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方明珠壶”的极简美学与寓意
2021-10-15王西泠吴跃健
王西泠 吴跃健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到近20年又一次进入了紫砂有史以来的空前盛世。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光素器、筋纹器、花器等各个门类,并且融合了陶刻、漆器、瓷釉、红木等各个装饰手法,这些共同促进了紫砂文化向各个文化领域的渗透与传播。但光素器犹如明式家具般的极简美学,一直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现以“东方明珠壶”(见图1)来具体探讨极简美学,以及此壶的寓意。
见图 1
1、“东方明珠壶”的造型由来
2016年在北京看到祖国之繁荣昌盛,心中产生了要为祖国做一把壶来赞美它的想法,直到看见了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感叹其雄伟与精妙,脑海中忽然就闪过一个想法,要以国家大剧院为原型做一把壶来赞美祖国母亲。回宜兴后翻阅了大量的紫砂书籍,造型选择从花货到光素器,时间跨度从明代到现代,画了几十版草稿后,最终以清代的壶公叟“圆珠壶”为参考原型来创作这把“东方明珠壶”,并结合当代文人紫砂的思潮来进一步丰富这把壶的艺术创作。
2、“东方明珠壶”的造型设计
“东方明珠壶”以国家大剧院及其在水中的倒影为造型基础,在外部轮廓上通过对主线条节奏的变化来表达挺拔的张力以求圆浑朴润、大气磅礴;壶盖则以镶嵌盖与截盖的高难度制作以求壶盖与壶身达到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用最简洁的、最灵动的线条表达最高级的审美。壶嘴、壶把的粗细更是打破常规的审美,采用比常规更细的搭配,从而配合壶身的膨胀感在视觉上形成一瘦一肥的鲜明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壶身磅礴之气,整体上给人一种秀而有劲的韵味;壶底圈足再次用富有肌肉感的线条来承接壶身的曲线与壶底的平面,既让两个不同维度的面能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又让壶底局部在视觉上营造出清秀脱俗、温文尔雅的气息;“东方明珠壶”的壶钮采用内外双曲面环形设计以求内外都具有反光的效果,给人玲珑剔透、珠光宝气的质感;整体上通透的环形壶钮与膨胀的壶身呼应,这样的呼应在空间布局上形成虚实结合,在光影效果上形成明暗对比,在一虚一实、一明一暗间暗自契合了中国的经典哲学。
3、“东方明珠壶”的制作技巧与难点
在拍身桶时既要保证壶腹部的张力、有弹性,又要保证壶有肩部,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简单地做成一个球形,其轮廓线条是富有节奏的变化。为保证壶整体的线条连续性,不建议采用常规外接双层口片法,即开盖做盖的盖片不能用口片的一部分组成,其缺点为不利于擀身筒,塑形时会遇到双层口片塑形困难,在烧制完成后,壶盖附近会留有一圈收缩纹,非常影响美观。而是应该采用单片口片镶接法与内补台阶法。
4、“东方明珠壶”的中国哲学思想
“东方明珠壶”用壶身代表满,用壶钮代表缺,在满中有少量的缺,盈而不满、满中有缺,以达到自然和谐之美,隐喻人生的巅峰时刻也同时需要拥有一颗谦虚的心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人生自古最忌满,半富半愚半圣贤。正是这种立于枝头而不盈满,立于峰顶依旧仰望星空的处世哲学,让中华民族能在21世纪在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后依旧不骄不躁、发愤图强,这样的中国必将成为东方之明珠、世界之明珠。艺术与哲学的界限在此刻已经被打破,“东方明珠壶”是中国经典哲学的具象化表现,中国经典哲学是对“东方明珠壶”的抽象化描述,所以每当做到这把壶都能令人“文思泉涌”般心潮澎湃。
5、“东方明珠壶”的人体工学
“东方明珠壶”的人体工程力学具体体现着两个细节,第一内外双曲面环形的壶纽,这样的设计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非常舒适拿捏实用性,即使在整个壶中注满热水,在拿起壶盖时也不会烫手。第二壶把的横切面采用扁圆形设计,这样的设计更符合我们身体手指指腹的解剖学构造,可以让壶把握持得更舒适,使整个壶用起来举重若轻,充分契合一把壶的实用功能。
6、“东方明珠壶”的美好寓意
“东方明珠壶”整体造型第一眼看虽然是一个球形,但是下半部分开始急剧内收的线条,使得原本呆板的规则球形有了规律性、节奏性的变化,让整个壶在空间视觉上拥有一种急剧向上的弹力,犹如一个初升的太阳,具备一种呼之欲出的蓬勃朝气,这样的造型寓意着伟大祖国母亲犹如这轮初升的太阳,照亮世界的东方,寓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把“东方明珠壶”既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器皿,又是一件富含中华哲学文化的艺术品,既是含有清代先辈基础设计的语言,又具备现代紫砂艺人的创新思潮。简约的一把光素器,用不简单的线条去表达,其背后是大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制壶人中不断地传承,可谓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