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延年寓真谛
——紫砂壶“松之韵”创作漫谈
2021-10-15蒋大伟
蒋大伟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诞生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项民间工艺美术,紫砂壶融入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基因,从而更具有“亲民”的特点,因此深受世人喜爱。与此同时,紫砂壶作为一种泡茶器皿,它的实际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它的发展进程也一直保持着人性化的趋势。
一方面,紫砂壶与壶人、茶人的互动十分频繁,这就使其有了不断进行功能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紫砂壶与文人雅士关系密切,他们甚至直接参与到创作中,从而赋予了紫砂作品不朽的文化魅力。功能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并进,无疑提升了这门传统手艺的综合价值,同时也对紫砂壶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历代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下,紫砂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从而无论在造型、装饰还是文化上都具备较为完整的理念和体系,这也促使我们当代创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紫砂壶的形态与人文气质不可分割,在进行创作时应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并以文化为根脉有针对性地展开形式上的表现,从而使一把壶拥有属于它自身的风格“标签”。现以紫砂壶“松之韵”(见图1)为例,谈一谈这把壶的创作感想,以期共勉。
见图1
1、松文化传达延年益寿之象
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自古至今一直备受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推崇,在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均可看到松树的身影。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象征高远的抱负和高洁的人品;松树生命力顽强,是人们心中长寿的象征,民间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说,松鹤延年更是代表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紫砂壶“松之韵”顾名思义是以松文化为主题的作品,该壶主题明确,从松树题材中提炼人文元素,以充实一把壶的底蕴。在这把壶中,长寿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文表达方向,在实际创作中遵循主题而架设的外形风格,更是突出了这一文化的内在氛围,使之在精神层面得以进一步展开延伸。
2、沧桑文化提点文艺创作核心
文化内蕴始终是紫砂壶创作所遵循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规律引导下,紫砂壶创作也成为了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内核领域同样能够通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式,构造出更为恢弘的人文意境。事实上,在漫长的紫砂发展史上,文人借助紫砂壶来表达志向的例子不胜枚举,“曼生壶”系列就是一个典范,“西泠八家”之一、金石篆刻家陈鸿寿将他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解读巧妙提炼到一把把壶上,意境悠远,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带给世人不凡的精神共鸣,仿佛岁月流逝只是一个表象,岁月之间的感同身受才是最真实的观照。
紫砂壶“松之韵”针对松文化主题而展开的,通过长寿之象进一步延伸出另一层思想境界,即沧桑文化。沧桑文化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之一,无论是不朽的文学著作《红楼梦》,还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其无尽繁华的内容深处无不藏着作者悲悯苍生的沧桑文化底蕴。松树虽象征长寿,同时也因嶙峋苍劲的外形和风吹雨打的经历而愈显命运之不凡,它的坚韧、高挺、强大,无不抹着沧桑的底色,讲述着与人相似的不易一生。
3、花货造型追求高于自然本色
针对松文化与沧桑文化这样一个主题,紫砂壶“松之韵”优先选择以花货的形式来表现这种人文意向。事实上,从紫砂鼻祖供春取银杏树瘿节而作“树瘿壶”,到当代花货大师蒋蓉得自然领悟而创作的诸如“荷花壶”、“牡丹壶”等一系列精品花货,历代艺人的创作情结似乎都未曾与大自然分离。
紫砂壶“松之韵”整体气势古朴,松皮斑驳苍劲,松枝虬盘其上,松针独有韵味,松球闲闲陈列,写形又写意,形意俱佳。具体而言,壶身上用堆绘、贴塑的手法做出的松针、松枝寓意长寿、长青,在一些地方留出粗糙的原胎,让人品味松树生长中所经历的沧桑历程,寓意生命的苦难和坚强。与此同时,壶钮巧取松枝一段匍匐贴合于盖上,其上松针青绿,极其逼真;口盖吻合严密,精雕细镂;壶嘴、壶把饰以粗纹树皱,斑驳嶙峋,与壶嘴相连的松枝交错成形,不但将松树的形态展现无疑,更将其沧桑的意境表现得恰如其分,注入益寿延年的美好期许,古朴生动、优雅动人。整把壶结构严谨而统一,取松的形,更取其神,并通过泥料呈现出色泽柔和、质感强烈的松文化主题,给人以丰富的情感共鸣体验。
4、结语
顾景舟在其《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写到“抽象地讲紫砂陶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因此,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对于一把紫砂壶的整体状态十分重要。在具体创作实践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立意、造型、人文等多种元素,深入挖掘文化意蕴,并提升自己的文化和审美能力,使紫砂壶的风格能够真正完整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