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1-10-15胡贵根
胡贵根
【摘要】目的:探析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小肠内排列术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38例应用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抽取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为对照组,38例开展小肠内排列术患者(抽取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时间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组间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性强(P<0.05);相比对照组5.7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63%更低(2.63%<15.79%),有差异(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用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肠内排列术;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A 【DOI】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一种急腹症,主要由多原因导致腹腔内肠粘连,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临床以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为主要表现[1]。解除粘连,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主要的治疗目的。手术治疗是现阶段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疗法,小肠内排列术作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促进症状改善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为探究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小肠内排列术的应用效果,现对76例开展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分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时间:2019年3月~2021年4月,对象:76例接受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分组:(1)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范围:26~78岁,平均年龄(52.87±6.17)岁,病程:5个月~5年,均值:(3.64±0.42)年;(2)研究組:38例,男/女对应为20例/18例,年龄范围:27~75岁,平均年龄(52.91±6.22)岁,病程:4个月~5年,均值:(3.62±0.39)年。纳入标准: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年龄≥26岁;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沟通障碍患者[2]。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资料数据,统计学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常规铺巾,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肠梗阻部位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松懈处理粘连部位,钝性分离粘连部位,切除梗阻、坏死肠管,处理对端吻合肠管切除部位,并最大限度对常规予以保留,对肠管肌层、切口进行缝补,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
研究组:小肠内排列术治疗,予以患者全身麻醉,指导患者为仰卧位,于患者腹直肌处作一切口,对肠梗阻处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将小肠游离,对于粘连成团患者,需要先钝性分离,于距离阑尾根1cm处的盲肠壁,实施荷包缝合,切除阑尾,在残端开口位置将M-A管置入小肠内至切除阑尾开口的阑尾根部,经过回盲瓣后,采取逆行方式,将其插入到小肠中,距离屈氏韧带约20~25cm,折叠小肠(每段约15~20cm),结扎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并进行腹腔引流。术后半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无梗阻后可将引流管拔除。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口服80ml/次石蜡油,1次/d。15d后,将M-A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重点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6.0为统计学软件工具。用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用X 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α=0.05,若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性强(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63%<15.79%),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以粘连松懈为主,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手术时间长,对患者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因此,选取更优质、高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小肠内排列术逐渐开展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相比,该手术方式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可借助M-A管以加快肠道蠕动,维护胃肠屏障功能,可加快患者康复;第二,手术时间短,对患者肠道造成的损伤小,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可缩短术后肠道排气时间。薄彪[3]研究中指出,应用小肠内排列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可缩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成效显著。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理想(P<0.05),与上述报道相近。笔者指出,在应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期间,需注意操作要轻柔,以减少对肠壁黏膜损伤,并尽早开展早期营养,以促进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成效确切,可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培儒,焦多延,苏建超.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急性小肠梗阻临床效果分析[J].甘肃医药,2021,40(06):507-508+514.
[2]李剑钢.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4):622-624.
[3]薄彪.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