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善引 诚交善融 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
2021-10-15
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牢固树立“两个共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位于南宁市中华路68号,因地处中华中路而得名,是一个由58个居民小组组成的混合型社区。因辖区火车站特殊的地理位置,社区成为各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汇集地。目前,辖区人口约1.3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4100多人,涵盖壮、瑶、苗、回、京、水、维吾尔等19个少数民族,约占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民族工作事关大局稳定,事关长治久安。中华中路社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探索出“能帮善引 诚交善融”八字工作法,有效促进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交往交流交融,精细入微地培育社区成为各族居民融洽、融和、融结的共有家园,从而实现社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真诚和善的人际关系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中华中路社区“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成为佳话,也是民族事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杰出代表,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称为“中华中路是我家”。2007年,中华中路社区设立南宁市内首个社区“民族之家”;2009年成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2012年被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是广西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2019年11月在中华路92号挂牌“民族团结巷”。
强化领导,确保民族工作落细落实
明确责任,完善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把握重点。中华中路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精神,坚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分析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方式,推进民族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转变。二是加强部署。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民族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三是压实责任。强化、落实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目标逐一细化,分解到组到人,做到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逐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一是充分发挥干部队伍作用。坚持“团结、依靠、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积极加强各民族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民族代表人士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中担当的联络员、信息员、协调员作用,不断将社区民族工作向纵深推进。二是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社区建立了四联合队伍,即与上级、公安、城管等部门及辖区企业联合,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切实服务好、教育好、安置好、协调好各民族群众,为他们提供真真切切的帮助,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提升打造民族工作阵地,增强民族团结合力
中华中路社区从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结合社区实际,整合资源,率先在全市成立首个社区“民族之家”,设置有“民族团结巷”“民族团结宣传长廊”“民族之家图书室”“社校联建共建点”“谢大姐暖心屋”“汉语培训室”等功能区,添置电脑、音像设备、图书、桌椅等设施,为民族工作提供坚实的阵地保障。2020年12月,成立了南宁市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有效教育和引导全市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创新载体,助推民族工作做实做活
提升党建品牌,优化民族服务工作。中华中路社区坚持“善引”即党建引领,创立了“民族情深党旗红”党建品牌。多年来,社区“民族之家”以“个性化服务、亲情化关怀、网格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为服务宗旨,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设立了“生活港”“关爱港”“解忧港”“和谐港”“党建港”“勤廉港”等六港特色服务项目,尽最大努力为辖区各族群众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住房居住、困难帮扶、矛盾调解、法律咨询、语言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社区真正成为远离家乡的各族群众的“候鸟港湾”,不断推进社区民族工作向前发展,推动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新发展。
中华中路社区不断提升服务治理,与广西民族大学合力打造“社校联盟”党建品牌,大学生志愿者与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帮扶结对子”活动,帮助、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汉语。通过组织联建、服务联动,实现社区、高校资源局部相加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
加大服務帮扶,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中路社区不断探寻服务各民族群众的新举措,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种问题,切实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共融、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设置“党员服务日”,组织社区党员开展针对各民族群众的服务活动;聘请高级技工、非遗传承人举办了多期电焊、修理、装潢、家政、理发、民族工艺制作、民族特色美食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提高各民族群众的就业技能;与广西民族大学协力开办民汉双语课堂,在社区建立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等。这是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中路社区的具体实践。
健全网格管理,保障民族稳定安全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工作,中华中路社区形成了“服务社会化、活动常态化、管理网格化”的新格局。社区全面推进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工作,建立7个网格明确责任,完善辖区人口信息册,进行人口定位标识等,实现服务管理工作精细化、优质化。联合城区统战、民宗、民政、公安、城管、司法、街道以及新疆驻广西工作组等各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上下联动机制,及时化解矛盾问题,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并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双向服务,形成了一种互助和包容的良好氛围,让生活在社区的各民族群众有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宣传引导,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中华中路社区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在认真总结多年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調整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方式,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是抓好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小区、进家庭、进人心的“六进”活动,大力营造学习民族知识、政策法规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共荣、同心筑梦。二是抓好教育培训。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社区党委多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到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民族知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学习交流研讨活动,提高干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水平。三是抓好自身素质。多次组织社区各民族群众参加南宁市民宗委举办的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一日游、喜看南宁新变化一日游等活动,让各民族群众感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激发促进首府民族团结自觉性、自豪感。四是抓好活动组织。积极参与南宁市“五比五争”活动,扩大宣传范围,引导辖区家庭和个人踊跃参与争优评比活动,选出了一批民族团结模范家庭、个人,为推进社区和谐发展注入能量。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和谐
中华中路社区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微融合”元素,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族节庆、联谊会、座谈会、心连心等活动。如在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庆组织各族居民开展民族文艺展演和百家宴等活动,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针对各族群众文体爱好广泛、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等特点,先后组建了中华中路社区少数民族文艺团、蒙古包艺术团、军乐演奏团等5支文艺队,他们自编自导、自弹自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明的民族特色,接地气的表演,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使辖区变得更加和谐。
巩固丰硕成果,推进各民族发展
2006年以来,中华中路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模范社区”“南宁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其主要做法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全国各地多家兄弟单位慕名而来,到社区进行考察学习交流。社区书记谢华娟同志作为基层先进典型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并创立了“华娟党代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