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专业思政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索
2021-10-14刘鸣涛康与云王振海
刘鸣涛 康与云 王振海
【摘要】在新时代发展趋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必须要加强培养过程中立德树人的责任,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是要培养具备一定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临沂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专业思政建设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专业思政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受2020年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四融合、四提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物流”工科专业群升级改造的探索与实践》(Z2020044)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152-02
一、专业思政简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不可替代的动力,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国家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专业教育更要思考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临沂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专业思政建设探索与尝试,初步构建了一套专业思政的教学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专业思政建设举措
实施“专业思政”,首先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确立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然后在课程体系上通过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方式将课程思政深入融合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实施课程思政,加强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同时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培养的作用,深入践行沂蒙精神,探索面向立德树人的专业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全面融入立德树人理念的专业培养模式,整体规划如图1所示。
(一)专业思政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基于OBE的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与目前的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从培养目标这个根本点出发,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性地修订毕业要求,并构建了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对毕业要求进行有效支撑,同时增加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渗透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初步解决了目前大部分德育教育指标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政治理论课程支撑的局面。
根据修订的培养方案,更新优化课程教学大纲。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任务显式或隐式体现在课程目标中。目前选择程序设计语言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Python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对于立德树人相关毕业要求进行明确支撑。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课程思政任务明确加入课程目标中,从而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综合实现对课程思政任务目标的达成。对于没有支撑立德树人相关毕业要求的其他专业课程,也需要优化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任务隐式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课程思政案例是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计算机课程特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设计符合课程特点的思政案例,最终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实现对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支撑。为此,本专业组织了多次教研活动,在不同教学团队之间进行思政案例的交流和分析。例如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使用CPU架构不同部件分工協作的例子,对比社会分工从而引申出“甘愿做一颗螺丝钉”的奉献精神;再如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开源软件的例子,强调软件版权意识,从而教育学生在软件开发中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专业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学生培养不能仅重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往往具有特殊效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培养体系中设有大量的实习实训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要结合学校要求,大力弘扬沂蒙精神,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企业实习实训等手段,着力培育学生“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课上课下相辅相成,保障立德树人全面覆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本专业每学年都邀请相关企业领导和工程师开展一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研讨会议,针对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诊断,吸纳相关建议和意见,从而落实课上课下一体化育人模式。
(三)专业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的主力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所有教师都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计算机类专业是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这也造成了教师“重专业、轻思政”的局面。为了加强教师专业课程思政的主动性,本专业鼓励老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并经常组织关于思政的教学研讨活动,将立德树人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师资队伍本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进行课程思政意义学习和思政教学方法研讨,并扩大到本专业所有教师。
(四)专业思政育人环境建设
“身教胜于言传”,作为专业课教师,育人责无旁贷,要把育人作为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党支部定期举行全体党员学习讨论活动,集中精力学习党的文件,认真读原著、读原文、学讲话,切实做到联系思想实际学、联系工作实际学;举行老师学习,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勤思考”的良好氛围。计算机教研室每周定期举行科研活动,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科研和教学心得,并对自己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的心得进行分享,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对问题进行探讨,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教师长期坚持这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互助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
(五)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适应针对课程德育教育效果的评价,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本专业多门课程进行了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结合学校“N+1+1”考试模式综合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态度、道德行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指标综合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替代了传统仅仅依靠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在具体评价中,将“课程思政”和德育目标转化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爱党爱国的核心价值观、不怕困难,勇于攻关,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热爱专业,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职业素质等“课程思政”指标点融入具体专业课程目标中,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本专业的软件工程、移动开发基础、程序语言设计基础三门课程获批了校级学生学习评价改革项目。
三、专业思政建设成效
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及实施,初步形成了一套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该版培养方案从2019级学生开始实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普遍反映该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其他年级学生好很多,而且比其他年级学生更懂礼貌,这就说明思政建设在学生品德修养、人文情怀方面取得很大进步。
課程思政为抓手,全面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在专业课程中开始了多门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全面优化课程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综合实现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任务显式或隐式体现在课程目标中。针对计算机课程特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案例,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保障课程思政全面覆盖课程教学过程,实现课程对学生德育品质的持续性培养。深入挖掘专业思政元素,分别为软件类和硬件类课程,针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6个,并推广到多门相关课程中应用。
通过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了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本专业教师育人意识更加自觉,主动将立德树人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多名教师获批了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同时,思政建设也提高了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教师改变了科研工作的态度,好多教师从被动科研变成主动科研。
四、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思政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为了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仍需继续以课程作为主要抓手,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培育本专业4~5门“思政示范课程”,并设计优秀的专业思政教学案例;同时,继续加强教师思政建设,以党员教师为先锋,逐步让全部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争取培育2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最后,根据实施思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并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努力构建一套全面融合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精神的培育与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
[2]音建华,余志良,裘娟萍. 在“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3):661-664.
[3]杭中士.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90).
[4]王仕宗.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现代化,2019,6(17):35-37.
[5]万文艳.“立德树人”背景下,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13).
[6]徐耘春.“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高等美术院校中通识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业设计,2020(1).
[7]潘玉梅,张雪君,于春水,等.立德树人背景下医技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培养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20(1):24-27.
[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