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胸外科患者护理开展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2021-10-15王春杰袁瑜婧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胸外科效果

王春杰 袁瑜婧

【摘要】目的:研究评价胸外科患者护理中开展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取96例来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胸外科患者,在护理中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胸外科;呼吸功能训练;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75

心胸外科疾病包括心脏外科以及普胸外科的疾病。临床上手术治疗在胸外科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1]。其手术的主要特点为时间长、风险高、手术操作难度大、创伤明显,会对肺叶造成挤压,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呼吸功能障碍[2]。呼吸功能训练可以促使痰液顺利排出,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故在胸外科手术治疗中,给予科学的呼吸功能训练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胸外科患者护理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6例来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组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0.6± 7.5)岁;男 25例,女23例。对照组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9.3± 8.6)岁;男24例,女24例。所选患者的病情,病程和其他一般信息无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具体如下:

(1)腹式呼吸:使患者取立位,體弱者可取坐位或半坐位,将患者手分别放于胸部和腹部。指导其在放松肩背部,收缩腹部,使胸部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下进行训练。即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嘴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日2次训练,每次10到20分钟,每分钟7到8次训练。

(2)缩唇呼吸:患者可站立或取坐位,闭嘴经鼻腔缓慢的深吸气2-3s,呼气时经嘴唇紧缩式,口部呈口哨状,同时收缩腹部。4-6s内将气体缓慢呼出,呼气气流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呼吸法通过增加呼气阻力,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过早塌陷,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缓解患者缺氧症状,降低呼吸速率,增加潮气量,增强运动耐力。

(3)吹气球法:选着较大容量的气球,患者深吸气后含住气球,尽量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在吹气球时,病人用力呼气,提高气道内压,可以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有助于扩张塌陷的小支气管和肺泡、排出肺内残留气体,从而改善气体交换。同时膨胀的气球可以起到反复鼓肺,使肺完全复张,且利于术后胸腔残余的液体气体经引流管排出,对防止液气胸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4)呼吸功能训练器:①呼气功能训练:将标有“吹气”标识的底座放置于下方,垂直摆放,含住咬嘴,以均匀且深长的吸气流速做深呼气,使浮球升起。同时尽量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放松恢复正常呼吸。②吸气功能训练:将标有“吸气”标识的底座放置于下方,垂直摆放,含住咬嘴,以均匀且深长的吸气流速做深吸气,使浮球升起。同时屏气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放松恢复正常呼吸。每次训练10-15min,每日3次,具体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和拔管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得到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达,并进行t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数(率)的形式代表,用卡方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对照组发生胸腔积液患者3例,发生肺不张患者8例,并发症发生率22.90%;实验组发生胸腔积液患者1例,发生肺不张患者0例,并发症发生率2.08%。对照组患者的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45±1.34)d,术后拔管时间为(5.61±1.11)d;实验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78±1.08)d,术后拔管时间为(4.04±0.85)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对胸外科患者的治疗临床治疗多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但胸外科手术对患者的 呼吸道会产生一定的创伤,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因此术后需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为此本研究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法及呼吸功能训练器等方法呼吸功能训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心胸外科患者,在护理中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利娟. 呼吸训练器的应用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0):3733-3735.

[2]练银霞,陈振强,叶生爱.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训练器呼吸功能锻炼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17,32(8):40-41,47.

猜你喜欢

胸外科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