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词眼”,培养语用能力

2021-10-13徐培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词语文本情感

徐培

“词眼”通常是指文本中最精彩和最关键的字,是作者进行打磨和推敲文字,建构并运用语言的重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词眼”,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立足文本情境,把握词语脉络,还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的语用特点,掌握文本的情感价值。基于此,本文从文本“词眼”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体会语用价值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语用价值的支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单纯地从语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很难调动形象思维,体会语言的妙处,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但是,教师如果从“词眼”入手,带领学生体会文本的情感深度、文化深度,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形象,就能体会到语用价值。

例如,《观潮》一文以时间为顺序,着重描写了潮水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的景象。在这三个部分中,潮水来之时气势磅礴的壮美景象是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准确找到“词眼”。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根据大潮从远及近的形象寻找“词眼”:“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教师根据学生找到的“词眼”,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含义,你能够从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怎样的气势……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理解“词眼”入手,层层推进,感知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细致描写,通过抽象的文字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壮丽,进而感悟语用价值。

二、体验文本情感

词语不仅传递字面的意思,还传递深刻的情感内涵。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词语都能够达到传递情感的目的,只有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词眼”,才能有效引发读者的内心共鸣,成为读者把握文本思想感情的关键。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抓住文本的“词眼”,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体会语言在抒发情感方面的价值。

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诗,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用得十分巧妙,烘托了气氛,抒发了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的过程中,首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铺”都用在了怎样的语境中,并且展现出怎样的状态。学生纷纷发言,认为“铺”就是“把东西展开或摊平”;在学生理解字面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诗歌,结合诗歌中描写残阳所在的语境,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铺”表现了怎样的落日景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样一来,学生由“词眼”入手,逐漸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感受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而欣赏文字呈现的意境,体会语言文字在情感表达中的价值。

三、挖掘语用含义

在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最终还应该落实到语言文字表达上。文本“词眼”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文字表达的范例,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的契机。因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指导中,应结合“词眼”紧扣词语训练点,促使学生深入感知“词眼”运用的方法及在展现情感脉络中的特点,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默读第4段,并标出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词。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纷纷标出了“触”“巴”“贴”“爬”等动词。这些动词就是文本“词眼”,是展现爬山虎动态美的关键词。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动词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创作。通过检查学生的习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词眼”的表达效果,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眼”为学生理解文本,运用语言提供了支点。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抓住“词眼”、品味“词眼”,体会语言运用的价值,理解文字的运用特点,分析其中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词语文本情感
容易混淆的词语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一枚词语一门静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