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2021-10-14吕建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难点分析对策研究作文教学

吕建国

【摘要】作文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根据对初中生作文的阅读与分析,发现一些学生写作心态不佳,立意选材陈旧俗套,内容空泛枯燥,写法机械僵硬等问题,而这也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作文教学的难点,并结合设计探求作文教学对策,以期对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难点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140-02

一、引言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基于学科特点,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应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求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熏陶与感染,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已经有了一定文学积累,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的初中生,在作文中依然存在言语平淡、内容干瘪、立意陈旧、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强调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足,思考深度不够的“短板”,而针对性指导,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重新审视学生写作的过程,把握作文教学难点,并给出科学合理的指导对策。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难点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调查与反思,发现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主要为以下几点:(一)学生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或者由于对生活缺乏观察,或者情感体验不足,在拿到写作题目后,总是无话可说,难以激发出强烈的写作动机;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自信,了解自己写作中的弱点,却无从纠正,写出的文字总是被打上“流水账”的标签,久而久之影响了学习态度,导致作文质量迟迟无法改善。(二)写作内容空泛,缺乏文采。一些学生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立意陈旧,满篇的空话、口号,甚至为了有话可说胡编乱造,盲目拔高,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全无真情实感;对文字的锤炼不够,词汇的选择、句子的设计以及表达手法的运用老套,缺乏新意,难以展现出文字表达的魅力。(三)读写结合存在阻碍。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丰富的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前提,但是只有将阅读内化为写作,才能够达到下笔如神的效果。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空有阅读,缺乏思考,更没有将作者的经典表达手法化为己用,导致阅读难以为写作提供给养,影响了写作质量。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对策

(一)立足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源于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强烈情感,才能够促使其自主观察生活、收集素材、斟酌句子、抒发情感。作家叶开在《写作课》一书中指出:“写作有两种激活方式——一是自我重新认识,二是批判性深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思路入手,激活学生内心渴望表达的热情。

教师应该从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产生的喜怒哀乐与联想想象,从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省察、思考,进而创造自我表达的契机。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经典散文,为学生写景创作提供了良好参考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在呈现主旨情感的过程中所设计的手法,其中包括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诸多的画面。这些画面作者都采用了独特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如开头的“盼望着,盼望着”描写了春天即将苏醒,作者急切的心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与活力等等。这些场景是我们在春天司空见惯的,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形成了绝妙的文章。教师基于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在作者的引导下回归生活,调动观察生活的兴趣,进而产生自我表达的意愿。教师应通过创新设计,引导学生打破思维框架,对人、事以及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传统文化中有与现代的价值观存在出入的地方,学生在学习中也常常存疑。教师针对此,可以为学生设计讨论题目,如“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是应该更退一步?”等,这些辩论题目看似与传统的文化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所谓“真理不辨不明”,学生只有在思考、辩驳中才能够摆脱盲从的习惯,在敢于质疑、敢于争辩的过程中提升思维水平,进而启发学生在思考、辩论中形成强烈的表达动机。

(二)渗透生活理念,促使学生创作回归生活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道:“生活如泉源,文章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更能够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而这就是创作最重要的支撑。在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打破课堂的界限,將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体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生活化的文字表达出来。

在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生活化教学:第一,利用范文引领写作,促使学生实现迁移。即教师可以抓住文本重点,引导学生由课文迁移到习作,在特色语言文字的积累中实现迁移。例如朱自清的《春》在描述春天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读者的体验更加直观、生动。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可以实现迁移,通过模仿进行景色描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通过整体展开,优化写作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写文章梗概,分别展开,进行生活回忆和具体叙述。这样的写作指导可以让学生的创作思路经历从模糊整体到部分细化再到完整整体的过程,进而完成对生活的有效记录。例如部编版教材中给出郑振铎的《猫》、梁实秋的《鸟》等文章,写作部分则要求学生在表达中学会“如何突出中心”。教师在写作指导中,教师从“写人记事”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参考文本中经典的表达手法,然后回到生活,在司空见惯、杂乱无章的生活化素材中找出能够作为中心的人和事,并围绕其展开叙述,完成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第三,引导学生回归,打开学生生活记忆。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举例拓思、追问等手段,促使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的细节中表情达意,提升学生回忆生活、描绘生活的能力。第四,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活动,在活动中动笔练习。例如教师可以从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表达自我体验,并在生活化的表述中锻炼写作能力。

(三)指导写作技巧,提升学生自主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要想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需要丰富而灵活的技巧。在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类型,讲解写作技巧,强化学生训练,提升学生对文字与情感的把控能力。

例如在描写人物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巧妙命题,利用人物和“我”的关系、任务品质特点、人物别名外号、对人物的赞美比喻等方法命题,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在文章开头可以用开门见山、情感抒发、事情铺垫等方法作为引子,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可以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强调细节,并保证描写内容与情感抒发相一致;在结尾处应紧扣主題,对全篇的描写进行情感升华。这样的技巧指导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无话可说、语言平淡等难关,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再如在写景作文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好写景的顺序,让景物描写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写景的顺序主要是指在文字叙述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常见的写景顺序包括时间顺序,如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写早、中、晚各个时辰的景物等;空间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里到外、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等,这些顺序不仅能够让文字的描写更加具有条理性,也能够引导读者迅速抓住线索,跟随文字逐渐深入阅读,强化对文字的体验。

这些写作技巧分散在语文课程的不同模块中,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重视对写作技巧的梳理和整合,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技巧进行整理,提高对技巧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结合例文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在写作中磨练技巧,积累写作经验,提升写作能力。

(四)强调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叶圣陶先生在阐述读写关系中曾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在初中作文指导中,教师应从学生“倾吐”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回溯阅读,在丰富阅读积累的同时,训练写作技巧,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融合。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读写结合:第一,遵循读与写之间的对应规律,提升读写结合的合理性。读写结合强调取法于课文,运用于写作,因此,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强调在读中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习作结合练立意;读中学分段,分清文章主次内容,习作结合练习详略;读中品评课文,习作中练习修改。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掌握作文的观察方法、事物联系、事物描写、思想感情等,并由此展开写作,提升读写结合效果。第二,重视教学环节,搭建读写结合的桥梁。教师应从读入手,逐渐感悟,最终进行写作、表达,这样学生能够在各个环节中循序渐进,形成写作能力。第三,重视单元主题,抓好读写训练。例如在部编版七下第二单元的教材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国天下”,教材中给出了光未然的《黄河颂》、都德的《最后一课》、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文章,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应要求学生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学会抒情。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择机进行片段作文,要求学生针对阅读中的情感体会有针对性地练笔,通过模仿写作、情感表达等方式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从而不断内化阅读内容,提升写作效果。第四,抓住文本细节展开读写训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字斟句酌,从文本的细节入手,深入理解,并不断积累、内化运用,在细节中模仿、雕琢,提升写作效果。第五,抓住文本留白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文本中的留白进行想象,围绕文本走向融入自己的感悟,表达对故事的了解和对人物的期望,在自我思考中提升写作质量。

(五)完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

在作文指导中,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为学生指出改进的方法,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的自信。在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调整传统以结果为依据的评价思路,围绕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情感表达做出针对性分析,强调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走出说空话、套话、假话的误区;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互相探讨,交流写作经验的同时,形成反思,并与教师评价共同作用于作文的改进,不断提升写作表达水平。

具体来讲:第一,教师应确定基本的教学评价标准。一篇作文反映了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元素,因此,教师也应针对此进行分析与评价,其中包括语言、思维、篇章、兴趣、信心、意志、价值观速度等等,这些指标能够从多维度实现对学生的建构,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第二,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目前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便弃之不顾,很少回顾、反思,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写作问题迟迟得不到纠正。针对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提升对写作过程的建构,提升学生的自我纠正、自主创作能力。第三,教师应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或者非语言的方式展现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肯定。例如挑选学生写作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全班示范,分析写作优点,引导学生感受写作的成就感,提升写作的自信。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指导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让学生在写作中由易到难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06-107.

[2]董昕.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7):113-114.

[3]王宗莹.困境分析,对策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4):75.

猜你喜欢

难点分析对策研究作文教学
关于钢琴演奏技术练习的难点与技巧分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非英语专业学生说英语的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