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关于古典文学中的“长亭”、“鸿雁”两个意象

2021-10-14呙智勇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长亭古典文学

呙智勇

摘  要:中国古典文化渊源流长,在文化历史长河里,某些特定的词汇往往代表了特定的意境。本文就“长亭”和“鸿雁”两词在古典文学中所表达的特定意象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古典文学;特定词汇;意象探究

2021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长沙离开了我们。那段忧伤的日子里,打开手机,我们总能听到一曲熟悉的歌谣,轻轻吟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歌词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曲中满是不舍和相思,闻者悲戚。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記》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

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有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经常与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一起出现在古人的送别诗词中,染上了不舍和思念的色彩。

“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就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李白的作品《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句,借长亭连接着短亭,来表现游子归乡之路的遥远漫长,成为我们熟知的经典。

大约三百年后,词人柳永因作词惹怒仁宗,从此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成为“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一日他从汴京南下,与恋人依依惜别,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恋人一程又一程地相送,已到十里长亭,不得不说再见了。长亭四周,秋后的蝉鸣凄凉急促,仿佛诉说着离人的烦忧。恋人之间的告别必然是难舍难分的,含泪饮尽杯中酒,独上兰舟语凝噎,想到未来没有恋人陪伴的岁月,风景再美、良辰再好,因无人共赏,都不觉得珍贵了。

无独有偶,元朝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中也描写了“长亭送别“的场景,暮秋时节,众人送张生赴京,女主崔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光是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便形容憔悴、肝肠寸断。若问此恨谁知,我想,应该只有这见惯了离人泪的长亭,才能真真切切地感知吧!

离愁为基,别绪做柱,思念当瓦,盖一座长亭,容纳所有中国人的不舍、深情和思念。关于“长亭”这一意象,绵延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

接下来,我们谈谈关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鸿雁”这一意象。

蒙古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歌曲,名曰《鸿雁》: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我仿佛看到在广袤的原野上空,一群鸿雁满怀不舍地由北向南而去。那么为什么是鸿雁,而不是别的飞鸟呢?我们今天就一起了解“鸿雁”这一意象。

鸿雁,是一种大型的候鸟,春去北国,秋来南方。传说,衡山有回雁峰,鸿雁至此而止,不再南飞,待春而归。因此,我们时常在古诗词中看到鸿雁与衡阳的组合。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写到“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其实,雁归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撩动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征夫、迁客的思乡之情。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的叫声意味着失群,因此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往往从鸣叫声入笔。比如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孤雁的鸣叫和雨声、西风、江云等萧索的意象组合,道出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凄凉。当然,写孤雁的目的是托物写人,或怀人念远,或睹物思乡,或自伤孤寂。

古人,也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牧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还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诗圣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希望能收到对方的来信时,就说“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分隔两地,秋夜她独自登船,抬头见一群大雁飞过,不禁叹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在内心问道,那白云舒卷处,你会不会将锦书寄给我呢?此时正是雁群排成人字,南归之时,月光皎洁,洒满我独自倚靠的亭台楼榭啊!思念之情,不言自明。

同学们,这个秋天,当鸿雁带着乡愁、带着思念、带着孤独,从蓝天掠过,你是否也会想起古诗词中那些带着忧伤的情绪呢?关于“长亭”、“鸿雁”这一意象我们就讲到这里,中华文化,万物含情, 愿你我永葆赤子纯真之心。

猜你喜欢

长亭古典文学
孙钢坪
更正说明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望月
捣练子·春
鸿雁
游瘦西湖
编读往来
重要启事
重要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