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家与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缘
2021-10-14方继孝
风华正茂的陈梦家在芝加哥大学留影
摘自小藏君日记
陈梦家与王世襄,两位大家年龄相仿,经历不同,却成为了终身挚友。二人结缘于明式家具,而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上的造诣,亦得益于陈梦家的“引领”。
这背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友谊?今年恰逢陈梦家诞辰110周年,新近出版的《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一书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本书作者、名人手迹收藏家方继孝与王世襄是忘年交。王世襄生前一直念念不忘此书,并题写了书名。历时多年,陈梦家一生及其交往密切的朋友圈才透过这部书“公之于众”。
“一位早已成名的新诗人,一头又扎进了甲骨堆,从最现代的语言转到最老的文字,真是够‘绝的。”1991年,王世襄曾在《怀念梦家》一文中这样生动地描述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这二位大家年龄相仿,经历不同,却成为了终身挚友。陈梦家更堪称王世襄明式家具收藏之路的领路人。
赵萝蕤弹钢琴时的照片,由陈梦家亲自拍摄,足见二人“神仙眷侣”之情。
赵萝蕤学生时期写的日记,手掌大小的开本上可见其娟秀整齐的字迹。
陈梦家出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王世襄生在官宦之家。在他们没有相识之前,陈梦家已是闻名遐迩的新月派诗人,王世襄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1934年,他们两个同时在燕京大学就读,王世襄是刚入学的大一学生,陈梦家是攻读容庚教授古文字学的研究生。两年后,王世襄仍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本科,陈梦家则研究生毕业留校当了教师。同年,陈梦家和赵萝蕤结婚,住的房子是王世襄在燕京大学附近的园子。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陈梦家与赵萝蕤毅然南下,辗赴长沙,继而随清华大学赴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此时,王世襄仍在北平燕京大学读书。这次他与陈梦家的分别,长达10年之久,直到1947年秋,陈梦家由美国返回北平,昔日的好友才再次相逢。
并肩搜藏明式家具
1947年3月,王世襄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同年秋,陈梦家归国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住在清华园的胜因院,每逢休息日便进城逛旧书肆、古董店,会朋友。陈梦家当时曾赴故宫博物院拜访马衡先生。正是这次的故宫访问,陈梦家见到了已10个年头未曾晤面的王世襄,并自此再续前缘,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此时陈梦家已开始搜集明式家具,有时进城去鲁班馆等地看家具,他会叫王世襄同往。起初,王世襄对明式家具并没有兴趣,但他聪颖好学,跟随陈梦家逛了几次鲁班馆、龙顺城等木器行,竟对明式家具产生了兴趣,偶尔也会买一两件做工精细的小物件,或陈设或使用。
陈梦家通讯录上记有王世襄的地址和电话。
陈梦家的名片
1948年春,清华大学筹建了文物陈列室,陈梦家是负责人。因校长梅贻琦鼎力支持,并拨经费,陈梦家与潘光旦、吴泽霖等常出入琉璃厂等古旧书店和古董店,为学校的文物陈列室寻觅有极高价值的古籍、古物。在为学校购物时,陈梦家总会顺便到鲁班馆和北大地等地看明式家具,如有中意的,会定下来让店家送到清华园的家里。有的小件物品来不及或不方便带回清华园的,会暂存王世襄处。有的需要修理,送到小器作后,没时间去催问,也会委托王世襄帮忙照看。那时的王世襄已经对明式家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因此每次接到陈梦家的委托,都乐意去办,并不觉得是个负担。
1949年夏,陈梦家夫妇特意邀请王世襄夫妇到清华园胜因院的家里做客。也是这次的造访,王世襄见到了近两年来陈梦家搜集到的美轮美奂的明代黄花梨家具。他羡慕极了,从此他也开始关注明代黄花梨家具。因王世襄住在城里,比陈梦家更方便串大宅门、逛古旧家具店,因此在后来的日子里,许多精美的明式家具多是他先发现的,有的价格便宜,承受得起的,他就买下了;有的卖家索价甚昂,他无力购买,会通知陈梦家来谈。那个时候,陈梦家夫妇的收入可观,经济实力要比王世襄强许多。
20世纪50年代,陈梦家在明清家具的鉴藏方面是无人与之匹敌的。从1947年冬涉足明式家具的收藏以来,他的收入中有很大部分的开支用于购买明代家具。到了1954年,他所搜集购置的数十件以黄花梨木为主的明代家具,无论在种类、材质还是数量上,时京沪二地,乃至全国私人藏家,无有超越者。此时的陈梦家,购买明代家具的目的,已由单纯的为了使用而购买,提升到为欣赏、研究而购藏了。
《明式家具珍賞》书中的明黄花梨马纹透雕靠背椅,陈梦家生前认为其堪称天下雕工第一,是明皇帝宝座无疑。
在明清家具的收藏方面,王世襄显然不敌陈梦家,但是陈梦家因研究的方向是古文字和青铜器方面,对明清家具的研究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而且在搜集古家具时,着力于黄花梨或紫檀木材料制成的明式家具。这一点,王世襄与陈梦家不同,他更加宽泛,不把材质和明式作为绝对选项,而是更着眼于木器家具的稀缺性和研究价值。在明清家具的研究方面,可以说是从他着手购买明清家具时就已经开始了。这也是王世襄在他晚年的时候有《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问世,并被世界公认为经典著作的基础所在。
夫妇襄助写就巨著
自1979年11月至2009年11月离世的30年中,王世襄把数十年来积累的资料一一写成专著,一共出版了中外文本30多种。在其专著中,费时最长、用力最多、影响最大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两部书。这两部书“首先脱稿的是用了二三十年才写成的近三十多万字、有七百多幅图的《明式家具研究》,而《明式家具珍赏》则是应香港三联书店之请,从前一稿中摘录出部分内容,把可以拍到彩色照片的实物收入图版编著成册的。”据王世襄说,《明式家具珍赏》图录中有38幅,是承蒙赵萝蕤先生允许用陈梦家先生旧藏拍成的。那个时候,陈梦家所藏的明式家具分放在钱粮胡同陈宅和美术馆后街22号赵宅。
王世襄晚年在家中的照片。满柜的书籍、古雅的家具让人看到了这位大家的生活面貌。
这张三人合影照片一直摆放在方继孝书房的桌案上。照片從左至右依次为王世襄、马思猛、方继孝。
王世襄后来说起拍摄陈梦家旧藏明代家具的过程时感慨不已。一是当他赴赵宅拜访赵萝蕤先生并提出要拍摄陈梦家先生所藏明代家具时,得到了赵萝蕤的全力支持。二是他在陈梦家在世时,虽然曾去过陈宅,看过陈梦家所藏,但此次在赵宅和钱粮胡同陈宅仔细挑选拟选用的家具时,依然惊叹不已。陈氏所藏不但在数量上洋洋大观,且品类齐全。最终选定拟收录《珍赏》的38件,都是品相上乘,材质为黄花梨或紫檀的精美绝伦的明式家具极品。
因拍摄工程复杂,不仅是拍摄外部形状,还要拍摄家具的局部特写,还要实测并绘图,拍摄时间长达数月。为此,王世襄和老木工祖连朋师傅、摄影师张平及协助人员,一次次到陈宅和赵宅,把要拍摄的家具从屋子里搬到院子里,擦干净后,先由祖师傅检查一遍,有的需要小修小补,祖师傅会马上修整,然后抬到背景纸前拍照。据时住陈宅的陈梦家的胞弟、著名地质学家陈梦熊次子陈泽行回忆,王世襄他们在钱粮胡同拍摄家具时正值暑天,王世襄已年届七旬,但看起来身子骨硬朗,干活不惜力,真是禁折腾。其他人同样是汗流浃背。在陈宅拍摄的时候,赵萝蕤有时也会来看看。在赵宅拍摄时,赵萝蕤总是为王世襄他们几位沏好茶水,在旁边看着他们忙活。有时拍摄到某件家具时,王世襄还会同赵萝蕤说起当年陈梦家购买这件家具时的往事,她总会补充一些陈梦家得到这件家具件时的开心情景。在拍摄期间,会做一手好菜的王世襄会带上炒菜锅和切菜刀及各种材料,亲自下厨烹饪,赵萝蕤总会打打下手。
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是1985 年在香港出版的。书中录入的明式家具种类中均有陈梦家旧藏。其中一把元黄花梨圆后背交椅,是迄今尚存最早的一把交椅。1965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徐森玉到钱粮胡同陈宅,听了陈梦家的介绍,曾希望陈梦家转让给上海博物馆。不久,时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马承源去陈宅,再次表达了上博渴望收藏这把交椅的意思。1966年1月26日,陈梦家致信时,表示“此件决计捐赠沪馆,其他有可‘看中之古物,亦拟尽量捐赠”,但因“文革”的到来,此事暂时搁置,而不幸的是,几个月后,陈梦家竟然撒手人寰。
年逾90岁高龄的王世襄为方继孝题写书名“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
方继孝新近著作《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首次披露了不少关于陈梦家及其亲友的史料。
关于这件靠背椅,王世襄在《忆梦家》中,曾有一段回忆:
“一件黄花梨马纹透雕靠背椅,他更是认为天下雕工第一。我指出是用大兀凳及镜架拼凑而成的,还硬说在未装上靠背之前就曾见过这具兀凳,言之凿凿,真使他着了急。事后我又向他坦白交代我在说瞎话。‘不过存心逗逗你而已。”
若干年后,据故宫博物院的木器专家说,这种形制的靠背椅,他们又发现了一件,只是材质没有这件好,雕工亦不及。
1986年《明式家具珍赏》出版了英文本,书名Classic Chinese furniture,扉页是王世襄先生亲自设计的。一团浮雕牡丹纹,宛然明初剔红风格,是从他的明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靠背拍摄下来的,下面印“谨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十一字。
1989年,王世襄历经多年寒暑撰写的《明式家具研究》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此时,王世襄的声名因编著《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而享誉海内外。国内外的报刊称“王世襄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盛名之下,王世襄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同好陈梦家。五年后的19 91年,王世襄写了《怀念梦家》一文,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上。王世襄在文中满怀深情地说: “三十多年前梦家给我看所藏的漆器、版画、竹刻时对我说:‘现在我致力于专业研究,待年老时再做些专业以外有兴趣的工作。…… 不过我相信他最钟情的还是明式家具。如果天假其年,幸逃劫难,活到今天,我相信早已写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这个题目轮不到我去写,就是想写也不敢写了。”这是王世襄先生对陈梦家先生于明代家具鉴赏方面的造诣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同时,也见证了他和陈梦家之间的交谊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