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16郭晓苓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郭晓苓

天津市武清区教师发展中心 天津 301700

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时代,推动着教育教学理念、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为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这些新技术支持下的各种网络资源的出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学习支持。如何合理借助这些先进的技术,营造良好的开放性的网络学习环境,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应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学生特别喜爱上信息技术课,但是学生喜欢的并非课程本身的教学知识,而是它的教学载体——计算机等设备资源。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学生会考成绩高而实际操作能力低等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其学科特点和学科地位决定了要想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素养,将必修学科教学和学生生活、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实实在在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学生手中的各种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借“互联网+”这股飓风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扬起学生学习之帆,打造出开放的、动态的、时尚的信息技术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快速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

2.1 概念界定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挖掘可利用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利用移动网络终端、无线网络技术等搭建以学生个别化教学为基础,同时伴有协作和交流的自主学习环境,构建“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实施多元性评价,管理教学进程,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深化教材内容,解决部分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实信息技术的发展问题,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需求,在自然、和谐、开放的环境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其主要结构是:“课前:发布预告、初步感知——课中:合作、探究、交流——课后:成果展示、评价”。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模式结构图

2.2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在信息技术课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学习、交流、展示,改变以往脱离生活实际的“教—练”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

2.2.1 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构建以学生个别化教学为基础同时伴有协作和交流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有最大的发挥个人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空间和时间。

2.2.2 从技术的运用上来看,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是一种集信息、科技、技术、工具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四要素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1]。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构建“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正是让学生在一种自然地状态下利用网络提供的技术来支持自己的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学会技术的运用、感悟技术的魅力和作用的同时,形成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能充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

2.2.3 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教师必须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才能给学生以引导,才能为学生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任务,才能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

2.2.4 从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角度来看,“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平台构建集自评,互评,学校、家庭、社区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3.1 课前预习策略——课前微预习

在本环节,利用微信平台或UMU互动平台等互联网平台,将课前预习通知和预习的内容提前三天发布给学生。预习的内容包括:要学习内容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内容,以组为单位设计制作《学习评价量规》。每组将设计好的《学习评价量规》发布在轻笔记学习平台上,由全体同学进行评价,并推选出一款《学习评价量规》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量规。在发布这些内容的同时,将教材内容向外延伸,发布一些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料,以此来扩大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幅度,弥补教材中的内容缺陷。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微预习过程图解

3.2 课中学习策略——突破教材、任务牵引、平台辅助

在微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课上要学习的内容已经做了充分的了解。教师在充分设计好任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平台辅助任务的实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一个好的任务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联系生活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然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光靠一个好的“任务”还不能尽善尽美,而用“轻笔记”这样的“云”计算平台做催化剂,就会让“任务”别有一番生气和活力。在课题的研究中,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三类课程内容可以运用互联网公共平台:

首先,自主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共网络平台。互联网公共网络云平台都会对用户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开展自己的教学。例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第四单元第二节《创作电子作品》这一课,其教学目标是从表达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制作某一主题的网页驱动学生体验创作的过程,从而激发学习需求。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打破了让学生利用Frontpage等工具软件制作网页的常规方式,转变为让学生利用凡科网自主建站网络平台创作自己的网页,效果不同凡响:学生们的兴趣大增,所设计的主题新颖别致、丰富多彩,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学完后还在经营和维护自己的网站,更有的学生还以E-Mail的形式给凡科网的管理员提出了一些平台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有了这个平台,学生们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将这个任务看作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完成,这正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体现。

其次,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内容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共网络平台。例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第一单元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内容的开放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制作一个电子作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或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便于学生们互相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笔者将“轻笔记”公共云平台引入课堂。教师首先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分享”功能提出任务要求,然后利用该平台展示一个事先做好的电子作品案例,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在设计作品上以启迪,又可以变相让学生了解该平台的优势与作用。有了这个平台,学生们不仅可以将做好的演示文稿上传到平台供大家欣赏,而且还可以随时将搜集到的文本资料和图片资料上传到平台,并配以学生的录音解说,形成图、文、声并茂的“动感影集”;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利用这个平台,不仅使教师能够随时查看学生的在校情况并及时指导,而且使学生们的思想交流更加密切,学生间互相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再次,课堂上难于实现或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共网络平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辐射面是比较广的,有的章节的学习内容“离生活近、离课堂远”,大部分的信息资源都要到现实生活中去采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也需要到生活实践中去提升,但是学生们不可能被自由地释放出去。如何让这样的课实施起来得心应手,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拥有我的计算机》这节课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知识开展一次较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分析,解决电脑选购、电脑升级以及电脑性价比分析等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节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选择“轻笔记”互联网平台。教师先利用平台的“分享”功能,发布不同层次的活动任务,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任务,利用平台的“小组”项目将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利用平台进行交流,确定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开始自主研究分析。小组成员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任务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利用平台公布于众,以便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有了这个平台,学生们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去不了电脑商店调查,学生们就利用网店去调查,并以买主的身份利用阿里旺旺、qq等工具和店主进行交流,获得第一手材料;找不到相关信息,学生们就利用平台向社区成员发布求助信息……总之,在这个网络环境中,任务不仅仅是任务,更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们不仅获取信息、管理信息的思路变宽了,而且协作意识也增强了。构建这个网络环境,不仅秀出了学生的个性,更彰显了学生的智慧。

3.3 课后评价策略——云平台展示、自评、互评

电子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是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经常出现的教学环节。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不仅可以共享思路、激发灵感,而且可以增强自信、增进友谊[2]。可是,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只能挑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共享、评价。久而久之,造成的影响是:一些学生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减退。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可以改善和弥补课堂上作品展示与评价时间不足的缺陷。交互性是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的基本特性,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平台的这一特性,开展作品展示与评价,轻松做到人人展示、人人评价,共享思路、共同进步。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学习、交流、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