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经营建议
2021-10-14吕长伟
李 健,吕长伟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余脉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27°30′~128°35′,北纬46°30′~47°35′。东北与伊春市接壤;东以安邦河、依吉密河为界与铁力县隔河相望;东南与通河县相连;南部与巴彦县、木兰县毗邻;西与北林区搭界;北与绥棱县为邻。
1.2 地形地势与气候
主要为丘陵地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海拔在160~820m之间,平均海拔为450m左右。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显著。平均气温为零下-22.7℃;最低气温为-44.9℃;年降水量为400~600mm,平均降水量为577.4mm。全年日照时数达2599h,光能充足。年有效积温2000~2500℃,早霜一般在9月中下旬,晚霜一般在5月。无霜期为128d,植物生长期156d。境内主要河流有呼兰河、安邦河、拉林清河、格木克河、泥河、双银河、泥尔根河、欧根河和依吉密河。
1.3 土壤植被与野生动物
土壤有三个土类,即:暗棕壤、沼泽土和白浆土。森林植被属于小兴安岭植物区系。草本植物有300种。主要有黑熊、马鹿、狐狸、狍子、野狼、野猪、獾、野兔、山鸡、飞龙、野鸭、林蛙等。
2 间隔期数据对比
2.1 间隔期内林地对比范围及面积确定
林地对比范围是前、后两期调查国有林地。用两次调查矢量数据进行叠加比对,重叠部分即为可比面积,因此两期可比面积为134910.69hm2。
2.2 间隔期内森林对比蓄积量确定
对比范围内,分别计算统计两期有林地各龄组蓄积量,经统计前期对比范国内森林蓄积量为7807291m3,本期对比范围内森林蓄积量为10247590m3。
3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1 间隔期内各地类面积变化
在间隔期对比范围内森林面积134910.69hm2,森林覆被率由66.32%变化为68.17%,增加了1.85%,林木绿化率由66.77%变化为68.52%,增加了3.98%。
各地类变化情况是:有林地面积增加了2512.49hm2;疏林地减少了18.12hm2;灌木林地减少了134.01hm2;未成林造林地增加了444.76hm2;苗圃地增加了9.95hm2;宜林荒山荒地增加了761.72hm2;其他无立木林地减少了1164.58hm2;林辅沼泽地减少了1868.81hm2;林辅其他用地增加了3398.46hm2(表1)。
表1 间隔期可比范围内各地类变化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Changes in each Category within a Comparable Range during the Interval hm2
3.2 间隔期对比范围内各类森林蓄积变化情况
对比蓄积量确定,林地面积134910.69hm2与前期林地面积一致,两期一致有林地面积范围内的活立木总蓄积即为对比蓄积量。因此,两期对比林地面积134910.69hm2;两期对比蓄积量分别是2009年7807291m3,2019 年10247590m3。间隔期内森林蓄积量增加2440299m3。其中:天然林增加了2168839m3;人工林蓄积增加了271460m3;疏林地蓄积减少18.41m3。
3.3 间隔期对比范围内有林地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
1)经过10年的经营,幼龄林面积减少了1955.32hm2;中龄林面积增加了27440.87hm2;近熟林面积增加11153hm2;成熟林面积减少了11738.71hm2;过熟林面积减少了22397.69hm2。 从变化中可以看出:龄组面积结构变化很大。按照法正林原理,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合理森林龄组面积结构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各占四分之一。2009年幼、中、近、成过熟林龄组面积结构比例是:1∶1.3∶1∶1; 2019年幼、中、近、成过熟林各龄组面积结构比例是:幼、中、近、成、过熟林1.7∶5.2∶2.5∶0.8。显然经过10年的生产经营活动, 间隔期内除中龄林、近熟龄林面积和蓄积大幅增加了,幼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和蓄积减少了,主要是天然林停伐之前的2009年-2014年消耗了大量可采资源所致。幼龄林面积和蓄积减少是因为大部分幼龄林随着年龄增长变为为中龄林,本期的面积龄组结构比例较前期已有很大的改善。
2)有林地蓄积2009年为7807291m3,到2019年为10247590m3,10年增加了2168839m3。按照可持续经营原则,合理的幼、中、近、成过熟林森林蓄积龄组结构分布比例为1∶3∶6∶10。2009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 1∶1.7∶1.6∶1.7; 2019 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1.1∶5.1∶2.9∶0.9。通过10年的生产活动,各龄组蓄积结构不尽合里。
3)间隔期内有林地单位公顷蓄积量由2009年的每公顷87m3增加到了2019年的每公顷的111m3,平均单位蓄积增长22 m3,主要是中龄林和近熟林单位公顷蓄积量增长幅度较大。
幼龄林前期每公顷蓄积61.1m3,本次每公顷蓄积68.8m3,增加了7.7m3;中龄林前期每公顷蓄积89.6m3,本次每公顷蓄积115.6m3,增加了26m3;近熟林前期每公顷蓄积104.5m3,本次每公顷蓄积130.6m3,增加了26.1m3;成熟林前期每公顷蓄积102.1m3,本次每公顷蓄积123.1m3,增加了21m3;过熟林前期每公顷蓄积85.7m3,本次每公顷蓄积98.9m3,增加了13.2m3。
4)间隔期内人工林面积减少2002hm2,其中:人工幼龄林面积减少7006hm2,人工中龄林面积增加3025hm2,人工近熟林面积增加2318hm2,人工成熟林面积增加488hm2,人工过熟林面积减少827hm2。
5)间隔期内天然林面积增加4507.11hm2,其中:天然幼龄林面积增加5058.54hm2,天然中龄林面积增加24413.36hm2,天然近熟林面积增加8834.71hm2,天然成熟林面积减少12228.32hm2,天然过熟林面积减少21571.18hm2。
3.4 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3.4.1 基本指标
间隔期n=10
前期对比活立木总蓄积为M前= 7807291m3
本期活立木总蓄积为 M后= 10247590m3
3.4.2 综合指标
1)生长指标
年均总生长量年均净增量 W年均净增=(M后- M前)/n=(10247590-7807291)/10=244029.9m3
年均净增率P净=W年均净增/[(M前+ M后)/2]×100%=244029.9/[(7807291+10247590)/2]×100%=2.7%
2)各种消耗指标
间隔期林木蓄积年均采伐量W采= 95210.70m3
间隔期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W枯=[(7807291+10247590)/2]×0.6416%=57920.1m3
年均正常消耗量 W年正常=W年均采伐+W年均枯=95210.6857+57920.1=153130.7857m3
3)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
W年非正常 = 4625.7143m3
W年正常∶W年非正常=1∶0.03
4 经营效果评价
4.1 各地类面积变化情况
从各地类变化看有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10年内有林地面积增加2512.17hm2。
4.2 森林龄组结构评价
2009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 1∶1.7∶1.6∶1.7;2019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 1.1∶5.1∶2.9∶0.9。通过10年的生产活动,各龄组结构有所改善。
4.3 人工林、未成林造林地评价
人工林单位面积株数与龄组合理,林管局对人工林营林管理措施得当,密度要求一致性较高。林木生长环境良好,林分蓄积量积累较大。未成林造林地在间隔期内有3138.58hm2达到有林地验收标准,晋升为森林。表明林场的造林质量、抚育管理等措施力度大,未成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
4.4 森林蓄积消耗量合理性评价
森林蓄积的正常消耗量与非正常消耗量比例是1∶0.03。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处于合理比例区间。
5 经营利用建议
5.1 明确经营方向
今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向是: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积极进行森林抚育,加大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力度,进行立体开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发展森林绿色食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在加大北药种植面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5.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杜绝各种灾害发生
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力度,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在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积极配备专业防治人员,及时准确地进行病、虫、鼠害预测预报,适时采取防治措施。坚持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原则,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培育健康森林。
5.3 建立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
实行主要领导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将森林资源保护情况、森林资源消耗情况、森林覆盖率情况、林地保有量情况、国家公益林面积保有量情况、国家公益林资金使用情况、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等纳入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晋升相挂钩,从而增强了领导干部抓林草工作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林草保护。
5.4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发挥林下经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就业增收、满足社会绿色消费需求。
5.5 科技优先创新发展
树立科学经营森林的思想,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运用林业互联网+林业和大数据信息化等建设成果,建立稳定的科技队伍,培养科技人才,在科学经营森林方面大胆实验,全面提高营林技术、造林技术、森林防火、生物防治以及林下经济开发的科技含量,促进林业和草原科学进步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