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冀玉342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1-10-14张动敏王宝强王江浩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郑单杂交种父本

张动敏 王宝强 宋 炜 王江浩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050031)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在饲料业、制药业、食品加工及新能源领域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玉米是最早利用杂交优势的作物, 其出色的高产性能主要源于杂交种的育成和推广。 随着新材料和育种新技术的发展,新品种的产量不断提高。 但高产、 抗病、 适应性广始终是育种者选育新品种的目标,也是推进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动力[1]。 玉米品种冀玉3421 即在这样的目标下培育的。 该品种2018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273)。适宜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淮海夏播区种植。

1 品种选育过程

1.1 亲本组合

玉米是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 到目前杂交种的普及率在95%以上。 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杂交种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黄淮海区的主要杂优模式群有瑞德系×塘四平头系、P 群×塘四平头系。塘四平头群的优点是配合力高、 株形紧凑、 花粉量大、灌浆速度快、早熟、结实性好、适应性广,缺点是抗倒能力差、叶片持绿性差、籽粒外观品性差;P 群是从美国杂交种P78599 杂交选育出的自交系,含有热带、亚热带血缘,优点是高配合力、高抗倒伏性、高抗多种病虫害、抗逆性好;缺点是对光反应敏感,自身产量低[2-3]。 利用这2 个群体杂交,筛选出具备2 个系的优点、克服其缺点的杂交种为理想的品种。 通过多年努力,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冀玉3421 就是这2 个系统的理想组合。

母本WL134: 利用美国先锋杂交种先玉335 为基础,筛选大穗、综合抗性优良株系,通过南繁北育连续自交8 代,于2011 年选育而成,其种质属于P 群。

父本H521:利用郑单958 杂交种的变异株自交,筛选结实性优良、 持绿性好、 果穗结实性优良的株系,南繁北育连续自交7 代,于2012 年选育而成。 其种质属于塘四平头群。

1.2 特征特性

该品种全生育期100 d 左右,较对照郑单958 早熟3~5 d,株型紧凑。株高297 cm,穗位高130 cm。第一叶尖端椭圆形,幼苗叶鞘紫色,总叶片数21 片,叶色绿,雄穗分枝一般,花药黄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形,籽粒纯黄色、半马齿形,红轴,穗长19.5 cm、穗粗4.8 cm,秃尖长只有0.3 cm,穗行数14~18 行,行粒数40.7 粒,千粒重295.2 g,出籽率89%,结实性好,籽粒后期脱水快。

1.3 品种主要特点及适宜种植区域

冀玉3421,2016-2017 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3],2 年平均亩产695.9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26%。 2017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3 kg,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5.2%。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4 点次2 年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冀玉3421 中抗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粗缩病,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

冀玉3421 适宜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淮海夏播区种植。 在播种区域的突出优点:产量高于本地种植的郑单958,抗青枯病、抗倒伏、高抗穗粒腐病。缺点:在个别区域,田间对锈病、玉米螟抗性一般。

2019 年建立了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百亩示范方,现场由专家检测鉴定,冀玉3421 平均亩产814.4 kg, 对照郑单958 平均亩产749.5 kg,冀玉3421 比对照增产8.66%(附表)。

附表 百亩示范方田间测产结果

1.4 品质分析

2017 年经原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分析,冀玉3421 品种籽粒容重746 g/L,粗蛋白含量10.59%,粗脂肪含量4.48%,粗淀粉含量72.87%,赖氨酸含量0.31%。

据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检测, 冀玉3421 品种青贮各营养成分含量: 每100 g 粗蛋白7.90 g,粗淀粉29.65%,酸性洗涤纤维20.6%,中性洗涤纤维37.6%。 通过对照青贮玉米标准,该品种是合格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子准备及播种

选用包衣种子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最佳播种期。 在黄淮海区可以麦田套种,也可以麦后直播,最迟播种时间不晚于6 月10 日,晚播种会影响产量。一般在小麦收获之后及时播种。

2.2 种植密度

单粒播种,密度5 000 株/亩;人工双粒播种,密度4 800 株/亩,播后立即浇水。 出苗后4 叶期间苗,单粒播种的去除小苗,保证留苗在4 800 株/亩。 如果作带穗青贮玉米用,播种密度可适当增加,最大密度不高于 5 500 株/亩。

2.3 后期管理

苗期少施肥,大喇叭口期重施肥,亩追肥25 kg,同时用辛硫磷颗粒丢芯, 防治玉米螟。 及时中耕除草,抗旱防涝。 最佳收获期为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出现黑粉层后收获,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2.4 肥料的使用

不同的地力和土壤对肥料的要求不同, 在地力偏差的地块,要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在播种前结合整地, 一次性施入; 也可以同时加入复混肥或者缓释肥,N、P、K 比例按 25∶15∶10 使用。 通过增加磷、钾肥施用量促进玉米精秆发育, 增加玉米抗倒、 抗病能力。 一次性使用肥料后,如果不再整地,播种时一定把播种行和肥料行隔开,避免肥料烧苗。

2.5 除草剂的使用

除草剂有2 种,一种是出苗前的封地面,一种是出苗后5~6 叶期的,现在多用出苗前的除草剂,有些苗后除草剂不能和碱性农药或有机磷杀虫剂混合施用,使用时参照除草剂的说明书[4]。

2.6 适时收获

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 只有达到生理成熟的玉米,籽粒灌浆期才算真正成熟,外观表现是苞叶完全枯黄并松开, 果穗中部籽粒基部与穗轴连接处出现黑层,这些表现说明籽粒已经成熟,可以收获。 冀玉3421 玉米品种,后期抗倒伏能力强,收获时尽量晚收获,也很适宜机械化收获。

3 制种技术要点(杂交种含亲本)

3.1 母本的特征特性

母本WL341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型紧凑,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少,花粉量少,花丝紫色,筒形穗,穗长 18 cm,14~16 行,红轴,籽粒硬粒型,黄色。中早熟品种,在西北制种区适宜种植密度5 500 株/亩左右。

3.2 父本的特征特性

父本H152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型紧凑,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少,花粉量少,花丝紫色,筒形穗,穗长 10 cm,14~16 行,红轴,籽粒硬粒型,黄色。 中早熟品种。

3.3 亲本的繁殖与制种要点

亲本繁殖:最初的亲本选择标准果穗套袋自交,选择标准果穗进行穗行繁殖以保持品种种性。 优良果穗籽粒用于来年的大量繁殖时,选择隔离条件严格、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的地区,种植密度5 500 株/亩。

制种区域的选择: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因优越的光照资源优势,是我国玉米制种生产的主要产区,尤其是张掖地区因为处于黑水河流域,玉米生长期间,有效积温高,灌溉条件好,玉米制种产量高,是企业首先的制种基地[5]。

地块的选择: 选择灌溉条件良好、 土壤有机质肥力高、 地势平坦地块。 这样的地块有利于浇水灌溉和田间管理,土壤肥力高有利于玉米生长,制种产量高。

制种时,亲本采用时间或空间的隔离。 采用父母本1∶5 的行比或满天星进行制种, 父母本同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彻底去除母本雄穗;父本授粉完成以后可以留着也可以割除, 割除的优点是增加制种产量,缺点是浪费人力,可根据当地情况而定。适时收获。 在父本没有割除的地块收获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把父本果穗混入到杂交种中。

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籽粒发霉。 种子在销售之前进行包衣,对苗期病害防治有利。

猜你喜欢

郑单杂交种父本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横亘20年郑单958依然市场唱主角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多样性及其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