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改良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21-10-15陈家吉袁誉飞
刘 数 田 波 陈家吉 袁誉飞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65
水泥改良土是一种性能较好且比较廉价的土工改良材料。它通过机械拌和使原状土与水泥充分混合,经过适当的养护期,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土工改良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利、交通和建筑等各类土木工程中。
水泥改良土的原理:少量水泥掺入土中,水泥分布在所有土的空隙中,并与空隙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水泥水化产物,水泥水化产物连成骨架构成了坚固的核心,借以约束土粒,达到改良土的性质。赫佐格指出,在蒙脱土中,低剂量水泥的应力应变特性表明,水泥首先在土中构成核心,当水泥用量增加时,水泥则成为骨架结构,在2.5%的水泥用量时便构成了连续的骨架结构[1]。
武庆祥等[2]研究表明,石灰改良土、水泥改良土均能得到较好的改良效果,石灰改良土最佳配比在4%~6%范围内,超过该配比后,石灰掺量的进一步增加对其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水泥改良土的改良效果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增大的速率变缓。虽然水泥改良土技术在我国已经很成熟了,但为寻求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法,现场需要根据土的性质开展一系列试验。
1 工程概况
省道S374线霞山百蓬—麻章田寮村段改建工程(湛江大道)位于湛江市郊区,为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兼市政主干道。一合同段第一项目经理部管段位于湛江市霞山区,起讫里程K0+000—K7+240。全线分布高液限土段落较多,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土需进行超挖回填合格材料;低填浅挖段普遍地下水位较高。设计给出了路床填筑改良土的方案。
湛江大道建设项目水泥改良土主要用于低填、浅挖路段及部分路段下路床,总工程量为17.8万 m3。主要土源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液限38%,塑限23%,塑性指数15,96区CBR值14.4%,最大干密度1.97 g/cm3,最佳含水率8.3%,自由膨胀率0.14%,为砂性土。采用水泥对该土源进行改良来满足路床填筑的设计要求[3]。
2 试验段设计与施工
水泥改良土试验段为K0+400—K0+600段左半幅,长度200 m,平均处理宽度24 m。该段路基为低填浅挖段,下路床为水泥改良土,厚度90 cm。共分4层填筑,每层压实层厚22.5 cm。水泥改良土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水泥改良土断面示意
通过土工试验得出了3%、4%、5%水泥掺量下的试验数据,项目上对得出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试验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数据对比
由表1可知,3%、4%、5%水泥掺量均符合设计要求,但3%水泥掺量时改良土施工难度较高;考虑到施工难度、成本控制等因素,最终选用4%水泥的改良土作为路床填筑材料。
现场采用路拌法进行改良土施工,松铺厚度28.5 cm,根据运土车每车装料方量(16 m3),用石灰撒出9 m×6 m(纵向×横向)的网格线;采用水泥撒布机进行水泥撒布,在水泥撒布前,先用26 t压路机将整平的填土静压一遍,确保水泥撒布时不产生较大车辙,从而影响水泥土拌和均匀性。
水泥撒布机速度控制在5~8 km/h,1 m2路基的水泥撒布量=土的干密度×1 m2土路基的体积×水泥占比=18 kg,施工时采用铁盘检测水泥撒布量。撒布完成后用旋耕机拌和一遍,拌和深度应达到底部,相邻拌和重叠为10~20 cm,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10~20 m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应重新拌和。
在干拌结束时检测含水率,如果混合料的含水率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水泥拌和均匀后,进行灰剂量检测〔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验证拌和均匀性及水泥用量。整平后,当混合料的含水率在预期含水率范围时,立即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当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96%时,直接进行静压收面一遍。
3 改良土压实质量试验与结果分析
在试验段施工期间,前期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含水率、拌和均匀度、压实质量、板结效果等都未达到预期效果,现采集试验段的数据进行分析。
3.1 含水率对改良土施工的影响
由于改良土质为砂性土,且土体天然含水率较高,高温天气下砂性土在运输及摊铺过程中表层土5~10 cm处含水率损失较大,摊铺到分层下部的土体含水率仍然较高,土体在改良施工的时候其含水率分层较为明显,完成拌和后含水率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为了控制改良后填土的含水率,天然土体在运输至现场摊铺完成后取不同深度的填土,确定其含水率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存在较大差异的填土进行初次的素土拌和,保证改良之前土质含水率基本均匀。
拌和水泥后的改良土体,测定其施工含水率,初次试验以最佳含水率8.3%控制,但以该含水率控制时,改良土施工出现无法板结、碾压后填土仍为松散状态、压实度达不到96%的压实要求等问题。不同含水率对压实度的影响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含水率对压实度的影响曲线
由图2和现场观察可知,当含水率<10.0%时,路基改良土的板结效果较差,改良土施工整体不能达到设计压实度96%的要求;当10.0%≤含水率<11.5%时,路基改良土的板结效果良好但不能满足设计压实度96%的要求;当11.5%≤含水率≤12.5%时,路基改良土的板结效果极好且满足设计压实度96%的要求;当含水率>12.5%时,路基改良土的压实度开始下降。
因此,改良土施工除考虑水泥水化吸水、自然挥发等含水损失需提高填料含水率2%~3%外,还应在此基础上提高填料含水率1%~2%,才能保证填料结合良好,改良土压实效果更好,即在试验最佳含水率8.3%的基础上,增加3%左右的含水率,施工拌和含水率建议控制在11.5%~12.5%。
3.2 改良土施工时长对改良土施工的影响
因为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长于6.5 h,因此改良土施工时长不得大于6.5 h。为提高机械使用率、加快施工进度,对不同施工时长下的压实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场采取最佳试验参数进行,即含水率11.5%~12.5%、26 t压路机的机械组合,松铺厚度28.5 cm,弱振1遍和强振7遍,水泥采用初凝时间大于3 h、终凝时间不晚于6.5 h的P.O 42.5级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仅控制撒布水泥至碾压完成的时间,不同施工时长对压实度的影响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施工时长对压实度的影响曲线
由图3可知,当施工时长≤4.5 h时,改良土施工压实效果较好,满足设计要求;当施工时长≥4.5 h时,这时的碾压会对已凝结的改良土结构造成破坏,压实度反而降低。撒布水泥至碾压完成的时间应控制在4.5 h内,可以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
3.3 水泥拌和均匀度对改良土施工的影响
水泥拌和的均匀度对水泥改良土施工的影响也较为突出,均匀度较差的地段板结效果较差,无法整体板结,局部松散,压实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改善拌和均匀度的措施为:在试验过程中,先控制填土松铺厚度,准确计算出每平方米水泥撒布量;采用水泥撒布机控制水泥撒布均匀性;撒布完成后进行拌和,拌和机械选用拌和深度与松铺厚度基本一致的路拌机,为保证均匀性,还应进行二次拌和[4-6]。
4 结语
通过在省道S374线霞山百蓬—麻章田寮村段改建工程工程中采用水泥进行路床土的改良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1)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6 t压路机碾压、撒布机撒布水泥、旋耕机拌和、洒水车洒水的机械组合,填土松铺厚度28.5 cm,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7遍,静压1遍收光。项目采用最佳工艺参数施工,路基土外观表面平整,没有出现明显碾压轮迹,22.5 cm深度土的压实度满足96%的要求。
2)采用最佳碾压组合,满足设计要求和便于施工控制,又能达到最低成本控制的要求,4%水泥改良土现场施工含水率建议控制在11.5%~12.5%。
3)因水泥凝结时间影响,水泥改良土必须一次成形,对成形后的水泥土进行二次补压,会造成水泥土结构的破坏。为了实现在水泥终凝前完成施工,须采取快速摊铺、快速整平、碾压密实的施工方法。研究表明,为了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撒布水泥至碾压完成的时间应控制在4.5 h内。
4)水泥改良土施工采用撒布机及路拌机保证改良土的拌和均匀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改良土的施工质量,同时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