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家草木间 飞来满天星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体验式自然教育探索纪实

2021-10-15文图

绿色天府 2021年9期
关键词:瓦屋眉山大熊猫

○文图/ 饶 斌

大熊猫国家公园在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践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开展具有大熊猫特色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促进公众形成珍爱自然、保护大熊猫的意识与行为,推动公民生态道德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依托独特的动植物资源禀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探索人与自然互动,努力践行德育现实意义,形成了一条具有眉山特色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新路径。

栽下梧桐引凤来

亲密互动

“大熊猫博物馆主体已经完工,预计10月开始布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建设管理部小祝一边整理专家评审档案,一边向前来咨询的访客介绍。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自然教育重要平台,大熊猫博物馆正紧锣密鼓向前推进。

时间回到2017年,在全省旅游文化论坛上,与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瓦屋山景区的短板——缺乏游客互动性、参与性。洪雅县政府主要领导当即作出指示:一定要把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抓起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绿色互动的需求。

洪雅县向上争取资金2400 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选址金花桥社区建设大熊猫博物馆,布展科普陈列厅、熊猫文创产品商店、多功能汇报厅、自然活动室等体验区,配套管理服务设施。不久的将来,大熊猫博物馆将是开展自然教育和科普活动的重要窗口。

瓦屋山景区先后投资近18 亿元,建成了生态景观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古佛坪索道、金花桥索道、智慧监测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是自然教育的载体,筑巢才能引得凤凰来。”瓦屋山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开伟深谙基础建设对于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2019 年,瓦屋山景区整体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一般控制区,纳入国家公园统一管理。

亚洲第一大桌山是瓦屋山最大的亮点,山顶舒适平缓,四周皆是悬崖峭壁,造就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体制试点还没结束,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对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就有了思考和布局,“十四五”园区发展方向明确,高质量发展自然教育便提上了日程。

“大熊猫国家公园未来可期,我们皆是筑梦人。”不仅如此,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还规划了森林康养等8条特色自然教育解说途径,开拓了燕子岩茶马古道、复兴严道古城等18条体验步行道,打造了金花桥露营地、玉屏山森林康养研学学校和稻香湾欢乐园等多个自然教育载体,形成了立体化、系统化的自然教育布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刚刚获批四川省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瓦屋山景区来自全国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就络绎不绝。近两年对于瓦屋山来说,真是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先后荣获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小区和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你看,“木偶嘉年华”引爆了整个夏天。五颜六色的香草被小丑变成形态各异的艺术品在指尖缠绕、打结,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大小朋友乐在其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联动大自然的快乐是会传染的。”活动主办方集体比了一个“Yes ”!

如果有人陪你看流星雨,你会不会觉得很幸福?七夕前夕,瓦屋山景区讲解员陈亚梅正在精心准备花环,这样的准备工作,陈亚梅每年都要参与30 多次,比如亲山亲水观猴、瓦屋杜鹃赏花季、金花桥露营、端午香囊DIY、森林越野跑等等,每次都力求完美,让访客有一个温馨的体验。

亲密互动

“我们所有人,无论年龄,都能从欢乐中受益,感受到与大地紧密相连。”自然教育之父约瑟夫·克奈尔对生态体验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生态体验能帮助青少年和成人体验孩童拥有的生命原力,与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年重新相遇。”

“刚建立的瓦屋山景区,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样子,夜里住在山上都不敢出门。”镇上近60岁的老播音员李万双回忆当年在瓦屋山工作的情景,仍然打着寒噤。随着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的开展,这片大山焕发了新的生机,人们与环境有了对话,生态保护因此显得自然而然。

杜鹃园中,鸳溪之畔,一场森林音乐会在瓦屋山顶上演,古筝齐奏、童声合唱、小提琴重奏此起彼伏,将音乐之声与瓦屋山景色完美结合。来自四面八方的访客在自然生态的环抱中感受音乐律动,沉浸在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中,与周围环境有机相融。

“这样沉浸在自然中的体验活动正形成一种潮流,大熊猫国家公园与访客亲密互动,春风化雨之间,保护意识正慢慢渗入每个人的心中。”四川大学资深自然教育导师周瑾这样谈到生态体验活动。

化自然之力为育

来自“根泽自然”的CC老师,一大早就来到杜鹃林中转悠,沉醉于瓦屋山间的雨露与迷雾之中。“古佛坪是今天活动的主战场,我提前来踩个点,熟悉山林里的花花草草。”CC老师手里提着破冰游戏的种子宝宝们,计划着一天的行程。

类似“根泽”的自然教育机构还有很多,一年四季、爱必立、蝉鸣学堂、智然小房子也来了,每一家自然教育机构对512平方公里的自然宝库、947种野生动物和昆虫、2278种野生植物都没有免疫力,这里丰富的动植物,确实是孩子们的生动课堂。

“以前的自然教育课件显得零碎,而且不成体系。”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请来行业专家,围绕“四川1号桩”这张专属名片,提取自然、智慧、快乐、体验、收获等关键词,打造了“1+3+6”自然课程体系,即锁定“瓦屋四季”1个主题,塑造“生命、生态、生存”3个维度,区分“童年梦、美育家、生态行、科考汇、小卫士、生存营”6大板块,升级N项子课程。

8月初,来自成都武侯区的周彤彤小朋友参加了“爱必立”在瓦屋山组织的“邂逅一棵树”森林之旅。“彤彤整天窝在家里看动画片,还痴迷打游戏。”一提到彤彤的教育,妈妈充满了无奈。彤彤小朋友在这次森林之旅中认识了瓦屋山、雅女湖、杜鹃花,亲眼看见了在林中穿梭的小熊猫,还跟活蹦乱跳的小松鼠有了亲密接触。看得出来,“1+3+6”自然课程体系既符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的实际,对于提升小孩子自然能力、激发认知兴趣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玩转森林

木偶嘉年华

与大熊猫亲密接触

化自然之力为育。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提供和营建自然的素材、场景和课堂,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对孩子们生命的滋养、浸润、激扬和转化作用,把自然的养分和力量转换为孩子们成长的力量。

“在这样的场景下,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悦弥漫心间,自然转化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自觉,一代一代传承着生态文明之光,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好。”谈到自然教育的未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副局长杨云伟充满了期待。

猜你喜欢

瓦屋眉山大熊猫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眉山印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都爱大熊猫
苏轼眉山足迹
大熊猫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大熊猫也消暑
山横瓦屋披云出
水中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