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1-10-13肖美蓉

考试周刊 2021年71期
关键词:说理实践研究深度学习

肖美蓉

摘 要:说理是指在回答问题时给出合理的依据,而并非只给出问题的答案。那么,小学数学“说理”则是教师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研究,有理有据地回答问题。通过开展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度地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问题,在思考与探究中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文章对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进行研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实践研究

说理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说理是检验学生学习灵活性的重要标准,说理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说理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说理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等。为了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师可以说理于情境之中,说理于辩论之中,说理于猜测验证之中,说理于实践活动之中,说理于知识延伸之中。

一、 说理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说理是检验学生灵活性的标准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是比较少的,但是题目却有很多,有的题目可能围绕一个知识点产生,有的题目可能是由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知识点组合而成。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去理解这些题目所用到的知识,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说明产生答案的理由,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会小学数学,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在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才能够快速地得到答案。事实上,现在部分小学生在做题时,重视答案,而忽略过程,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答案时,他们往往支支吾吾难以说明理由,有的可能是猜的,有的可能是靠记的题目而做出来的。但是這种机械式记忆的方法或者随机猜的方法缺乏灵活性,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没有普遍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小学生遇到没有见过的题目,也不能猜出答案时,则不能够正确地写出答案。因此,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给出解题的过程,说明得出这个答案的理由,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所以说理是检验学生学习灵活性的重要标准。

(二)说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小学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人,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在知识的学习中都会比那些思维能力差的人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通过说理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小学生以说理的方式回答小学数学问题时,则要考虑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再讲什么,这样一个说理的过程,反映学生思维上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例如,当学生回答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会首先说鸡有两只腿,兔有四只腿,然后再进行假设,兔有x只,鸡有y只,最后列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答案。虽然是很简单的一道应用题,但是这道应用题却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在说理和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说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手段

大多数小学生是比较内向的,不善于表达,也不喜欢表达。每次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问有没有学生会做时,有很多学生会做这个题目,也知道这题目的答案和解题的过程,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并不会主动去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就导致课堂氛围比较的沉闷,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这种情况会使学生越来越害怕说话,往小了说这样的现象会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将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背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通过开展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表达想法,改变他们内向的性格,与此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开展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时,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当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有的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理由,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表扬,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对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并没有能将问题回答正确,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不应当批评,因为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批评,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以后不敢去回答问题。教师应当对于他们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以便他们以后在课堂上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说理,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理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应用题往往都是用图画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应用题中所涉及的量往往可以从图中数出来。但中高年级应用题则是以图文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题中所涉及的量则是以具体数字来表现的,无法从图中看出来具体的数量。小学课本的编写者以这样的方式编写课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但是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则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增强观察能力。

当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以图画或图文的方式展现出来时,教师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和文字中的信息。在教师的带领下和多次的训练下,学生渐渐地能够在说的同时提高观察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的说理和观察两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以便在以后做题时不漏掉任何一个信息,不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题。

二、 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策略

(一)说理于情境之中,促进深度学习

可以创设的说理情景有很多,例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通过创设这些情境,首先,可以更好地引导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其次,还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同时,推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更好地开展。最后,通过创设情境还能够完美地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复习旧的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和复习旧的知识的同时,产生新的感悟,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猜你喜欢

说理实践研究深度学习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我国民商事裁判文书中的证据分析
南海外交战:“说理”“论法”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