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方式及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2021-10-16田朝霞王文宇
田朝霞 王文宇
(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实现,其集中于对三个问题的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高校外语教育肩负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的外语人才的责任,正处于“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历史时期。外语课堂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场所,师生常处于外国文化语境,常直接面对外国的思想文化、话语体系以及意识形态,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显得尤为重要(崔戈,2019;陈法春,2020)。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探讨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的意义、在具体课程中的实现方式,以及一线教师在外语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弄清这些问题,才能使外语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才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
二、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转变的意义
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转变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外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以及外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今天的外语教育,关键词是品德培养,价值观塑造,是立德树人。在外语教育的视域下,教学的核心可以描述为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那么如何理解“德”呢?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首先要将理想信念作为灵魂加以强调和落实。要以培养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的学生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换言之,“德”之培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当代中国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以及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这些价值标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细细品味这24个字,它们与根植于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致的。因此,外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价值观的培养,外语人才培养如“树人”,树干与枝叶中蕴含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图1所示),体现着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品德、修养和情怀。概而言之,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升华强调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
图1 外语教育中的“树人”
当然,立德树人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对情怀和价值观的培养只能蕴含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而教学又要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归根到底,一切崇高的理想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大纲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上。
(二)时代的召唤
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转变是时代的召唤。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语教学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图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末,我们处于“外语教学”阶段;21世纪开始,特别是近十年以来,逐渐转入“外语教育”阶段。在第一阶段,我国主要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外语教学理论,探讨西方的外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目的集中于外语技能的提高。当然,技能教学之上有跨文化交际,也有“育人”成分;蕴含于技能传授的育人是朴素的,出于职业本能。21世纪以来,外语教学界做了更多本土化的研究与创新,高校外语教学更多地关注服务国家战略的目的。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更加重视国情教育,双语文化并重,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外语教学除了完成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学科功能之外,更加关注对学生情怀和价值观的培育,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交汇与融合,注重立足中国国情。教师的育人更具自觉性。
图2 中国外语教学发展历程(1949~2020)
对外语教师而言,意识到从外语教学向外语教育视角的转变很有必要。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界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从西方引进教学理论与方法,如早期的文法——翻译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及视听教学法,后来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内容型教学法,以及输入、输出、整合理论等。尽管中国外语界在不断地丰富、修正甚至创新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但研究的视角没有明显改变,大多聚焦于外语技能的提高。近十余年来,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对于“育人”的关注,“外语教育”这个概念逐渐凸显出来,涵盖并逐渐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外语教学”。例如,中国学者创新的“产出导向法”主张“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将外语教学与教育相融合在一起(文秋芳,2015,2018)。《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三期设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外语教育”主题尤为凸显。该专栏的11篇文章从宏观到微观、从英语到多语种、从教学到教育,均归类于“外语教育”主题,同时强调了“新时代”和“中国特色”(蒋洪新等,2018)。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外语教学研究正在走向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研究。这一转向应引起广大高校外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研究中加以实践。
三、课程思政在不同外语课型中的实现方式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对一线外语教师来说,“课程思政”似乎仍脱离于自己的常规教学。更有部分教师将课程思政误解为要将外语课变成政治课,因而产生畏惧感。因此,有必要澄清误解。如前文所述,无论是过去的外语教学,还是现在的外语教育,外语教师都在进行育人工作:以前是凭着教师的本能和职业素养在做,是“朴素育人”;当前提出“课程思政”,则是“自觉育人”。
每一门外语课程教学均可蕴含思政于其中。外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思政和课程教学的无缝对接,要有意识地在语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和渗透(肖琼、黄国文,2020)。下面,文章从三类典型外语课程的教学入手,列举和分析其中的思政育人的表现,以呈现常规的外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一)英语演讲、辩论课
英语演讲和英语辩论起步于学科竞赛,近年来逐步从第二课堂走进第一课堂,成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西方,这两门课与“育人”概念紧密相关:例如美国的演讲教师将自己的职业描述为“演讲教育”,国际辩论教育协会(IDEA)的全称也凸显了“教育”——International Debat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国内的英语演讲与辩论作为外语课程开设,从课程设置初期,其育人意义便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课程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如何将“育人”和“思政”的内容融入常规教学?
先探析英语演讲课。常有学生问:“什么是好演讲?怎样成为优秀的演讲者?”2000年前西方的修辞教育家昆提利安(Quintilian)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The good man speaking well.”(Lucas,2019)。用中文讲,就是“德美辞丰”。这是演讲教育的第一原则,仅仅“口才好”不能造就优秀的演说家。将训练口才和舞台技巧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这是演讲教学的主要误区之一。
怎样做到“德美辞丰”呢?演讲教学应引导学生从“演讲者中心”——满脑子想着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转向“关心民众”。舞台上的精彩来自从民生所向中获取的力量。2009年第二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南京大学丁言仁教授谈到演讲比赛选手如何出彩时说“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derives from the speaker's real concern for the people”,强调选题应着眼于民众的喜怒哀乐。西方的修辞学创始人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在公众演讲三要素——演讲者、主题、听众中,听众决定演讲的目标和宗旨”。这一点也是演讲作为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一个基础。从演讲课的教学内容来看,从准备到呈现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进行观众分析,否则就失去了演讲教育的核心。
对英语辩论,很多学生以及部分教师都存在误解,他们认为辩论就是吵架,而学生更容易陷入“胜者观点优”的误区。此外,基于西方传统的某些辩论规则对中国学生的价值观可能产生冲击,因此,这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英语辩论的训练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兼听”。辩论双方处于完全对立的境地,无论自己的观点如何,均需全面考虑问题。辩手要最大化地展示我方观点的合理性,同时要最大化地暴露对方观点可能引发的危机。在这一过程中,辩论的双方均被迫“兼听”,而“兼听”则是破除偏见的基础。其次,辩论教育应让学生通过“极端”的体验,走向中庸。辩论是强迫“兼听”,从而从各种争端中趋利避害,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因为学生容易受到辩论形式的误导,因此,“这一点对中国学生有特殊而深远的教育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本质是在公正的基础上兼容并蓄。中庸的前提是公正,真谛是‘和’,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是兼容、双赢、共赢。在英语辩论教育中,学生更应从中西文化差异中看到殊途同归,然后再反思中国文化的‘中庸’,深刻体会‘兼听’之上的‘和’的原则和智慧”(田朝霞,2019)。
(二)翻译、写作课
翻译与写作是双语转换、语言输出型课程,能够深化学生对两种语言与文化的了解,对两者差异的洞察,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感、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歌德有句名言,“不懂外语的人对自己的母语也一无所知”。这句话虽有夸张,但符合“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的认知规律,破除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知障碍。在双语对比学习中,学生更能体会汉语之美、汉语思维之趣以及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语言的精华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去对比、体会、探索,去感受双语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奥妙。例如,引导学生品味培根的“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与王佐良的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让学生去尝试“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英文释解,甚至让他们去评析翻译软件给出的译文。在学生做翻译练习时,引导他们在去探索原文(例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相关的风土人情。这样,学生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会将自己的理解和情怀融入目的语的表达之中。
综合各测试函数运行要求,种群规模统一设为150,函数维度为60,最大容忍停滞代数为50,ISAGA中的基础数据初始步长因子τ=1.5,个体选择ζ1=ζ2=0.5,重组配对中ϖ1=0.8,ϖ2=0.6,θ=0.25;变异操作中ϖ3=0.05,ϖ4=0.01;模拟退火中ζ3=0.75,ζ4=0.65,ϖ5=0.5,LM=150。其余算法基础数据均取自对应文献。而后运用各算法针对各函数分别计算50次,取最佳优化值、最差优化值、平均优化值和运行平均时间为比较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再看写作课。若从语言形式到语言意义的层次来看,在最高的意义层,汉英两种语言对语篇写作的要求是一致的。例如,汉语有“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英语有“unity and coherence”。 但是,这两种语言在语言符号的编码层却表现出较大差异:汉语可以“形散神不散”,而英语要做到一根筋、一条线。在英语写作课上,教师需帮助学生了解到,英语是形合思维、直线型思维和解析思维,而汉语是义合思维、螺旋形思维和整体思维。通过了解不同语言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思维方式,学生能够懂得语言和思维方式与历史文化的不可分割,从而明白任何路径的选择乃是历史必然的道路。这样,学生就会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理解为什么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殊途同归,一致百虑。促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让中国和世界变得更好,这是外语教育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正如纳尔逊·曼德拉的一句名言道出的道理:“对方能听懂你之所言,所言入其脑;用对方母语交谈,所言入其心。”翻译和写作教学通过双语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使其拥有国际视野、中国灵魂,更好地将中国故事传达给世界听众。
(三)语音实践课
还有一类外语课程(如语音实践课程)乍一看与思政关联不大,其实不然。教师可以在语音材料的选取上,考虑蕴含善良、勇敢、正义、爱国情怀的内容,学生通过聆听、辨别、朗读、背诵这些材料,在英语之“声”中,陶冶情操、培养家国情怀。当然,这需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洞察教学材料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学生聆听和模仿弘扬美德的经典故事、诗歌散文、演讲、影片片段等;再如,用于教授英语语流知识的语言材料,可以选择一部分词优韵美妙的汉语典籍经典译本。如果选择像图3中所呈现的中国文化经典语句作为英语的节奏、重音和弱式的教学材料,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的语音知识,又获得了思想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语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图3 英语的节奏、重音与弱式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外语课程都能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统一,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英语演讲课教会学生“德为先,民为重”;英语辩论课让学生认识到要追求公正基础上的中庸,以达到和谐的目的;翻译、写作课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中国灵魂;语音实践课使学生在英语之“声”中陶冶情操。
四、一线教师在外语教育转向中的角色与责任
如上文所述,各类外语课程均蕴含“育人”的目的和内容。“课程思政”概念进入高校的外语课堂,意味着外语教学需要凸显对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关照,从过去的“朴素育人”过渡到现今的“自觉育人”。在这一转变中,一线课程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一线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课程教学中的自觉育人呢?他们的角色定位有何变化?承担哪些责任?
(一)从课程教学中心到人才培养中心
课程大纲是课程教学的蓝图,是实施计划,描述一线教师工作职责与角色。典型的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要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成绩评定,教材及参考资料等。在“外语教学”情境下,教学目的表现为外语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在“外语教育”情境下,课程大纲的制订与实施从局部看无变化,而全局看变化很大,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关注点和视野从一门课程拓展至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怎样理解呢?具体可从下面图4了解所呈现的变化。
图4 “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情境下的课程制定与实施
先看图4左边的“外语教学”小方框,其中包括两部分,课程大纲和课程运行,这是“外语教学”阶段一线教师的世界。然后,跨越左侧小方框,远景观看“外语教育”大方框,再将视线移到“课程大纲”——来看现在课程大纲的制订如何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制订自己所授的一门课的课程大纲时,如图4下方从左到右的箭头所示,需要了解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又直接产生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又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中,专业需要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在培养方案制订时,专业及教学管理者最先确立的是培养目标。如图4上方自右向左的箭头所示,从培养目标反向到毕业要求、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课程运行。这个过程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从双向的箭头来看,一线教师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必须关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貌,清楚地了解这一门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中间两个环节(毕业目标、课程设置)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了这层关系,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必然要体现思政育人。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一线教师的世界更大,视野更宽,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责任更重。
(二)从单一的课程教学到“三全育人”
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教师要跳出自己的教学小圈子,关注全局;而在课程教学内部,教师也要有人才培养的全局意识。这种全局意识表现在至少三个方面。第一,课教得好不是上好一节课,而是课程的全过程都要好——45分钟一节课要服务于整个学期整门课程的目标和体系。第二,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而应该关注学生“德”“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因此教学的所有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需要全方位考虑。第三,既然是“人才培养”,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师生教学社区的建设,保证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在其中。在新媒体时代,当教学、工作,甚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在“线上”发生时,师生的网络社区建设更为重要。教师通过虚拟社区保证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公平地享受教学资源,保证“一个都不能少”。这三点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所提出的“三全育人”理念相互照应。“三全育人”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调横向与纵向的全覆盖,以及所有参与者的融入(另参见文秋芳,2021)。一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应关注“三全”,并将“育人”融入其中。
(三)以身示范,实践师德
最后一点,在外语教育情境下,教师通过“以身示范,践行师德”,实现课程思政和“育人”目的。课程思政提出的初期,教师常有一个误解,以为设立单独的思政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其实不然。课程本身包括许多元素,思政的根本特点是融入性,可以融入所有的元素中。教师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教师的“身正为范”就是思政的体现。教师的行为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看,教师的行为本身和情感倾向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比“说教”更加显著。因此,《道德经》倡导,“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有相似的主张,指出教育更多地来自教师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践行师德”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外语教育当行不言之教,润物细无声。
五、结语
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转变,既是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召唤。无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一线高校外语教师,意识到这一转变并付诸行动至关重要。外语教学中的“育人”内涵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国家意识的加强,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本质特点和主要目的。不同的外语课型,其“育人”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不变:课程思政建设不必体现于独立的教学内容,而应融于教学各环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提出的三个基本问题以及“三全育人”基本原则给人们的启示是:外语教师在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均需有意识地关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最终关心国才培养。一线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这是外语教育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