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秉公执法斩亲侄
2021-10-13胡运生
胡运生
吉鸿昌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吉筠亭为人豪爽讲义气,常教育子女“人穷志不穷”,吉鸿昌从小就养成了刚正不阿的品质。
吉鴻昌有个亲侄子叫吉星南,小时候被父母宠坏了,品行顽劣,经常打着吉鸿昌的旗号在乡里胡作非为,伙同街头混混敲诈勒索乡民。大家见他是吉鸿昌的亲侄子,都不敢招惹,于是他变得无法无天。
1926年,外地人赵兴运与吉星南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快成为知己,经常聚在一起。
赵兴运一家人依靠卖凉粉谋生,生意一般,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一次,赵兴运请吉星南到自己家做客。赵妻在厨房忙活,为他们做了一桌酒菜。吃饭时,吉星南见赵妻貌美如花,内心蠢蠢欲动,欲将其占为己有,于是想方设法接近赵妻。
那时吕潭镇是一个人来人往、商贸兴盛的集市。一天,吉星南建议赵兴运去吕潭镇卖凉粉,说生意肯定会比现在好。赵兴运没多想就答应了,不过住房问题却成了一大困扰。吉星南立马说自己家有的是房子,看在两人的交情上,房租比别人便宜。赵兴运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第二天就带着老婆、孩子和母亲住进了吉家。赵兴运很勤快,每天起早贪黑忙生意,赵妻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
于是,吉星南以找赵兴运商量事情为由,每天来到赵家,同时不忘带上一些赵妻平日里吃不上的美味,一来二去很快就和赵妻熟悉了。时间一长,赵妻开始抱怨丈夫,整天嘲讽丈夫没用,忙活一天赚不到几个钱。此时的她,早已和吉星南勾搭上了,两人经常背地里偷情。一心想要将赵妻占为己有的吉星南嫌赵兴运的母亲和孩子碍手碍脚,恶向胆边生,便有了除掉赵兴运一家四口(赵兴运、他母亲、他的两个孩子)的想法。这时,赵妻也发现婆婆对自己有所怀疑,时不时在丈夫面前提及对自己的不满。在吉星南的怂恿下,赵妻也同意除掉他们。两人一合计,由吉星南购买砒霜,赵妻将砒霜和在面粉中,做成馒头毒杀赵家四口人。后来,贪婪的吉星南改变主意,只毒杀了赵兴运和他母亲,将两个孩子卖掉获取了一笔不义之财。
赵兴运的亲友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就告到了县政府,要求严惩这个杀人凶手。在确凿证据面前,背负两条人命的吉星南没有过多狡辩,但他认为自己的叔叔是大官,县长一定会看在叔叔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马。正如吉星南预料的那样,县政府碍于吉鸿昌的威名,但又因为赵家亲友一次次上告,怕上下都不好交代,不敢轻易放了吉星南,只是将他和赵妻拘禁在县政府后院两年,不仅没有处置,反而整天好吃好喝招待。吉星南清楚,等风声过后,县长肯定会将自己放出来。
1927年,吉鸿昌因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师长。一次,吉鸿昌去南京开会,路过家乡。借此机会,他专门回了一趟老家。地方官员为了和他搞好关系,纷纷设宴招待,乡亲们也在老家摆上了10余桌酒席为他接风洗尘。酒席当天,所有的亲戚都到场祝贺。酒过三巡后,吉鸿昌发现自己的大侄子吉星南一直没出来,便好奇地问了一下。嫂子连忙走过来,可怜巴巴地说:“他叔啊,你可要为我们做主。星南这孩子年龄小、不懂事,被人家一口咬住,关到大牢里去了。”说完就哭了起来。
吉鸿昌没有轻易相信嫂子的话,随即反问:“此话怎么讲?被谁咬住了?难道我们吉家人还要受别人的欺负?”吉鸿昌说完便把目光投向乡亲们。有了他的示意,众人七嘴八舌道出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尽管说法有所出入,但吉鸿昌还是弄明白了,原来吉星南拈花惹草,霸人妻子,毒杀人家的丈夫、婆婆,还卖掉了人家的孩子。
“这还有王法吗?”吉鸿昌听罢愤怒不已,没想到自己在前线建功立业,家人却假借自己的名声四处招摇撞骗,欺男霸女,祸害乡里。
按说县长应依法处置吉星南。但吉鸿昌了解到,县长因顾及吉星南是自己的亲侄子,不但不敢过问,反而将其像菩萨一样供在县政府后院,每天好吃好喝伺候着。此时吉鸿昌拍桌子说道:“岂有此理!没想到这些官员如此无能,把我的老脸给丢光了。”嫂子听后连忙跪下哭泣:“他叔啊,星南那孩子确实做错了,不过一笔写不出两个‘吉字,看在他是你亲侄子的分上,就放他一马吧,我保证今后一定好好教育,让他重新做人。”
族里的长辈也说:“是啊,鸿昌,这孩子再不争气,也是我们吉家的血脉,哪有叔叔不救亲侄子的道理?你可以将他带到部队里历练,有了你的管教,相信他一定可以重新做人的。”
吉鸿昌对嫂子和族人的求情无动于衷,他要求手下调查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后再归队。吉鸿昌因急着赶去开会,第二天就出门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很快,事情调查清楚了,结果确如乡亲们所说。吉鸿昌立马写了一封亲笔信,让警卫员交给县长杨宗敏。他要求不要因为违法者是自己的亲侄子就搞特殊化,应当秉公办理。
其实,杨宗敏本人就是一个鱼肉百姓的贪污腐败分子,他认为吉鸿昌这番举动不过是掩人耳目,树立自己的好名声,平息民愤罢了,并非真的要处决吉星南。为了巴结吉鸿昌,杨宗敏没有处决吉星南和赵妻,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将两人从县政府后院转移到监狱中,但依旧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
一段时间后,吉鸿昌又想起这件事,马上致信杨宗敏询问侄子一案是如何处理的。不料,昏庸的杨县长为表忠心,如实告知吉星南的处境,并表示等风声过后就将吉星南放出来。
此时吉鸿昌大为愤怒,尽管当时事务繁忙,但还是推了不少事情,连夜乘车赶回家乡,第二天早上就来到了县政府。
杨县长看到吉鸿昌亲自来了,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吉将军,都怪我们办事不周,一直没将案子调查清楚。不过现在清楚了,死者误食了砒霜,却被赵家人一口咬定是侄少爷干的,这太冤了,我们马上放人!”
杨县长还以为吉鸿昌是过来示意他放人的,就顺势说了上述这些话。而此时的吉鸿昌内心极为愤怒,他没想到作为父母官的杨县长为巴结自己,竟然颠倒黑白,置真相于不顾。吉鸿昌质问了一句:“你就是这样当父母官的?还有没有王法?既然你不会审案子,那就放人吧,让我自己来。”杨县长赶紧让身边的人去监狱放人。吉星南听到叔父来了很高兴,带着赵妻一路小跑了出来,见到吉鸿昌后就说:“叔父,侄子被冤枉了!今天你要给我做主啊!”
吉鸿昌并没有答话,他已经不想多费口舌,示意其上车后,汽车开向了郊外。吉星南发现车子行驶的方向不对,马上说:“叔,去我们吉家不是这条路,走错方向了吧?”
吉鸿昌扬了扬手,示意司机将车子停下来。他随即将侄子和赵妻推下了车。吉星南吓得浑身发抖,不肯下车。吉鸿昌只好扯着侄子的衣领将其拉下车,并严词历数吉星南的滔天罪行。吉星南吓得尿了裤子,跪下来磕头哀求:“叔叔,都是侄子年轻不懂事,你可要放侄子一马啊,我以后一定会老实做人的。”吉鸿昌并没有因此软下心来,反而呵斥道:“你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毁我一世清白。你还勾搭姘妇,谋害他人的性命,本就该当死罪,今天我是认法不认亲。”说罢当即掏出手枪,对准吉星南的脑袋连开两枪。一旁的赵妻被此场景吓得说不出话来了。对这个毒蝎姘妇,吉鸿昌也没有半点怜悯,随即一枪将其击毙。
旁边的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没想到身为将军的吉鸿昌认法不认亲,亲手枪毙了自己的侄子,他们对吉鸿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件事很快在扶沟县传开了,百姓们听闻恶少吉星南被枪决了,纷纷拍手叫好,称赞吉鸿昌是一个大清官、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