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武威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1-10-15黄惜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武威市水土保持监测

黄惜春,王 立

(1.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武威市水务局,甘肃 武威 733000)

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注定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而十九届五中全会又重点强调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水土保持工作是人类改善大自然的实践活动,正确处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水土保持工作大局,全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代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紧紧围绕“把水土保持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监管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思路,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强化监管为核心,以强化落实为重点,以严格督查问责为抓手,狠抓责任落实,全面履行水土保持监管职责,着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基础扎实、监管有力、治理有效,可稳步推进武威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促进武威市生态环境的好转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武威市概况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处于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全国生态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全市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4个县区,土地总面积3.23万km2,常住人口182.78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古等38个民族,年均降水量310 mm左右,区域植被稀少,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理位置更加凸显了水土保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单位或个人的不合理生产建设活动时有发生,导致地表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使有限的耕地资源遭破坏,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保护急需引起武威市人民的关注。

1.1 武威市水土流失现状

武威市受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影响,全市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兼有冻融侵蚀,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和凉州区,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2019年水利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武威市水土流失面积21 581.81 km2,其中轻度侵蚀8 138.27 km2、中度侵蚀1 724.7 km2、强烈侵蚀1 372.26 km2、极强烈侵蚀4 002.45 km2、剧烈侵蚀6 344.13 km2(见表1)。

表1 2019年武威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 km2

截至2019年,武威市水土保持率为35.07%,与2030年武威市水土保持率达到38.48%的要求还有差距,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仍然较重,治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从有关资料看,2019年武威市水土流失面积比2011年减少了775.98 km2,降幅为3.47%,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略有增长,增幅分别为10.79%和7.04%,其他土壤侵蚀强度均呈降低趋势[1-2]。

1.2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多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狠抓生态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甘肃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为遵循,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水利部、甘肃省水利厅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特别是近年来按照“放管服”改革目标要求,逐步规范水土保持审批流程,不断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对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内的生产建设项目,严格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使全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同时注重生态自然修复,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风沙治理和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项目。

2 武威市水土保持工作做法及成效

2.1 强化思想认识,保持战略定力

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国家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当前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和难得的有利条件[3],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全力防治水土流失,可以说正逢其时。武威市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4],一如既往做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生态治理和保护力度。坚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整体推进,再接再厉、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努力推动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2.2 强化预防监督,严格违法查处

水行政主管部门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审批时限、审批流程、审批方式,并要求信息公开,简化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受理,全面提高了水土保持监管效率。“十三五”期间,武威市共审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633项,方案编报率比“十二五”期间提高10个百分点,按照水利部要求将审批完成的生产建设项目及时录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网上办理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和武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和“一个窗口”的目标。同时以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和卫星遥感监管为抓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项目从实施到验收全过程的督导检查,采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强化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跟踪监管,对“未批先建”“未批先变”“未验先投”“未开展监测”“未实施防治措施”“未缴纳补偿费”等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及时限,对严重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采取叫停、下达执法文书等处理方式,使执法力度和水土保持监管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确保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意识明显提升。

2.3 加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加强民勤县红崖山水库风蚀监测场运维管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技术体系,提高监测成果的权威性,为我国戈壁、沙漠、绿洲相互交错地区的风力侵蚀研究填补了空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2.4 持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全面规划、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水土流失源头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古浪县赵家庄小流域、古浪县小南冲小流域、天祝县岔岔屲小流域和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388.36 km2,治理成效显著。

3 存在的问题

3.1 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武威市是甘肃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大、范围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大,水土流失面积达2.17万km2,占总面积的67%。经调查,全市小流域共199条,截至2020年12月底还有175条小流域没有进行治理,已经治理完成的24条小流域也只是进行了初步治理,若后期治理措施不能及时跟进,水土流失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并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2 水土保持投入不足

尽管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但一直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投入力度小,治理进度缓慢。二是补助标准低,达不到山水田林路湖草综合治理的新要求,综合治理、综合配套难以实现。三是市县级财力有限,地方配套资金支持不足。四是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尚未治理的区域大多是远离村镇、交通不便、地形破碎、坡陡沟深、侵蚀强度大的硬骨头,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科学高效的深度治理才能达到治理效果。

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多年来,经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不断宣传,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社会公众遵纪守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步增强,但与中央、省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关治理黄河保护生态的重要讲话精神存在较大差距,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有待全面提高。

3.4 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不完善

2016年,武威市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建立了风蚀监测场,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持续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截至2020年年底,共整编出3年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但从运行实践看还存在很多问题:①缺少运行经费,无法保障科学、准确、序列化的监测数据;②监测设备落后,红崖山水库风蚀监测场以人工为主,缺少自动化监测设备,监测设备较为落后;③管理体制不健全,监测管理办法和数据采集标准不明确,导致数据对比性不强,某些因子的监测方法不可靠;④缺少专业监测人员,对监测仪器使用不规范,整理汇编数据方法不统一,监测人员培训跟进不及时。

4 建 议

4.1 从“源头”做好水土流失防治

做细做实水土保持相关规划,明确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中涵盖的县区及乡镇,省、市、县的规划要上下保持一致,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尽可能谋划有特色、有亮点、有效益的治理项目,使项目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提高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切实发挥提纲挈领、高瞻远瞩的作用[5]。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作用,提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效率和质量,规范受理要件和审批流程,提高审批质量和支撑材料的合规合法性审查,达到准确“登记备案”,确保各项目都有名有实。

4.2 不断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

在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的大趋势下,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及其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分析及应用等技能水平的要求提高,急需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和业务人员培训,运用好“天地一体化”观测技术,做好信息共享。为此,应建立“一网办理”模式,使各部门可通过一个网页全面掌握所有受理项目的建设状态,便于做好信息查询和后期的跟踪检查,切实提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和业务素养。同时各责任单位应按照责任分工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抓督查重点,补治理短板,建长效机制,严格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职责,防治单位及个人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4.3 抓好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

各责任单位应以黄河流域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检查摸排工作,严格甄别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掌握情况,形成清单和问题台账,理清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监理等工作短板,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及时发现新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以信用监管为抓手,按照水土保持“两单”制度管理规定,将拒不整改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单位及时列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或“黑名单”,并在全国及省级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提高震慑力,切实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4.4 建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点

为进一步明确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实时掌握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重中之重。武威市监测点少、设备落后的短板急需补齐,应加快风蚀和水蚀监测场地选址论证,建立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建立风力、水力和冻融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的数据库,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并及时出台监测点运行管理制度,积极申请财政部门落实监测工作经费,更新监测设备,确保运行顺畅。同时要加强监测技术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水土流失监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便积极开展GPS、GIS在监测中的应用,提高现代化水平。

4.5 激发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活力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监督+企业管理”模式,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形成边治理边保护长效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项目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予以综合评价并进行奖励[6],激发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提倡全员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武威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做好水土保持相关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部门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媒介,让各行各业知晓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和义务。

4.6 完善水土保持政绩考核制度

2020年是水土保持工作被列入政府工作考核和评价开始之年,从考核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对一些考核指标底数掌握不准。基于此,今后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尽快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体系,摸清底数,切实通过考核评价掌握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推动武威市水土保持事业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

猜你喜欢

武威市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小刺猬的秘密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中学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及教学方式探索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