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素质教育舞蹈走进音乐美育教学的课堂

2021-10-14方盈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方盈

【摘要】作为诠释音乐美育完美性的素质教育舞蹈,无论在教纲指导、课程设计,还是在思想观念、办学条件等方面,其美育作用至今难以在校园普及推广。笔者试图通过对素质教育舞蹈“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培育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三大教育理念的探索和思考,促其尽早走进校园,使其在培育学生从小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启蒙教育新动能。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  理念  音乐美育 艺术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160-02

素质教育舞蹈的韵律美与音乐美育教学的心智美的完美结合,是小学音乐美育学科面向校园全体学生、“全脑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思维,是音乐美育教学以美塑心、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健体的丰富与发展,体现艺术教育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全程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美育功能。

一、素质教育舞蹈“全脑开发”思路,是学生启智育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音乐课作为小学六年义务教育的素质美育的基础学科,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应用,大多是学生跟、学、唱的基本套路,强调的是让学生在歌唱中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忽视了舞蹈韵律美在学生启智健身、自我创造这一综合素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课“为唱而教,为唱而学”的偏位设计,使学生闻乐起舞、舞乐升华的心智美育没有得到完美的诠释。而作为素有“一切艺术之母”美育之称的舞蹈,其起源就是“人的肉体生命的最高表现,还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是“人类生命活力和精神的最早艺术表现”。①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六艺”学说,本质就在于德教。“乐舞之教”,突出乐舞之美植血脉、养情操的美育作用。“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而只有“乐舞和节奏之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必使观者听者感其善心,惩创其逸志,而各得其性情之正。”②中国现代著名舞蹈家、美学家、教育家吕艺生先生在其《素质教育舞蹈》中大力倡导的“舞蹈进校园”,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上升到“国家素质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战略高度和美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无疑为音乐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提供了素质教育舞蹈走进音乐课堂新理念。溯古论今,舞蹈的韵律美与音乐的心智美的完美结合,作为音乐舞蹈启智育德的艺术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可以说,闻乐习舞、舞蹈睿智,是当今乃至今后小学音乐基础学科的“德育共同体”,是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有效的教育载体。

二、推广素质教育舞蹈,是“立德树人”主体教育的时代强音

素质教育舞蹈走进音乐美育课堂,能极大地丰富和拓展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素质内涵。目前,小学生普遍习惯于现代家庭“宠爱式”教育和生活环境,大多数孩子不善于自我表现,不敢大胆运用肢体形态展示自我,依赖于教师“灌输式”教学和教材语言“乖巧式”背书,缺乏与人沟通、互相启发、自我创造的表现欲望和创新意识,以“自我发展为主”的“主体性教育”弱化,这不利于孩子心智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发挥,若不改进和加强,就很可能影响孩子将来事业的成败乃至一生的性格和命运。因此,及早把舞蹈的韵律美普及到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对小学生早期心智美育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乐舞的韵律美,可以使学生在闻乐习舞的课堂上,感受到音乐舞蹈激发出的人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思想活力;乐舞同悦的韵律美,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乐感和节奏感,增强学习精力和办事能力;集体舞的韵律美,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队合作和纪律观念;传统舞蹈和多彩多姿的民族舞蹈,可以潜移默化、润心无声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现代舞活泼欢快、激情的韵律美,可以焕发出学生坚信自我、融入群体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能增进班级学生团结友爱、和谐进步的开朗心智……把素质教育舞蹈应用在校园美育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早期培育中全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发展学生直觉、想象、推理、技巧、创造以及表达和交流中,逐渐形成丰富的文化素养和健全的品德情操和“以自我创新为主体”的人文素养,以达到艺术教育以审美强心智、以心智强情操、以情操强人生的“立德树人”目的。

三、普及素质教育舞蹈,是音乐课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普及素质教育舞蹈教育,最大限度发挥音乐舞蹈美育与各门学科、各种知识的互动交融,是校园艺术教育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新课题。首先,其美育价值体现在“对每个学生的整体人格的关心和关怀”,是学生“人本美育”精神和品德内涵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其综合性教育主张,使音乐教育實践更注重舞蹈艺术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是艺术教育美育元素的再发现和新发展。其次,素质教育舞蹈改革新思维,不仅是“大数据时代全新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且是音乐学科审美艺术教育跨学科设计和多元化教育思想的“扬弃”,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美学知识和心智技能,提高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的适应能力、问题意识和处事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美育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升华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观。最后,素质教育舞蹈新思维,更加关注学生心智美育全面普及与和谐发展,更为注重艺术教育美育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更为重视学生独立性、能动性、协调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加快推行素质教育舞蹈进校园、上课堂,势在必行。

四、强化素质教育舞蹈“五种能力”建设,是助推学生各门学科知识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

倡导把素质教育舞蹈融合在音乐节奏和乐曲情感意境中,增强学生视听能力和运动律美的感染力,通过审美素质的提升,让学生感知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艺术文化的不同魅力,把普及教育的重点聚焦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五种能力”培育上,这很适用当今小学校园音乐课堂教学:一是观察与模仿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乐舞的站姿和方位感、空间感,观察模仿舞步位移、手型变化的律动联系,规范学生体态和躯体动作,帮助学生掌握运动协调、身形柔韧与灵巧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二是即兴与表演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即兴舞蹈节奏感,随着乐曲的变化律动形体,用舞蹈元素展示学习和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在即兴舞蹈表现中塑造自我独立和与他人互动的能力。三是交流与合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在群体间运用肢体语言交流舞乐的技艺,是自我和他人彰显个性、增强彼此互信的最佳形式之一,特别是小组集体舞,更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队协作和组织纪律观念,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舞蹈动作创新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人所长的好学品行。四是创造与求新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时空展示动作的表现能力,学会不同舞蹈在步伐、舞姿和韵律上的区别,掌握自主选择合乎音乐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和结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在创新上把握乐曲和舞蹈韵律美的内在规律,从中体会自我能力发挥的信心和活力。五是综合与融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强化学生对音乐舞蹈与美术、雕塑、绘画等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欣赏,拓展文化思维和综合素质视野,学会把“一首乐曲、一段舞蹈”“放在音乐、舞蹈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揭示它的历史联系和特点”,③融会贯通排列与组合的结构思维和美学创新能力,把艺术教育与历史、语文、体育、数学、政治思想等学科的文化涵养融合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习进程,探索并形成素质教育舞蹈与各门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方法、新经验,这是传承、丰富和发展艺术教育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进方向。

五、攻克素质教育舞蹈普及难题,是弥补缺失、健全校园美育体系的重要改革方向

当前,素质教育舞蹈走进校园、全面普及的改革进程中,存在观念、体制、师资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于创新改革:一是观念更新的滞后,迟滞了素质教育舞蹈校园普及。几十年来,中国普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在普通学校没有开设与音乐课同步的舞蹈课程,存在只有“舞蹈特长生”少数人专业培育的历史现状,缺乏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教育的教学改革理念。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产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育误区,忽视了“包括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④的成长进程中接受舞蹈美育的作用。因此,素质教育舞蹈走进校园,必须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把舞蹈还给大众,还给全体学生”。二是课程体制改革滞后,使素质教育舞蹈登上课堂形式“普教瓶颈”。在中小学校2011年以前,艺术教育标准只有音乐、美术与艺术课三种,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艺术教学课程,舞蹈的素质教育依附在音乐教学课堂,除专业舞蹈学校或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外,基本上没有专门课程设计,在教育的指导办学方面,主观上缺少普及舞蹈素质美育理念,客观上在课时安排、舞蹈教室和设施上缺少长期性投入,软件硬件失衡。在音乐普及教育中,舞蹈的从属地位,教师的评价机制,以及教学中注重“视听练耳、说学模唱”,制约了学生完整理解和诠释舞蹈和乐曲完美结合的美育天性,类似的“美育跛脚”现象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认真思索、不断推陈出新f 进行素质教育舞蹈的新课改。三是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阻碍了素质教育舞蹈尽早走进校园的进程。一方面,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中小学校园从事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师基本上是“妇女顶起半边天”, 男性教师凤毛麟角,更不要说小学校园清一色的“红色娘子军”。导致在艺术教育方面,柔性有余,刚性不足,男孩子学习舞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天性难于全面施展,导致人才的综合培育和发展遠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素质全面提升的需求。一方面,教师自身从教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音乐教师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专业研习不同,重专业,轻选修,普遍存在“重技轻艺”或“重艺轻技”的不足,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音乐、器乐、舞蹈、合唱指挥和即兴表演“五项基本技艺全面发展”存在短板。加上文化底蕴积淀不足、学科钻研不深、创新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师资差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舞蹈全面普及的改革进程。

全面普及推广校园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丰富和发展中小学艺术美育内涵,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是一项在学、思、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程中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更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师的历史责任,需要我们乃至今后几代人践行美育新思维、新课改的不懈努力,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少儿美育国情的新思路。

注释:

①吕艺生主编:《素质教育舞蹈》,第13页。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7月第4次印刷本。

②[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卷十九》,《律品精义外篇九》,《古今乐律杂说附录》,台北:商务印书馆,《景印 文渊阁四库全书》,1931:第213-214页。

③任勇:《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第22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八月第二次印刷。

④夏征农、陈臻主编《辞海》卷4,第237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第六版(彩图本),2009年9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杜宏斌编写:《教师用书》(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本社,2013年3月出版

[2]赖菡主编.《小学音乐学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丛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次印刷本

[3]胡知凡,包雪鸣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新视野教师教育从书·专业养成系列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4]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学丛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7次印刷本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