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0-13郭娟娟
郭娟娟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毕竟文言文与学生日常使用的语言之间区别很大,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时候会遇到障碍。那么,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困难,教师在学生初学文言文之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到文言文学习的正确路径上。
一、辨别字词古今义
文言文学习的第一个拦路石就是字词的理解。统编版语文教材根据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要,在每篇课文中都给出了注释,并且将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意思作为学习任务。因而在具體的文言文学习中,教师需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适时针对古今义有区别的字词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摆脱隐藏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障碍。
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时,课文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只有30余字,却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常见的字词或用法不一样的字词,如“瓮”“击”“破”“迸”等,这些字词,与白话文最大的区别是单音节字词,课文中提供了一些词语的注释,有些词语则没有注释,这都是学生初学文言文的障碍。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对于“瓮”“皆”“迸”等字词,课文中虽然有注释,但注释很简单,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供帮助。对这些字词,教师可以给予细致一些的说明,像“瓮”就是口语中说的一种缸,只是口稍微小一些肚子大一些,并且出示两种容器的对比图片,学生对它才有清楚的认识。对于课文中没有注释的那些字词,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楚这些词语的古今义,以“持”为例,白话文中的“持”字学生在“坚持”中学习过,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但“持”单用就没有学习过,而且单用的“持”与“坚持”的意思有明显的区别,“坚持”中的“持”是保持的意思,单用的“持”则是拿(起)的意思。
二、熟读成诵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的文言文课文,在课后练习中几乎都提出了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要求,可见熟读成诵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路径。与朗读白话文相似,朗读文言文也是循序渐进的。在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的课后练习中,朗读要求是“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六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朗读要求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明小学生通过学习多篇文言文课文,朗读文言文的能力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如教学《书戴嵩画牛》一课时,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时,教师为了学生能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需要对一些词语、句式进行必要的解释与引导。如“所宝以百数”,课文中仅对“所宝”给出注释“所珍藏的(书画)”是不够的,一是学生从这样的注释中不能理解“宝”的意思和用法,教师应指出这里的“宝”是名词作形容词用,像宝贝一样收藏着的;二是“以”字的用法及句式,“以”在这个句子中是“用”的意思,句子后半部分就是要用百来计数,表示很多。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才能读出这一句子中杜处士爱书画的程度,也能读好牧童发出的不自然的笑声。
三、拓展阅读
统编版语文教材安排学生学习的文言文与文言文的实际存在相比,不仅篇目少而且篇幅短小。从学生语文学习的长期目标出发,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些与所学习的课文在内容、句式等方面比较接近的短篇文言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该课选自《世说新语》,讲述的是智慧少年的故事。读了课文,学生对杨氏之子在与孔君平的对话中,巧妙运用“飞白”的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语言上的风趣,觉得意犹未尽。教师可以适时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文言文,如《钟氏之子》《杨亿巧对》《小儿盗酒》等,这些文言文都是描述儿童在语言表达上有特别表现的故事,学生尝试阅读,努力将所读故事与同伴讲一讲,讲的时候适当带上一些文言文的词句。这样的文言文拓展阅读活动,能把学生引上喜欢文言文的路。
总之,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需要教师及时为学生扫清学习文言文之路上的种种障碍,使学生能够很顺当地走好文言文学习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