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导向下物流管理专业“教、赛、证、岗”人才培养
2021-10-15翁世洲
朱 俊,翁世洲,张 鑫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行业对物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带动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作为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物流人才,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人才培养既要符合高校办学要求,又要紧跟社会发展脚步。
目前,学术界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视角和切入点各有差异。部分学者从专业建设与教学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诸如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教学(李志勇2008)[1]、基于实践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谭波2010)[2]以及双能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郭成恒2014)[3]。也有从合作办学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诸如“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栾向晶2010)[4]、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陈朝萌2016)[5]、工学结合“2122”人才培养模式(赵金中2019)[6]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吴科杰2019)[7]。有针对“1+X”证书制度的探索(李锐2020)[8],从实施意义和策略上进了分析,积极响应2019 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也有从技能竞赛加以研究的,如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秦殿军2013)[9]、技能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机制(罗瑶2016)[10]、技能竞赛与教学关系的实证研究等(王金妍2019)[11]。有学者从岗位的角度作了有益探索,如引入物流职业岗位体验实践系统对实践教学的辅助作用(殷锐2019)[12]、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岗位的对接问题(黄莉2020)[13]、岗位需求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王宏智2020)[14]。此外,还有基于职业视角的研究成果,如基于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陈纲2014)[15]、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的教学实践(郭莉2020)[16]、基于毕业生职业需求视角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卢巧妤2020)[17]。
鉴于当前研究成果多是较为孤立地讨论专业建设、教学实践、技能竞赛、资格证书、职业岗位等某一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而鲜有文献将其进行融合研究,且当前研究大多针对高职院校展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拟以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出发点,将教学实践、技能竞赛、专业证书、职业岗位等因素通盘考虑,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具有更强的择业竞争力。
2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始于2005年,最初为专科办学,2009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截至目前,已有5届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以来,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响应转型发展要求,不断尝试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果。在专业建设上,于2020年获批成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立项,有望进一步冲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在教学上,坚持适当弱化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倾斜的方针政策,目前实践教学高达42学分,占比为24.71%。在学科竞赛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丰硕成果,自2015年以来,在大创项目上累计获得立项3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挑战杯、商业精英挑战赛等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竞赛中累计获奖30余项。此外,该校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并于2020年7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为“民航货物运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试点牵头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不断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并注重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合作成效显著,毕业生也深受企业好评。
3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多年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下面笔者将从教学实践、技能竞赛、证书制度、岗位需求等方面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厘清问题所在,为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3.1 教学实践方面
3.1.1 理论教学与行业企业前沿脱节。由于教材编写滞后于物流行业发展,因此,教学工作难以跟上企业前沿,学生所学的“新”技术、“新”理念往往已在企业实施多年,甚至已经淘汰更新。
3.1.2 实践教学孤立于企业运营实况。目前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甚合理,除专业见习与毕业实习外,其他课程对学生了解企业真实运营环境益处不大,往往仅仅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获得学分,如《专业专题调查》课程要求学生前往企业调研,但由于监管不到位,部分同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学生敷衍了事却又真伪难辨,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3.1.3 教师改革创新意识欠缺。一方面部分教师所用教材陈旧,为图方便多年未曾更新,使得自身了解有限,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过时;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企业经历,多为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对企业情况了解不足,视野格局有限,进一步阻碍了学生了解企业的步伐。
3.1.4 综合性教学环节较少。目前各门课程的教学相互独立,而内容存在相互关联或重复的情形,但却未对整个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详加梳理。为此需要在课程设计时去掉重复内容,并根据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设置综合性实践课程,由多位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解决综合性复杂问题的能力。
3.2 技能竞赛方面
3.2.1 赛事类别及范围较窄。目前,与物流管理专业密切相关的竞赛,仅有物流设计大赛、供应链运营大赛、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几项,学生的可选择空间较小,且相关竞赛与企业实操相关性不强,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用有限。
3.2.2 竞赛级别不高。竞赛的组织单位级别较低,几乎没有教育部下属教指委或教育厅牵头举办的官方赛事,大部分赛事为行业协会和企业主办,在相关部分对竞赛等级进行认定时一般做降级处理,使得竞赛含金量和认可度不高。
3.2.3 参赛人数较少且获奖等级不高。一方面由于赛制原因,大部分竞赛都有“每所高校限报两支队伍”的规定,导致很多学生大学期间无缘参加比赛,使得赛事的覆盖面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竞赛认定级别及专业对口性问题,使得学生参赛兴趣不高。此外,受学生基础和能力所限,获奖等级不高,诸如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尚无获奖纪录,挑战杯、互联网+等重要竞赛也仅获得过省级奖励,无缘国家级决赛。
3.2.4 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受学校竞赛奖励政策影响,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不高,更多时候只能作为教师义务进行友情指导,这也进一步导致了竞赛获奖较少。
3.3 证书制度方面
3.3.1 专业类证书选择较少。从国家人社部2019年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来看,没有完全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从学科大类来看,也仅有教师资格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粮油)仓储管理员等勉强可供学生报考,但这些证书与日后从事物流行业并无太大关系,因此学生的报考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3.3.2 学生基础薄弱导致证书获取率较低。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自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而资格证书的考试,往往以自学为主,这就导致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考证通过率较低。加之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刚刚试行,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师生在“1+X”证书制度的建设中尚处于摸索阶段。
3.3.3 工作岗位对证书要求不高。学生考证积极性不高,考证通过率较低,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与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有关,除叉车证、驾驶证等适用于部分特殊工种外,物流行业的大部分岗位均可“无证上岗”。因此,学生没有考证的压力与紧迫性,考证的积极性便大大降低,学生也就难以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证书付出较多努力,除非是有志于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相关工作的,可能会报考与其他专业相关的证书,但跨专业考证的难度系数更大,也会进一步降低考证通过率。
3.4 岗位需求方面
3.4.1 岗位需求不明确。由于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导致学校对岗位需求往往不明确,进而难以有效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中去。
3.4.2 岗位需求多样化。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仓储管理员、配送员、货运代理员、单证员、采购员、供应链专员,此外还有物流调度、物流规划、物流操作、销售内勤、商务、客服等诸多岗位。岗位的多样性使得教学难以针对各个岗位实施差异化指导,只能按照统一模式进行培养,或者适当划分2~3个方向,因此,岗位需求难以在教学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3.4.3 缺乏岗位技能训练平台。限于教学资源和设备,高校难以配备诸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叉车、无人机、起重装卸设备等硬件教学资源。实践教学一部分依靠“压缩版”的设备进行演练,诸如小型货架、小型自动分拣系统,一部分通过沙盘和仿真系统进行虚拟操作,让学生从视觉上对企业运营有所了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将当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鱼骨图(限于鱼骨图规模,未在图中标注导致问题的具体原因,详见正文分析)。
图1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分析鱼骨图
4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根据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从教学、竞赛、证书、岗位等多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方能实现目标。具体改革措施如表1所示。
表1 “教、赛、证、岗”四维改革举措
5 结束语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关系到物流行业企业乃至全社会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培养优质物流人才出发,从教学实践、技能竞赛、证书制度和岗位需求等方面对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以期能为物流教育工作者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后续将针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