理念的普及推广。民众“前不设防,后不设管,疾病交给医师”,其“轻预防,重治疗”观念依然固化[9]。医学生是医师的前身,其健康促进理念尚未固化,深受学校教育理念影响,具有可塑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发展目标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要培养学生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公共必修课,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必然成为传播和根植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理念最基础的平台。

2.3 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践行新时代“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验平台 “今世百科之学,无论学校独修,总须力能胜任。力能胜任者,体之强者也。”[10]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研究人体生命科学,掌握并利用医疗专业技能服务群众,是健康形象代言人,有必要有义务坚持“运动是良医”的科学理念,躬亲示范,树立榜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专项体育课程,教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为学生提供了“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验平台。

3 体医融合教育理念全方位纳入“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3.1 体医融合背景下“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自2016年起温州医科大学积极响应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始加强医教体协同,通过构建医学教学与体育教育活动相结合、健康理论教育与体育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课内课外并重、理论实践双管齐下的“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1],见图1。课内注重人体科学知识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将体医融合理念纳入教学大纲制定、课程目标设置和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依据课程内容健身性、文化性、科学性和可教授性的原则,突出体育基础学科和医学基础学科共同性;以医学生专业兴趣为出发点,匹配教学内容,提高医学生对动作技能科学性的理解。课外依靠医学院校背景优势,将体育运动处方相关内容纳入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目标,以学生运动医学俱乐部为载体,以服务校队、课余锻炼以及校园各级各项体育赛事活动为实践平台,强化学生体医融合技能实操水平。

图1 “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3.2 “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体医融合路径

3.2.1 强化体医融合理论知识教学是引领目标:

3.2.1.1 溯本追源,根植体医融合理念:现代体育科学建立在医学基础学科发展之上,医学基础学科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主要是研究人体正常状态下生命活动和规律的科学。而体育基础学科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机理,以及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反应和适应的学科。基于两者是人体生命科学同一研究内容两个不同状态的分支学科,理论引导课上体育科学部组织运动人体科学专家精心设计理论课程,向学生展示运动与人体科学、运动与医学的关系,进一步阐释“运动是良医”的科学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根植体医融合理念。

3.2.1.2 树立榜样,效仿医学运动达人:大学生处在成人早期,其价值观、人生观、健康观可塑性强,容易受到明星人物的影响。体育科学部抓住医学生身心特点,梳理校内外医学运动达人,建立明星档案库,为学生提供“运动是良医”践行者的榜样。例如,通过宣传84岁依然精神矍铄,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等公众人物的运动经历和成就,增强医学生体育运动认同感;从分析篮球教工俱乐部主力队员大部分为外科手术医师真实情况入手,解释投篮训练对提高眼手协同能力,手指精细动作控制能力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运动参与动机。

3.2.1.3 与时俱进,推进体医融合理论教学网络化:在不影响公共体育专项课程课时分配的基础上,体育科学部组建了以学部领导为负责人,以运动人体科学、体能训练专业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线上精品课程。课程充分发挥医学高校特色,借助学生专业优势,着重向医学生讲授运动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内容,并紧密关联学生医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体医交叉融合意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被评选为浙江省一流线上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建设课程,参加选课高校数达158所,点击量和访问量位居全校在线课程前列。

3.2.2 运动科学知识融入公共体育教学全过程是特色优势:为了更好地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体育科学部积极探索并构建了由运动人体科学教师对接专项课程负责人的体育课程管理制度。制度要求课程组负责人立足体医融合大背景,加强集体备课,积极推进专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确保专项技能教学紧密关联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提升体育课程理论深度。

3.2.2.1 精细解剖动作技能教学,预防运动损伤:课程组根据不同专项体育课程,不同动作技术教学内容,系统构建了动作技术解剖库,充分利用医学生人体解剖知识背景,加强学生对动作技术运行机制的理解和人体解剖知识的认识和应用。例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教师首先重点剖析和讲解哪些是完成投篮动作的原动肌、哪些是完成动作的对抗肌、哪些是完成动作的协同肌,让学生将投篮过程意识化,以提高动作稳定控制能力。

3.2.2.2 系统讲解运动健康促进原理,融合医学知识:体能训练类课程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专业优势,结合运动实践和运动体验,普及运动健康知识,促进生物学机制的理解。①深入教授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爆发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能量代谢特点,让学生加深了解体能训练理论基础;②从运动引起的生理反应和适应角度,让学生熟知体育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了解和掌握运动处方设计的原理;③注重解惑答疑,将生活运动问题科学化,提高运动安全性:如结合血液循环及运动中血液重新分配的原理,向学生解释剧烈运动后重力性休克发生的成因;根据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阐释运动中腹痛的原因,探讨准备活动的意义。

3.2.2.3 常规化体育理论考核,深化医体知识理解:体育科学部积极构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理论考核主要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线上精品课程为平台,着重考察学生对运动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以“观看视频、单元测试、论坛发帖”等方式为成绩计算依据,按照占总体10%的比例计入公共体育课程考核。

3.2.3 搭建体医融合教学实践平台齐抓共管:体育科学部联合校团委共建共管运动医学俱乐部,以校园体育文化节、校队训练、课余体育锻炼为抓手,为医学生提供体医融合实践平台,确保各级各类各项学生体育竞赛、课余活动安全顺利进行。俱乐部成员长期接受专业教师指导培训,注重学习掌握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处方制定基本技能,通过积极服务各类各项竞赛活动,宣传体医融合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通过帮扶校训练队运动员,指导不同健身需求同学,辐射全校,学以致用,见图2。

图2 运动医学俱乐部实施流程

3.2.3.1 校园体育竞赛服务全程化:运动医学俱乐部积极主动对接各项校园体育竞赛,专项化普及运动损伤防护与治疗;做好运动员赛前健康体能评估,指导传授专项化热身技巧、赛后恢复方法与手段;选派医疗服务社团成员做好比赛过程安全监控和伤病应急处理服务。

3.2.3.2 校队训练医疗监督专业化,学习实践一体化:俱乐部成员在教师督导下,依靠学校医疗资源,对校队运动员进行全程化的生理指标监控,做好专项化训练热身,赛后放松服务工作;协助运动队队医完成运动员伤病评估、治疗工作;配合指导教师做好针对运动员的教学科研工作,深化医学背景运动员对运动健康促进的再认知,强化运动员“运动是良医”代言人责任意识。

3.2.3.3 课余锻炼服务全员化,指导方式多元化:俱乐部组织骨干力量以温医大体育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及时向全校学生发布相关公共体育教学政策,分享科学锻炼理论技能;利用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APP打造课余锻炼指导群,收集学生健身指导需求和疑问,做好及时反馈和解答;专门开设体测帮扶群,通过统计分析相关同学体测数据,给出个性化的科学锻炼计划,并予以督促;服务运动减肥帮扶班,协助专业教师,及时追踪和记录肥胖学生锻炼进程和饮食情况,做好医学监督和锻炼计划修订工作。

4 结束语

当前,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体医融合起步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纽带和实验平台。温州医科大学积极探索以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专项课、运动医学俱乐部为载体的体医融合教学实践路径,将体医融合理念全方位融入“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为医学高校体医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猜你喜欢

体医医学生医学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安徽医学》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