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公共身份的游离与复归:去内卷化的视角

2021-10-13苏旭东

中小学德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性身份竞争

苏旭东

摘    要

德育的发展价值之一,在于为在“定不下来”年代“穿越竞争丛林”的学生提供一条获得德性发展的途径。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破解学生因“内卷化”教育竞争、德性发展边缘化而造成的公共身份游离的困局,坚守学生公共身份价值及其实现策略。明确学生公共身份从何而来,追寻学生公共身份因何而变,巩固学生公共身份何以成型,才能把“去内卷化”的教育经验转化成为改进学校德育,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能力。

关 键 词

竞争丛林;教育内卷;学生公共身份;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9-00-05

一、“定不下来”年代“穿越丛林”的众生相:竞争内卷化与德性发展边缘化的双重沮洳

1.教育竞争内卷化的表象:对稀缺性教育资源的角力

2013年,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成果[1]指出,80后青年“有着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更多人在非公机构就业,更常换工作,更会使用互联网”,在面对美好的未来和脚下干瘪的现实之间来回切换时,他们会迷茫、焦虑、浮躁,纷纷发出对“定不下来”年代的“矛盾心声”——“希望以个人努力改变命运,却又无法逃离更大的社会力量的左右”……同样,当00后“新人”已然登上社会舞台,他们依然有困惑、矛盾、踌躇,感慨这年代“变化太快”——以前老人们对孩子们说:“听我的,因为我经历过你未来要经历的。”而今天,他们的孩子或许会说:“不,你不懂我将要经历的未来。”诚然,尽管在不同的年代,人们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是,现如今有如“重力加速度”般的竞爭态势,在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今天中国的“年轻一代”,对于社会角逐、竞争比拼等现状的把控,对于努力行走以获得有价值的未来的迷茫,自然也无法从任何历史中找到答案。于是,当他们努力瞄准未来,却发现自己趴着的“掩体”(或者是同行者的“掩体”)本身也在飞速地卷起,这时,瞄向未来的准星模糊一片……

为什么会这样?表面上看,在稀缺性资源越发紧张的年代,非但双方(甚至多方)竞夺节奏跌宕、紧凑、刺激,事关输赢与胜负的信息量,也是碎片化且起伏不定,哪一方都很难“定下来”深度思考,在自己的“轨道上”自觉运行而不发生偏移;往深处看,双方(甚至多方)被某种“惯性”力量所裹带,身陷“洞穴”(柏拉图主义中用以隐喻理念世界、现象世界的对立)而不能自拔。这些都反映了个体或群体的各方为了争夺不够充足的资源,试图将(无论是理念上,还是事实上)水平更高的竞争对手挤出竞争,而(主动地,或者被动地)选择过度竞争的“内卷化”状况。从根本上说,这种为了把竞争者挤走而不得不做的“内卷”,其危害昭然若揭,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在如此连轴转的社会现实面前,在资源配置既定的前提下,如若一方(或者多方)对资源稀缺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更多的同行者就会选择过度竞争策略,最终,资源供给端的整体利益受损就在所难免了。一句话,在这个“定不下来”的年代,正是因为众多穿越者对未来方向感的判断模糊,加上目标资源的供需失衡,令这种“内卷化”的恶性循环态势愈演愈烈,看似他们都是在卯足干劲“穿越竞争丛林”,却是越努力,越无效。那么,是不是“万物皆可卷”?穿越者的所有努力都是沧海遗珠?他们的身份本色难道都是苍白的?

2.学生德性发展边缘化:受制于竞争内卷化的裹挟

如今,这种即使在局部玩命地投入资源,但在总体上并没有实际收益的竞争,其“势力范围”已悄然扩张至教育场域的方方面面。君不见,一些学生(包括其家长)始终绕不开“赛道”魔咒:小小“鸡娃”们过早地在封闭的“唯分数”“唯学历”的赛道上展开高强度竞争;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位胸怀大志、不甘人后的学生,一旦受到教育场域中竞标、考试、晋级内卷化的裹挟,大多会不自觉地成为轮转不休的“永动机”,从学前教育阶段的“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再到高考冲刺阶段的“雄关漫道,谁与争勇;烈火熊炉,我自称雄”,以至到大学毕业择业阶段的“慌不择路”……而且,在某些地方,关于“超前教育”“抢跑文化”“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层出不穷,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国际”“全球”“大中华”赛事屡见不鲜。这些价值导向与实际做法,往往诱使社会大众产生曲解: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金榜题名;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乐趣,而是一桩关于竞标的“苦差事”;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光耀门楣、鹤立鸡群;读书是为了颜如玉、黄金屋、车如簇……何至于如此境地?“当代人在他们的生存实践中所关注的,只是凭借科学技术去认识和支配外部世界……教育要使人成为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的零部件,要把人塑造成为物的手段。”[2]并且,受文化传统、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的制约,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实现投入—产出的巨大效益,着力于培养学生高超的应试竞争能力,以此增进对利益、资源和权力的占有意识与谋生技能。这似乎产生了“悖论”:一方面,学生在“穿越竞争丛林”之时,如若丧失了对美好生活、良善生活和公共价值的意义追求,也抛弃了对公共生活的精神向往,“内卷化”惯性的误导在责难逃……另一方面,学生德育如若不能使人提升应试能力、生存本领和征服外部世界的技艺,也不能满足个人偏好、生活快感和物质成功,那么,就将被判定为“无用”的教育活动,从而,学生也就愈加转向看似“有用”的“内卷化”过程。概而言之,学生德性发展的艰难,在“定不下来”年代已是展露无遗,而一旦“丛林”之中产生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内卷化”,更是加剧学生德性发展的边缘化。

二、“穿越丛林”之中学生公共身份的游离:竞争内卷化与德性发展边缘化的传导结果

作为社会公共人,每个公民都有公共参与的权利和责任,学生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更多的公共参与意识。[3]由此推论,作为社会“公共人”,学生参与公共交往与沉浸公共生活,其公共参与意识与履行道德责任息息相关,当他们以一种审视、批判、反思的态度,去对待现存生活,以及由此所展现出来的求真、向善、尚美的身份表征,可视为道德意义上的学生公共身份。这里,我们将学生公共身份的展现,归结为学生在公共生活中,通过语言交际去评价真假,通过学习取向去辨别善恶,通过成才定力去澄清美丑,这也是学生取得德性发展的应有之义。

结合以上所述,在“定不下来”年代里,作为人性启蒙和生活启明的学生德性教育,一旦没有安定之所,学生德性发展必定举步维艰,再之,在“内卷化”力量的裹挟之下,学生公共身份也就陷入“越参与越内卷,越内卷越边缘,越边缘越游离”的窠臼……学生德育价值的存在根系不断腐蚀,酿成越发加剧的学生公共身份困境:语言交际功能异化、学习取向功利化、成才焦虑感陡增。

(一)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异化

真假的评价判断,通常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人类思想交际的重要工具,以及人类求真思维的外在体现。人们视语言为存在的“家”,以语言之“家”为家,借助语言来显示身份特征以及把握世界的本真意义。“一旦人思考地环顾存在,他便马上觸到了语言,以语言规范性的一面去规定由之显露出的东西”[4]。于是,在公共交往和社会实践中,语言的作用就显现出来。由于,语言具备反映人的生活的独特性、具体性特征,当人类交往行动嵌入体现公共身份感的语言,更能显示人的公共身份的多样性、丰富性。而“随着自我感的丧失,与之俱来的是,我们丧失了用来彼此交流深邃的个人意见的语言”[5]。现实中,如果学生德性发展离散,一旦再身陷“内卷化”危机之中,更会自我锁死在“钻牛角尖”的身份状态上,这样,相伴着公共身份感的疏离与公共参与的迟钝,对富有个性特色的、生动的、矫捷的语言表达转向迷糊,其语言交际功能也相应地趋向异化。

试看一位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弟子规》的看法[6]:

“我女儿 8 岁,在北京某公立小学上学,学校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本《弟子规》,每周还专门安排一节课背诵。但我发现老师并不讲解,所以孩子并不解其意……最后我发现,虽然女儿能背诵,但《弟子规》于她,根本不可能起到树三观的作用。”

其实,《弟子规》是集结圣贤学问的语言读本,语言学习的功能价值值得肯定,诵读之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能力,加深思想道德和品格修养。学生可以通过融入与认同《弟子规》文本情境,遵守道德的语言行为模式,进而遵循社会规则与形成公共身份。然而,文中所指的《弟子规》引读方式,的确让众多孩子深陷“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内卷化”泥淖,无法深入理解关于个人自我定位和他人对自己的定位的真假标准,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更加迷茫不堪。

(二)学生学习取向功利化

诚然,人的辨别思维大多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方面,语言内容协助我们逻辑地思考善恶,但另一方面,语言形式也可能掩盖善恶逻辑,从而挑起从众情绪,形成固化观念。例如,向上、发展、作为、地位、成功……这些内容正向的“善”言“善”语,构成了一个致密的社会语境,不少人一生都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而且,随着这个社会语境的编制密集化、参与者众多,作为社会中的常人,往往很难质疑其形式表达上可能也带来喧哗、焦躁、浮夸的“恶”的一面,觉得通过努力修炼而拥有向上、发展、作为、地位、成功……的“组合体”越多,就越是合理应当的,殊不知,争抢式“组合”实际上创造不了更多的“美”,反而让学习取向偏向功利化。

试看一位精神医生的一次公开演讲[7]:

“有个高考状元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伴随着人们的身份呈现出流动性和多重性,个人会因转换语言身份、汲取公共资源的需求,而有目的地转换学习系统。所以,身份对于跨越多种文化的个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个人应该让自己的多文化学习经历成为一种财富,认同自己能在不同社会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支撑人的意义感、存在感的价值观的公共身份,可以被视为个人辨别善恶标准的重要保障。当然,这并不代表每一位学生,始终坚持公共身份的支撑意义,就像引文中的“最好的学生”——在高考前,他们梦想通过努力学习,追逐金钱财富和争夺权力资源,这种学习取向已落下“恶”的病根,在高考后,学习取向又转向盲目、漂浮,前后阶段“症状”的交替叠加,共同引发了公共精神缺失、群际交往艰难等危机后果。这种自反性身份发展的危机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和行动选择在校园期间的投射,也是学生对社会市场经济机制盲目性追随、对大众利益博弈的非善性反应。这些学习功利主义源头,冲击着学生德育价值的堤岸。

(三)学生成才焦虑感陡增

康德认为,美感是一种自由的快感。[8]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审美接纳、内在认同,是衡量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成为全方位学习者的公共身份维度和公共身份指标。一般而言,人类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定向地在具有内在连贯性的世界总体图景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且朝着这个位置,孜孜不倦地追求生活原义,种植东西、生存物品、创造艺术、形成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正是对宗教、艺术以及物质生存源泉的自由追求,使人类不断地超越偶然性、被动性的生物状态,不断地体验和塑造公共身份认同,以进入“美”的理想王国。然而,当传统社会公共身份基因出现先天性缺陷,当代社会公共文化发展呈现某些畸形的“丑”图像,比如,社会教育活动被市场化的绩效模式侵袭,学校教育无法从根本上创设一种作为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的领域空间。尤其是,在天生携带“破坏性狂热”基因[9]的竞争格局中,个人经由利益、名誉、身份、位置等资源的诱使,必须打败他者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益、名誉、身份、位置,这让学生在抉择命运时,迎合竞争、逢迎胜者就成为一种选项。最终,当学校教育演变成一种以私利化认同为基础的极度丑化行动,背离了培养“人”的根本目的,发展和提升学生之德性的教育活动,当然会落在这种教育的视野之外,从而,生存于内外发展困境的狭缝之中的学生,就会因丧失成才定力而徒增成才焦虑感。

三、学生公共身份的复归:“穿越竞争丛林”之后我们去哪儿?

在“定不下来”的年代,“竞争内卷化”引致学生德性发展边缘化、学生公共身份游离的例子不胜枚举,反衬出我们坚守学生德育价值、促使学生公共身份复归的紧迫性。通俗上讲,学生德育的价值,不是去告诉学生:如何选择能够满足自身欲望与快感的目标(如金钱、名誉、身份和位置等),以及由此采取实现外在的利益行为,而是引导学生懂得:应该在公共生活中追求卓越的德性品质,应当不断去提升对公共生活的旨趣和理想,继而养成一种坚实厚重的公共精神,创建一种和谐共生的公共文化。

(一)明确学生公共身份从何而来:在社会公共平台探寻真理性标准

在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和交错的时代背景下,纯粹的、单一的、稳固的身份时代悄然已逝,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形态不断推陈出新。学生在社会公共平台穿梭频繁,附着的身份特征使得不同文化有机会相互渗透、彼此交融,而这又增进了自身作为跨文化的教育群体的混融特征。无论是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作为学习者在求真领域中的挑战,包括对社会文化冲突与融和的体会、审视、理解、归宿。所以,纵观学生公共身份的建构过程和结果,无不遵循着身份异质性和身份多样性的视角。也就是说,学生身份建构的变量,取决于对其在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中位置的认同,也取决于特定的责任与规则、权利与义务存在的真理性基础。换言之,由此所形成的公共身份的建构方式,即一种与“去内卷化”实践紧密相关的真理性理由,这种理由是由学生成员作为求真探寻者,作出真理性评价并进行合理的身份建构来解答的。由此,我们要摆脱造成学生德性发展边缘化的“内卷化”悲剧,把被紧紧地捆绑在应试教育锁链、专注于生活的觅食技能与获取个人可见利益的学生拯救出来,从以往以中考或高考为标尺、痴迷于片面的“知识竞争”的状态中脱身开来。

(二)追寻学生公共身份因何而变:对“共同善”和良善生活取向的辨别

从根源上看,“共同善”和良善生活,尊重公共性和社群性,以卓越的、理性的、道德的公共生活为标准,是呼应现代性文化,强调人的公共权利和权力的良方,而且,是扭曲为私己性和利益性的“内卷化”生活方式,阻止学生发展公民德性边缘化的必然武器。现实中,教育内卷的功利化和技术化取向,已经使学生成为私人化的存在主体,学生在不断追求个体张扬和私己利益的過程中,放弃了“共同善”的责任担当,放弃了对人的良善生活的价值审视和价值追问,滑向实现理想的自我中心模式。正如泰勒所描绘的那样,“它们倾向于集中在个人实现上,使他或她的周遭人士成为纯工具性的;换句话讲,它们冲向一种社会原子主义”[10]。对此,我们要努力让学校教育“回归价值”“回归道德”“回归德性”,擦亮德性教育的价值本色,引导学生定义自我、建构自我、选择良善、确定道德,在对人生意义的判断与深思中,不断完善公共身份的表达方式,积极追求“共同善”的心灵庇护,将生命价值定位到对良善生活的精神承担。

(三)巩固学生公共身份何以成型:规避“丑”的教育竞争“内卷化”图像

培养学生德性作为学生德育的圭臬,是为了促进学生积累“美感”经验和助其进入“美”的理想王国。当代学校教育如果背离了培养“人”的根本目的,将致使学生成才发展让位于“内卷化”的教育竞争任务,备受“丑”的“内卷化”图像所围猎。基于此,首先,对于学校来说,规避“丑”的教育竞争“内卷化”图像,学校需要在校园内倡导和推行公共生活规则,使学生感受公共生活的氛围与明确公共主体位置,自觉建构公共参与概念,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促成对公共参与的身份感受和身份思考。[11]其次,对于学生来说,规避“丑”的教育竞争“内卷化”图像,需形成共识:德性主要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美感”,对个人的公共生活与社会的公共福祉来说,“美感”的德性是值得欲求和应当欲求的;同样地,德育主要不是知识传递,不是与公共生活无关的抽象物,而是一种审美陶冶。一句话,对学生德性及学生德育的理解,必须参照学生对参与公共交往、开展公共生活的美好意义,引导学生去建构有德性的“美感”生活。换言之,也只有彻底告别“内卷化”,让学生德育回归根本作为,让学生成才发展走向中心,让学生公共身份复归其根,今天的中国“年轻一代”,瞄向未来的准星才会变得清晰可见……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等.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80后青年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11-14+42.

[3]马丽英,田友谊.学校管理中的规训与调适——基于全景敞视主义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9(10):48-53.

[4]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想[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65.

[5]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5-46.

[6]搜狐教育.一位妈妈和学校的抗争记:我的孩子应该有不背弟子规的权利[EB/OL].(2015-03-17)[2021-8-23]. http://learning.sohu.com/20150317/n409928145.shtml.

[7]搜狐教育.徐凯文:30%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EB/OL].(2016-11-19)[2021-8-23]. http://learning.sohu.com/20161119/n473611754.shtml.

[8]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6.

[9]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6.

[10][加拿大]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6-67.

[11]郑岚,汪建华.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内涵、动力及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9(21):15-1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德性身份竞争
竞争的合适位置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跟踪导练(三)(5)
感谢竞争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