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建筑理念下的住宅空司设计研究

2021-10-13胡佳张玉双

工业设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住宅消费

胡佳 张玉双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9-0112-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文化的崛起,人們的文化水平、审美品味逐渐提高,使住宅空间设计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以及空前的发展。这是由于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不再仅仅是对物品的满足和需要,而是被人为赋予商品的地位、品味、个性等符号标签。住宅空间不仅仅作为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具有符号差异的商品。隈研吾的负建筑理念从经济、科技、材料等多个角度对建筑的发展展开了思考,文章主要针对住宅空间进行探讨,以期为住宅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1 负建筑理念概述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提出的负建筑理念是对当今社会中非建筑因素对建筑的影响思考。负建筑的“负”是胜的反义词,他认为建筑不是割裂于环境的视觉造型体,而应该通过消隐自身与自然相连接,与周围空间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让建筑消失”。在建筑造型的设计上,负建筑应尽量与周边环境融合,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甚至把凸显的造型形式变得凹陷隐蔽。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负建筑尽量不使用异质材料,异质材料指的是人工加工出的本不存在于自然界的材料。

隈研吾设计的龟老山观景台就体现出了负建筑理念。其在山顶上使用混凝土建造一个U 字形的负空间,上面通过堆土、植树等方式尽量恢复山的本来面目。过了三年之后,树木繁盛,建筑成功的消隐了自身,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隈研吾的负建筑理念希望使建筑回归自然,回归本真,避免建筑成为高高在上与过度商品化的建筑。

2 负建筑理念下的住宅空间设计方法

建筑是带有意志的构筑行为,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这种意志随着建筑物的增高而日益扩大,建筑物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好证明。

住宅空间应避免受到消费文化的过度影响,狭义的“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文化[2]。消费文化中求新求奇的短暂性更新制度在住宅空间中明显不适用,住宅空间的重新建造与装修设计费时费力。负建筑的理念希望走出消费文化的喧嚣,找回逐渐失落的自然的住宅空间。将负建筑理念运用到住宅空间上时,应注意住宅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住宅空间的去形式化与去中心化。

2.1 空间的结合:住宅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里,住宅也被更加精美的包装了起来,这使得住宅空间与自然空间相互分离开来。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使建筑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的“交流”越来越少。正如隈研吾所说,混凝土是一种适用范围广,不挑地点,可以做任何造型的材料,这种优势使其普及开来,同时也导致了混凝土这一技术以及它背后隐藏的单一哲学同一化,这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形成了明显的分隔与断裂。

另外,住宅空间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还体现在物质的循环上,如风的引入。携带多种物质的空气流通使室内外的物质相互发生了交换,其中可能含有污染物,如人们熟知的烟雾、粉尘、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病毒等。这些污染物的日益加剧离不开人类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活动。

2.2 空间的自由:住宅空间的去形式化与去中心化

2.2.1 去形式化

信息化技术使建筑脱离了物质而获得了自由,建筑形式可以随心所欲的变换,这种参数化设计是把建筑设计的全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通过改变函数,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但这种建筑只有在设计过程中才是自由的,一旦建筑实际建成,就又被固定住了,这不免与现浇混凝土陷入了相同的境遇。

数字技术似乎可以促进这种实体建筑形式的自由,包括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3D全息投影、LED显示屏等在空间设计上都已经成功使用。

2.2.2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意味着平等化。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而是中心多元化,也就是说,每个地点都可以成为中心,但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在住宅空间中,不再存在绝对的功能空间,空间组合变得更加灵活,这也同样意味着空间的共享。

2.3 空间的个性――住宅空间的去品牌化与去风格化

2.3.1 去品牌化

品牌就是为了使这一商品与其他商品得到区分,增加商品的个性化与消费者的认同感。但品牌化意味着个性,同时也意味着重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空间设计的趋同化。因此,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要去品牌化,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空间设计。

2.3.2 去风格化

空间风格化是差异的系统性编码,使空间在相似的建筑物中得以区分而获得意义,属于一种边缘性差异。各种历史符号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或新的排列组合得到了形式上新的发展,消费社会把它们定义为种种风格以供消费者理解、选择并接受。这表现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风格的缺乏”。在旧的空间被解构之后,新的空间结构还尚在探索过程中。在这种过渡阶段,丢弃以往的风格,从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日常生活重新探索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风格成为必然。去风格化是为了更好地寻找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格。

3 负建筑理念下的住宅空间设计趋势

3.1 注重住宅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

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用到材料的选择上,即是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环保材料。环保材料并不意味着只使用传统的天然材料,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有多种材料具有很高的环保性。

3.1.1 使用新技术的自然材料

一些传统天然材料通过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重获新生,如由无机物粘合的天然复合材料、用聚合物加固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由可重新生长的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和生态技术纤维等,其物理性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1.2 高科技的生态材料

高科技材料也逐渐走向生态环保,如粉末金属、无铅无砷玻璃、金属(茂)合物以及可再生原料制成的高科技材料等材料都十分环保,对环境和人十分友好。

3.1.3 可重复利用的材料

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也是节约能源的一種重要方式,据此发明的材料有旧玻璃制成的保温材料、旧家具废料板和聚丙烯等。

3.2 注重住宅空间的体验感

依赖信息化技术的后现代社会,人们逐渐在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转变为非物质消费。非物质消费由人的主观精神主导,在住宅空间设计中体现为空间的意境和体验感。

3.2.1 空间的环境质量

影响住宅室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建筑材料以及一些日用品的选用。一些工业化建筑、装修材料如人造板材、涂料会释放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氯乙烯、苯、氯化氢或酚类等化学物质。另外,在住宅的使用过程中,空气清新剂等化学试剂的使用、电子设备的辐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都会对室内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2.2 感觉与知觉的体验

在设计过程中,应把视觉体验、听觉体验、触觉体验、嗅觉和味觉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体验感。18世纪兴起的感觉认识论,即所有知识都来源于感官体验的学说,对建筑的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感觉论下的建筑与自然是相和谐而不是对立的。它打破了先入为主的古典美原则,使不规则的、自然的样式得到了发展。住宅空间变成了表达个人感觉和成就的场所,随之而来的住宅空间的类型化设计蜂拥而至,把感官刺激带入到了住宅空间中。

3.2.3 虚拟空间的体验

在现代社会中,空间的含义更加广阔,不仅包含建筑构筑出的实体空间,现代科技还产生了虚拟的数字空间。数字技术在家居空间设计中开始占领一席之地,如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机器人、虚拟现实(VR)以及增强现实(AR)等研究正在逐步完善并投入到实际项目中。

3.3 注重住宅空间设计的参与感

早在二十世纪就曾出现大范围的“公众参与”思潮,但在当今的后信息时代中,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公众可以快速地获得更多全球性的信息,种种变化使“公众参与”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住宅的空间设计中,设计师的主要职责则是通过专业知识进行搭配,使其协调美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等专业要求。住宅空间反应了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空间设计上的差异化与个性化,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的设计自由性。设计师根据居住人的生活方式设计其住宅空间,事实上居住人就已经参与到了住宅空间设计之中,并在多数情况下起到主导作用。

4 结语

在消费社会中,非建筑因素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日益加深,负建筑理念正是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避免了过度消费的现象,更加注重被逐渐丢失的自然与日常生活等因素。在住宅设计中具体表现在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与非异质化、空间设计时用户的参与度、空间的使用体验等方面。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住宅消费
Jaffa住宅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