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

2021-10-14黄燕凤

速读·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化

◆摘  要:新课程改革前,传统小学德育课程存在局限,教育总要求缺少“柔度”,课程设置缺少生活性内容,课堂教学不够灵活,这都不利于德育的作用发挥。新课程改革后,小学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生活道德、生活经验作用突出,交互式学习成为新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

小学德育,是指学校按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少年儿童施加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鼓励少年儿童积极认识、体验和实践。小学德育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少年儿童获得积极的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我国长期以来都不同程度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一、传统小学德育课程的局限性

古代中国已经重点关注德育,孔子将“仁”“礼”作为德育教化的最高标准,包括“信”“义”等内容。现当代中国也延续传统,重视德育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少年儿童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但这类传统的小学德育仍存在明显的局限。

(一)教育总要求的“硬度”多于“柔度”

1993年颁布《小学德育纲要》,后相继出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要求都完整体现了国家意志,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对学生开展德育的强调较少,对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强调较少,将学生德育人格的培养机械化、程式化、理想化,缺少个性化、多元化。这种德育工作的开展,基本不能适应少年儿童的发展需求,不能适应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世界形势。

(二)课程设置的“知识性”多于“生活性”

早在《小学德育纲要》颁布后,规定在小学分年级开设品德课和社会课。品德课按照道德规范等编排课程,以理论化教学为主,缺少主体性感知和探讨;社会课糅合历史、地理等课程内容,囊括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突出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更脱离生活化体验。如,《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并分学段设置教学课程,其中“了解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学目标,如何将这种知识性的学习以生活化的形式展现,是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問题,课本上图文并茂很难让心智幼嫩的小学生有更深入的体会。

(三)课堂教学的“刻板性”多于“灵活性”

大纲要求、教材编排导致德育缺乏生活化主题,引起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教师容易在“讲教材”过程中扮演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假大空、高大全”的教学形式,缺乏教学情境,缺少教学实践,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刻板的教学带来知识的单向传输,导致教学环节的断层,不仅达不到教学要求,更难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回归生活的小学德育课程

随着小学德育课程的问题日益凸显,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逐渐明确。新课改以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施行,“品德与生活/社会”更名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小学德育课程改观明显。

(一)生活道德的地位突出

德育过程中,道德知识的习得只是手段,锻炼和引导选择、建构道德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如,《一滴水》的课程教学,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背景下开展的,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从小抓起的理念贯彻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儿童在对“一滴水”的理解中,深切领会到水资源的可贵,并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案,至此,教学目的和作用才真正发挥了价值。再如,教学过程中谈及父母和家庭的话题时,会涉及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且这部分孩子为特殊群体,教师会引导学生基于生活道德,在遵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呵护。

(二)生活经验的作用突出

新课改强调要将德育教学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提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儿童的个体生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德育教学利用生活经验,开展知识教学,将知识理论生活化,将概念化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体验,能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是以指导生活为目的,理论指导实践才是必然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儿童的生活适应力、生活理解力。如,教学过程中谈到父爱母爱的话题时,学生都会根据日常生活找出答案:雨天的一把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同时,这种发自内心的体会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也会激发内在的“反哺”情怀,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回馈父爱母爱。再如,小学德育课程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有要求,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爱国精神,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身边的英雄故事出发、从身边的楷模榜样讲起,或邀请道德模范同学生面对面交流,都是让学生有真切的生活经验感受。

(三)交互学习的功能突出

传统单向的灌输式德育教学已经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更好达到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明确教材的文本地位,突出教材的基础性作用,但也消解了教材的权威性和唯一性作用,转向基于生活的开放式解读。儿童和教材交互,儿童学习和解读教材,教材教会儿童理论;儿童和教师交互,教师引导儿童思考,引导儿童感悟德育;儿童和儿童交互,课堂内和课堂外的交流,足以增强德育的理解;教材和经验的交互,,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互相补充,共同组成知识的联合体。如,关于培养小学生团结互助品质的话题,从班级中挑选“优秀之星”“团结好帮手”,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学生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体会美的品质,进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小学德育课程的未来路向

德育课程的未来,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课堂教学必须创新形式,教师要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将德育课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校教育必须继续将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可以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的内容,打造特色德育课程品牌,既要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要有现代教育主题课程,同时还要结合社会实践课程。多形式、多角度的创新,有助于更好实现德育课程的目的,有助于更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助于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作者简介

黄燕凤(1982.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清远,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新课程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