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2021-10-13贾璇
贾璇
身披火焰外袍,头顶祥云巨伞。神舟万里,中秋回家!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太空出差三人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9月6日,57岁的聂海胜再次刷新纪录,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他也是我国首位执行过载人航天“三步走”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飞行任务“大满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用4个字形容了此次任务——非常完美!“飞船着陆在离预定着陆场中心只有几百米的地方,可以说是非常精确。过程都是按设计一步一步准时地实施。无论是地面的飞控、着陆场还是飞行器,表现都非常好!”
据周建平介绍,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升级,这一次着陆的精度,可以说是历年以来最高的。此外,着陆传回的图像也是最清晰的。
不少网友也激动地直呼“欢迎归来,可以回家过中秋了”。据了解,落地后航天员需参照三级隔离制度进行隔离,时间大概为一周多。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这个阶段叫作“隔离恢复阶段”,和新冠病毒没有关系。“主要是让航天员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膳食营养,适度地做一些活动,促进体液的再分布,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理疗保健和身心调养”。
忙碌充实的3个月,逢年过节还得送祝福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七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6月17日6时32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领命出征。当日18时48分,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无数网友自豪地称“咱在上边有人了”。
在轨运行期间,“太空出差三人组”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完成了长期驻留试验。这无疑是对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能力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对空间站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健康的保障能力、相關技术的全面考验。
在轨期间,航天员组织实施了两次出舱活动,在机械臂支持下,开展了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7月4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出舱活动圆满成功。8月20日,航天员聂海胜 、刘伯明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同时,三位航天员还不忘与地面互动。从“天地对话”、七夕节到“开学第一课”,都与地面积极联动。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之外,更是积极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
请三位航天英雄出示一下行程码。漫画:涡轮喷气蛋
“健身达人”聂海胜展示过中国传统乐器笛子和中国航天员大队“全家福”,带大家做“巡天太极”。“太空导游”和“太空诗人”刘伯明带大家“漫步”中国空间站,展示太空厨房、热风装置、微波加热装置、一日三餐、饮水系统、冰箱等设施,并现场秀了一把毛笔字。“太空吃播”汤洪波成功挑战“筷子夹茶”,还展示了他的“太空红薯”。
返回之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首次实现“沙漠着陆”
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的一大看点就是中国载人飞船首次实现“沙漠着陆”。
过去中国所有载人航天飞行都是返回到四子王旗着陆场,东风着陆场是作为备份着陆场。两地均在内蒙古地区,距离约900公里。
四子王旗着陆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着陆场,而东风着陆场面积非常大。四子王旗着陆场是塞上草原,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人烟更加稀少。
随着我国载人空间工程不断深入发展,东风着陆场常态化应急待命的优势不断显现。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介绍,为了规避空间辐射的影响,载人航天器包括空间站,大部分在较低轨道上。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轨道高度变化比较大,返回时理论上着陆点的位置会有较大变化。“东风着陆场面积广大,有很长范围供选择”。
据介绍,东风发射场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更近。神舟十二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副指挥员冯超介绍:“东风着陆场可以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强大的软硬件保障设施,建设一支精锐的搜救回收力量,满足空间站上升段应急搜救、运行段常态化待命值守和返回段搜救回收的任务需求,综合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臂章
此外,东风发射场的戈壁地貌也更加便于搜救。“这样我们的搜索行动也不会影响农牧业生产。对着陆场的经济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周建平说。
神舟十二号背后那些人
在此次神舟十二号着陆直播时,被网友称为“北京明白”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以下简称北京飞控中心)北京总调度高健再次出镜。有评论表示“此次直播的镜头角度总能对着他,我很满意”。
在直播时,“北京明白”这4个字成为高健口中的高频词,看似简单,实际上,他接收到的信息,远比观众听到的多。
“我戴了一副耳麦,桌面前方还有一个小音箱,这两处的声音观众听不到。我接收的信息是大家听到的几倍多。我答‘北京明白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我听清楚了,第二个是我清楚下一步该如何继续组织任务。”
在此次空间站任务中,机械臂和航天员出舱环节备受关注,空间站机械臂地面飞控工作的总体负责人是北京飞控中心空间站任务副总师、“80后”女博士谢圆。
对于机械臂这个新晋“网红”,谢圆说:“此次机械臂的表现确实良好。截至目前,它已经出色完成了多项任务,包括在轨测试、空间站核心舱的巡检、辅助航天员出舱等。根据任务不同的需求,机械臂末端可以装载不同的工具完成不同的操作任务,相当于是空间站的一只手,可以延长作业范围。”
在空间站任务中,天和核心舱重量达20吨级,是目前我国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和总调度不同,我们负责落实。我们这个岗位很少出镜,有点像幕后,偶尔在人群里能找到我们的背影。”天和核心舱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达飞说。
李达飞介绍,空间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往最复杂的航天器天宫一号或者天宫二号,主要参数为6000多个,而核心舱一个舱的参数就超过4万个。
同时,核心舱的应急预案也更多,仅故障预案就超过2100个。在直播里可以看到,执行任务的人员面前都有一堆比字典还厚的A4纸,这些都是打印出来的部分预案和目录。全打印出来体量太大,而且工作人員也不便查阅,所以更多的预案存储在电脑里,用电子版保存。
“当时,我们盯着神舟十二号的飞行状态,一边看一边撕预案。在它成功入轨后,每个岗位都扔出来很多崭新的文件。有人觉得浪费,但这恰好说明飞行器没有故障,一个预案都没用上。随着预案越撕越薄,我们离成功也越来越近。”
据李达飞介绍,核心舱操控团队共有33人,80后占团队的比例不到1/3,2/3都是90后。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