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2的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

2021-10-14郭美玲王志新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黑河亲本黑龙江省

郭美玲 郭 泰 王志新 郑 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张振宇 徐杰飞 赵星棋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哈尔滨150086;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 佳木斯154007)

黑龙江省虽然是我国大豆主产区, 生产优势明显,但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相比差距较大,“卡脖子”问题十分突出。 在育种领域,对资源研究与评价不够深入系统,育种技术方法落后;在生产领域,品种质量不高,单产低,品质特色不突出,抗逆性与适应性亟待改良;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生产难以发挥品种优势与潜力;在种子领域,繁殖基地不稳定,建设不规范,优质种源供给不足,同时供种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标准;在推广领域,缺少品种评价与测试基地,品种再评价与优选困难; 品种示范与展示基地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低,功能与作用发挥不充分。 为此,选育与推广大豆新品种是解决大豆“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1-2]。

大豆新品种佳豆32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10 年以黑河43 为母本、合农71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11 年以黑河43 为母本、(黑河43×合农71)F1为父本配制回交组合,采用回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1 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该品种在杂交育种基础上,采用简单回交方法,聚合与累加了核心亲本黑河43 早熟、高产高蛋白、广适性和改良亲本合农71 高产超高产、高油、抗病的优良基因,集成了双亲优良性状,具有早熟高油、高产抗病和广适性等突出特点,适宜北方春大豆早熟区种植,解决了生产品种“卡脖子”问题,提高了品种质量与水平,为生产与豆农急需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笔者通过报道该品种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结果, 旨在为同类育种提供理论与经验。

1 品种选育

1.1 亲本来源与特点

母本(核心亲本):黑河43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交92-1544(黑河18)为母本,黑交94-1211(黑河2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2009 年从育种单位引入。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75~85 cm,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成熟时呈灰褐色。 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 20~22 g。 蛋白质含量 41.84%,脂肪含量18.98%。 病害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在适应区种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左右,在北方春大豆产区属早熟品种[3]。

父本(改良亲本):合农71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木斯分院在引进杂交育种材料的基础上,2005 年以 swsi-1(swsi×rocki)F2为材料,经60CO-γ 射线辐射处理创建选择群体,采用杂交、辐射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育成,为自育亲本。 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 85~95 cm,秆强,节间短,分枝多;紫花,圆叶, 棕色茸毛; 单株结荚密, 结荚数与粒数多, 荚直形, 成熟时呈黄褐色; 籽粒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浅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18.5 g 左右; 蛋白质含量39.28%,脂肪含量20.41%。 病害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在适应区种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5 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在北方春大豆产区属中熟品种[4-5]。

1.2 选育经过

2010 年在佳木斯分院试验地以黑河43 为母本、合农71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组合号为合交201077;2011 年以黑河 43 为母本、合交 1077 F1(黑河43×合农71)为父本配制回交组合,组合号为合交201175,当年冬季在海南岛育种基地加代种植F1,育种群体种植1 行125 株,成熟后混合收获;2012 年在五大连池市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2,育种群体种植18 行1 530 株,成熟后优选单株摘荚混合收获,当年冬季在海南岛育种基地加代种植F3, 育种群体种植8 行1 600 株, 成熟后优选单株摘荚混合收获;2013 年在五大连池市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4,育种群体种植18 行1 530 株,成熟后优选单株40 株;2014 年在五大连池市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5, 育种群体种植40 个株行,成熟后决选品系合交N14-156, 品种试验代号为佳豆32。 2015-2016 年在五大连池市广民种业基地进行品种试验,2017 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品种比较试验,2018-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品种区域与生产试验,2021 年提请审定推广[6-7]。

1.3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90 cm,节间短,无分枝,株型收敛;紫花,尖叶,灰色茸毛;单株结荚密,三四粒荚比例高,顶荚丰富,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 重 18 ~20 g; 蛋 白 质 含 量 38.76%, 脂 肪 含 量22.30%。病害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种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左右,在北方春大豆产区属早熟品种。

1.4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18-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品种区域与生产试验。 2018-2019 年全省 2 年 13 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034.5 kg/hm2,产量变化幅度为 1 858.9~3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 43 增产8.5%, 增产幅度为 5.5%~20.8%;2019 年全省 7 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16.2 kg/hm2,产量变化幅度为2 206.7~2 760.0 kg/hm2, 较对照品种黑河 43 增产10.1%,增产幅度为6.1%~17.1%。 在大面积生产上种植,一般产量 2 700~3 000 kg/hm2,具有 3 500 kg/hm2产量潜力(附表)。

附表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2 黑龙江省区域与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1.5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和吉林、内蒙及新疆等省区相同生态条件的地区种植,要求≥10℃活动积温2 250℃左右。 黑龙江省主要是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绥芬河市北部、虎林县北部、鸡西市北部、东方红林业局、饶河县、饶河农场、胜利农场、红旗岭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鹤岗市北部、鹤北林业局、伊春市西林区、南岔区、带岭区、大丰区、美溪区、翠峦区、友好区南部、上甘岭区南部、铁力市、同江市东部、北安市南部、嫩江县南部、海伦市、五大连池市、绥棱县北部、克东县、九三农管局、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等地区;吉林省主要是东部山区与半山区所属市县;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是呼盟地区所属市旗;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主要是阿勒泰地区。

1.6 栽培技术要点

坚持轮作换茬,“宁迎勿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施用磷酸二铵 130~150 kg/hm2、尿素 20~25 kg/hm2、硫酸钾35~50 kg/hm2;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采用“垄三”栽培模式,适宜密度为 30 万~35 万株/hm2;黑龙江省5 月上旬播种,9 月中旬成熟; 田间采用化学药剂除草,中耕 2~3 次,拔大草 1~2 次;生育期间追施叶面肥1~2 次,同时防治大豆食心虫;成熟后及时收获。

2 品种亲本系谱分析

依据盖钧镒等[8]编著的《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与种质基础》(1923-2005)、张子金[9]编著的《中国大豆品种志》、邱丽娟等[10-11]编著的《中国大豆品种志(1993-2004)》和《中国大豆品种志(2005-2014)》等,查找佳豆32 亲本来源与组成,并追溯到核心祖先亲本,绘制该品种亲本系谱树,见附图。

附图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2(合交 N14-156)新本系谱树

该品种在进化过程中,经过了9 轮改良与创新,涉及主要亲本33 个, 除了国外品种尤比列 (俄罗斯)、十胜长叶(日本)、Merit(美国)、swsi(美国)、rocki(美国) 和国内品系黑交75-861 亲本来源与组成不清楚外,其他亲本来源与组成清晰可查。

根据佳豆32 亲本来源与组成特点,可分为核心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 祖先亲本主要是指农家品种;直接亲本主要是地方品种、 国内育成品种与育成品系及国外品种[8]。

该品种核心祖先亲本共5 个,包括四粒黄(黑龙江黑)、四粒黄(吉林省)白眉、金元和蓑衣领[8]。 直接亲本共28 个, 其中地方品种共4 个, 包括野生豆3-A、长叶1 号、黄宝珠和紫花4 号;国内育成品种共10 个,包括元宝金、丰收 1 号、丰收 6 号、黑河 3 号、黑河 9 号、黑河 54、黑河 18、黑河 23、黑河 43 和合农71;国内育成品系或中间材料共9个,包括黑河103、黑河 105、黑交 75-861、黑交 75-327、黑交 7718、黑交76-91、黑交 76-402、黑交85-1033 和黑交 83-889;国外品种共5 个,包括尤比列、十胜长叶、Merit、swsi和rocki。 由于该品种亲本系谱组成含有核心祖先亲本、优良农家与地方品种、改良创新品种及优异种质材料,同时还含有国外品种,所以亲本类型丰富,血缘关系远,遗传基础好,具有遗传多样性。

该品种国内亲本主要来源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与辽宁三省,包括黑河系列、丰收系列、合农系列和农家品种与地方品种;国外亲本主要来源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由于亲本来自不同大豆产区,来源广泛,所以既有地理差异,也有生态差异。

该品种亲本系谱含有黑河3 号、黑河43、合农71和日本品种十胜长叶等重要亲本, 并遗传了这些亲本的优良基因与性状, 为该品种改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河3 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原黑河地区农科所)1959 年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科所引入的(丰收6 号×四粒黄)F3代材料,采用系谱法选择育成,1966 年确定推广。 该品种极早熟(生育日数110 d 左右),高产优质,适应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应用范围广,种植面积大,截止到1987 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 800 万亩,同时还作为重要的极早熟育种亲本在品种改良与创新中广泛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黑河系列”23 个品种含有该品种的血缘与优良基因, 为早熟育种关键亲本之一。 该品种1985 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2-13]。

黑河43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原黑河地区农科所) 1997 年以黑河18 为母本、 黑河2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2007 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 该品种早熟(生育日数115 d)、高产、抗逆、蛋白质含量高(41.84%)、适应性好,推广应用范围广, 种植面积大。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18 年, 该品种年推广应用面积达到67 万hm2,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333 万hm2,同时还作为重要的早熟育种亲本在品种改良与创新中广泛利用。 该品种2015 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4-15]。

合农71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5 年以 (swsi×rocki)F2为基础材料, 采用辐射处理、 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14 年和2017 年分别由国家和黑龙江省审定推广。 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产量高,潜力大;抗病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用途广泛;应用范围广, 适应性好。 该品种高产创建,2019 年在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镇四宫村创造了实收766.71 m2、平均产量6 712.05 kg/hm2的全国大豆单产新纪录;2020 年在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创造了实收3 466.84 m2、平均产量6 712.05 kg/hm2的东北地区大豆单产新纪录。 由于该品种具有高产、超高产潜力,所以在高产育种上已广泛应用[4-5]。

十胜长叶是从日本引入的材料, 为日本最高产的品种。 该品种由日本十胜农场在海岛生态环境下由本育65 号×大豆本第326 号于1947 年选育而成,具有节间短、结荚密、秆强、多花多荚、适应性广、配合力高等特点。 该材料是引进种质在我国大豆育种中利用最多的品种之一,截止到2005 年利用十胜长叶直接或间接育成大豆新品种195 个, 包括在大豆推广品种中表现极为突出的合丰25 和绥农14[16-17]。合丰25 是我国大豆品种推广面积最大、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高的名牌品种,分别在 1987 年、1988 年、1994 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首批重大科技效益奖。 绥农14 分别在 2000 年、2003 年、2004 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8-19]。

综上所述,佳豆32 大豆品种在进化与改良过程中,优良基因与性状经过多次重组、累加与变异,在人为与生态选择的作用下, 集成与聚合了众多亲本的优良基因与性状, 特别是重要亲本黑河3 号、黑河43、合农71、十胜长叶等基因与性状,拓宽了品种血缘关系,丰富了品种遗传基础,创新了品种并提高了质量。

猜你喜欢

黑河亲本黑龙江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九月,我在黑河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