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乡村旅游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1-10-14俞小娣
俞小娣
(杭州西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洁美净”的田园生活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以此为依托,深挖当地民俗和文化,整合优化村庄中原有业态和现有资源打造能体现当地特色、符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的新兴业态。建设美丽乡村,应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历史脉络,讲好村庄故事,让美丽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能自我造血、循环再生”的梦想之地。
浙江省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起步早,成效显著。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优化解决。
1 杭州市乡村旅游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 同质化现象严重,功能设计简单
虽然杭州市许多美丽乡村已形成自身特色,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随着大批量美丽乡村兴起热建,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原有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边际影响随之减弱,因为雷同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在如今的快餐式消费时代,短时的爆点效应一过,就难以有后续的发展潜力。另外,很多乡村为了快速显现“政绩”,贪图快建快成,对后续发展配套缺乏深入和动态性思考,导致基础设施不配套,造成未来发展功能缺失等,进而导致价值链断层。
1.2 生态景观破坏严重,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不足
杭州市部分乡村在环境建设方面盲目求快求好,房屋焕然一新、道路平整划一,但很多原生态景观遭到严重破坏,乡土文化随之被新兴文化所取代。同时,当地原始的民间手工艺、民俗文化等逐渐失传,如土特菜肴制作、养蚕做丝绵、造木船、编竹篮、做蓑衣等,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淡出了民众的生活。虽然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保留了一部分手工艺和民俗文化,但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大多受外来因素影响严重,形似而神非,失去了“原汁原味”,造成我国传统文化与悠久农耕文明没落甚至消亡。
1.3 生产要素制约严重,基础配套设施和用地指标缺乏
杭州市乡村旅游设施(厕所、停车场等)“痛点”问题突出,用地难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农村土地未在城乡土地规划范围内,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容易碰触用地红线,加之存在土地权证不齐问题,导致建设指标少、用地成本高,导致民间组织多望而却步。
1.4 与村民等相关利益主体未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部分乡村的村民对美丽乡村后续建设配合度不高,尤其是城郊接合部,因为这些地方离城市较近,原本经济条件较好,农民外出务工进出方便,住宿条件、经济条件也相对较好。美丽乡村整治后,房租也水涨船高。此时如果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可能会与群众的当前利益产生冲突,老百姓就会漫天要价,甚至阻碍后续项目建设。
1.5 资金与人才投入缺乏
目前,大多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由政府斥巨资实施,虽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部分乡村人口就业问题,但是总体上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资金回收期长、经营效益不理想,高成本的投入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回报。加之现有懂旅游管理、懂旅游营销、有乡村情结的中坚人才力量缺乏,民营资本介入的乡村建设项目少之又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所以,需要从注重特精品开发、开发与保护共存、互联网加速渗透、人才培养提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
1.6 乡村空心率高
笔者走访发现,近年来杭州市务农者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中青年选择外出务工,极少务农,导致乡村空心化问题严重[1]。而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乡村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能使农二代回归农村,发展家乡产业,减轻城市人口压力,使城镇资源平衡、空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 杭州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措施
通过对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的分析,在后续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可以从国家政策、统筹规划、产业融合、运营管理、数智赋能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见图1),同时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图1 杭州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措施
2.1 政策扶持
政府要结合当下实际和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及时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乡村建设者应适时把握新政策、新技术和市场动态,了解信贷优惠、改造补贴、技术培训等信息,同时结合产业结构精益化、动态化调整产业链,实现村级产业结构的实时优化、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2 统筹规划
2.2.1 全面统筹,规划先行。美丽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建设需做到全面统筹规划和综合引导。根据乡村资源禀赋,维护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修编、完善整个村庄布点和村镇建设规划,科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性规划,切实增强规划对建设的指导性和执行性。突出功能配套,使美丽乡村建设契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和农民的风俗习惯[2]。
2.2.2 最小干预,充分利用。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多采用乡土手法,准确把握每个村庄的地形地貌、自然水系等地理因素以及历史遗存、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防止对村庄实行大拆大建。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对乡村进行挖掘、保护、利用、创新,真正创造出“一村一品”的精神风貌。另外,要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开发集体建设用地,回购闲置宅基地,积极主动把闲置指标流向发达地区换取资金,也就是要做到闲置挖潜、严控新建、改造存量。
2.2.3 空间留白,保障后劲。美丽乡村建设“留白”是为了后续更好地发展,是一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辩证观,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产业导入不能一蹴而就,在没有合适的项目落地前,要做到宁缺毋滥,先把整合好的资源空间留出来,“腾笼”为的是“换鸟”[3]。
2.2.4 瞄准定位,整合资源。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早在1948年,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我国的社会结构判定为乡土社会,并由基础单位——村落构成。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如今的乡土社会,进而影响了形态各异村庄的形成。不同乡村应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且开发的重点和内容要不同。通过挖掘自身潜力,理性分析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提升原有的产业结构,在区域中发展具有鲜明地域性、不可替代性、可持续发展性及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瞄准定位,通过不断完善产品指标体系,根据消费者的体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同时加大特色服务力度,促进新业态发展。
2.3 产业融合
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方向,积极引入第二、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拓展旅游产品和市场,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注重产业融合、产业延伸、产业转型升级,由此引发乡村的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和消费聚集。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及舒适的居住创业环境,形成一个集优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优质企业(包括技术类企业和金融类企业)、优秀人才(包括工程技术类、经营管理类、金融财务类人才)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区域,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4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包括品牌和生态圈打造、优质服务、精准营销、消费者心理研究等。如今正处于一个复杂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时代,随着消费者市场意识的成熟,“90后”和“00后”即将成为重要的消费者[4],因此,不论是品牌、商圈的打造,还是营销,均要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注重服务。另外,需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新诠释,以“自我实现需求”为目标,实现品牌独特化,并以战略高度将其整合到“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中,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新兴市场,从而通过精神层面的体验和共鸣赢得未来市场。
2.5 数智赋能
通过乡村大数据库建设,促进数据共享,实现信息惠民;突出产业优势,引领持续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打造数智运行体系,提高组织服务运营能力。利用消费数据描绘乡村旅游消费的大数据画像,为乡村运营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实现乡村景区化、景区全域化[5]。
2.6 人才培养
要想发展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6]。通过开设美丽乡村大学讲堂,如现代休闲农业系列课程班、农村经理人系列课程班、农村电商系列课程班等,邀请专业的师资力量,定制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同时,通过组织一些自发性旅游产业,使大专院校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7]。
3 结语
要想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科学配比、相互协同。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资本的地位不同,必须做好多元经营,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以拓展其内涵、彰显其特色、提升其品质,实现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旅游、文化和生态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