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宇宙

2021-10-13杨童尧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1年9期
关键词:柯伊伯新视野冥王星

小编的话: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开展了“天文演说家”活动,小天文迷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星空的热爱和追寻,在校园里引爆了一股浓厚的“追星”氛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来自杨童尧同学的“追星之旅”吧!

相信小时候的你,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躺在柔软的草坪上,抬头仰望夜空中的繁星,被其散发的魔性魅力所震撼。

几千年来,人类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地球,进入深邃的太空,那种源于心底的渴望,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走得更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人类得以发展航天科技,开始迈入太空时代:1957年10月4日,人类史上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卫星于苏联发射升空;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双脚踏上月球的那一刻,标志着人类成功离开母星,踏上了另一个星球,达到了人类曾踏足过的最远边界。

人类探索小行星的步伐也越走越远。2006年1月19日,肩负着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带使命的“新视野号”,于美国发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新视野号”还有一份特殊的纪念品,那便是冥王星的發现者——汤博的骨灰。经过了9年的漫长旅行,“新视野号”终于在2015年7月14日,成功飞掠冥王星,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冥王星全身照。科学家通过照片发现,冥王星表面有一个心形图案,那是由氮气、一氧化碳或甲烷所凝成的雪。这块区域横跨星球两千千米,并被命名为“汤博区”,为汤博与冥王星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如今,“新视野号”已经抵达了柯伊伯带,携带着那份特殊的纪念品,向着更为神秘的宇宙远航。

人类对宇宙长达几百年的探索中,出现过许多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星际探测器的背后,都凝聚了无数开拓者的梦想,是他们废寝忘食,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才让人类得以飞向遥远深邃的太空。如今,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很多探测器,距离地球最远的,莫过于“旅行者1号”,它是孤独且勇敢的行者,在即将前往广阔的星辰大海时,它缓缓转过身,对着64亿千米远的地球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那是地球,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

有人说,天文学是一门令人谦卑,但同时也是塑造性情的学问,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眼前的这个蓝点——我们的这颗星球,被包裹在宇宙无尽的黑暗中,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弱小得就如同尘埃一般。

愿我们珍爱这个蓝色的星球,愿我们以梦为帆,奔向星辰大海!

猜你喜欢

柯伊伯新视野冥王星
“新视野”号
宇宙碰撞创造太空“雪人”
飞越冥王星
更进一步
被误会的冥王星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九大行星的证件照
探索太阳系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