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科技”
2021-10-15苑楠
苑楠
纸作为最普通的材料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然而纸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造纸工艺中究竟蕴含着哪些科学技术呢?
纸——艺术品的“小帮手”
手工纸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生活的需求。纸翻花、剪纸、纸灯、风筝、木版年画等传统工艺对纸的运用,体现出纸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展览中展出了形式各样的手工纸制艺术品,将这些传统工艺悄无声息地融入新的题材和形式,展现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更揭示出纸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狮头纸扎
中国传统纸工艺——纸翻花
纸模艺术品——《火烈鸟》
何以为纸
纸的基本成分植物纤维是由纤维素构成的,从分子层面来看,纤维素为葡萄糖基的长链状高聚物,一般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式中n值为聚合度,它表示分子链的长短,当纤维素分子相互靠近时,相邻的两个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O把水分子H—O—H拉在一起,水分子便像是把两个纤维素分子联结起来的纽带,在纤维分子之间架起无数“水桥”。这就是纸浆被捞出,滤掉并压除多余水分后,在帘子上形成湿纸层时所处的状态。
造纸术发明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破布的成分主要是麻纤维,因此这种纸又叫麻纸。隋唐时期,造纸的原料從麻布料过渡到构树、桑树、三桠等树皮纤维,这类纸被称为皮纸。到了宋代,随着纸的需求增加以及印刷术的发展,能够大量生产且原料易获取又适合印刷的竹纸应运而生。竹纸细腻柔韧,成本低,产量大,特别适合中国传统印刷,成为传统书籍的主要用纸。
剪纸作品《传说——花满山》
如今,竹子仍是中国造纸工业重要的纤维原料。
造纸有术
小小一页纸,得来颇不易。造纸工艺简单来讲可以分为两大工序:第一步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纤维提取出来制成纸浆;第二步是将纸浆中的纤维交织合并成一页页的纸张,即制浆工艺与成纸工艺。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杀(shài)青》里就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制作竹纸的工艺,且沿用至今。
制作竹纸首先是备料。斩截嫩竹,浸泡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洗去竹子的青皮。
第二是蒸煮。将软化后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楻桶中,蒸煮8个昼夜。取出后再反复进行蒸煮、摊晒,此过程长达十几天,就能得到比较纯净的纤维。之后再用石碓或石碾将竹料均匀打碎并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纸浆就制作完成了。
第三是抄纸。将纸浆导入水槽内并混合均匀,然后以竹帘在水中荡料,使竹料薄层附于竹帘之上。
第四为覆帘压纸。用木板重压将多余的水排掉。最后将一层一层半干的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烘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天工开物》(清绘本)中关于造纸工艺的插图
纸的加工
中国传统手工纸还可以对原纸进行再次处理,以使纸张呈现不同的色彩与特性,这样的纸又称加工纸。常见的纸张加工工艺有砑光、施胶矾、涂蜡、染色、印花、洒金、涂油等。通过对纸的再加工,达到改变其透明度、光泽度及增加防水性能等目的。
纸的加工工艺,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让纸呈现更为丰富的使用效果与艺术魅力,将中国的工匠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