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视角下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分析
2021-10-13底晶
摘 要: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市为样本,采用DEA和Tobit模型对2012—2019年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制造业贷款规模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契合度。综合本文实证研究结论,结合制造业贷款投放现状,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服务渠道、加快担保服务机制建设、提升制造业主体有效承贷能力等方面提出优化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制造业贷款;信贷投放效率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等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提升服务制造业的战略层级。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也是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既是服务制造强国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效的金融服务制造业效率是“中国制造2025”工程的重要支持要素,因此有必要研究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为下一步金融更好的支持制造业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市为样本,分别采用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对2012—2019年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制造业贷款规模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契合度。
二、制造业贷款供给情况
(一)持续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
近年来,荆州市政府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在做大做强中转型升级。截止2019年末,全市工業增加值2364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868.32亿元。为配合全市工业发展策略,荆州市金融系统通过优化信贷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完善信贷授信审批管理流程等措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78.9亿元,较2012年增长45.32亿元。
(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年,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和有序退出。引导信贷资源逐渐从“两高一剩”等落后产能领域退出,为制造业新业态发展腾挪出信贷支持资源和空间。截至2019年末,荆州市制造业绿色贷款总额7.96亿元,同比增加3.44亿元,增长了76.1%,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贷款余额同比下降约29%。加快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据调查,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总额增加近179.19亿元,同比增加14.1亿元。
(三)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
近年来,荆州市核心制造企业积极利用股票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019年荆州市共有A股上公司8家,其中2012年以来新增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均为制造业企业,先后募集资金10.34亿元。8家上市公司2012年以来,定向增发融资457.29亿元。此外,截止2019年末,荆州市共有新三板上市企业12家,四板累计挂牌企业849家。通过上市,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也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降低了制造业信贷融资成本
荆州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立足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了系列信贷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2019年末,荆州市制造业大中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59%,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较2012年下降2.24个百分点。
综上来看,2012年以来荆州市制造业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程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撬动作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业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对荆州市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对制造业贷款推动区域制造业发展给予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深究存在的问题,为更好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供参考。
三、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及影响因素
为更好地实证研究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指标及数据选择
运用DEA模型评价制造业贷款投入产出效率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本文以荆州市7个县市区2012-2019年数据作为样本,在制造业投入指标方面,选取制造业贷款、中小微型企业制造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等指标。制造业贷款主要反映信贷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投入规模情况;中小微型企业制造业贷款反映了信贷支持特定企业情况;制造业贷款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侧重于评估制造业贷款与第二产业发展关系;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侧重于评估制造业贷款市场份额变动情况。在制造业产出指标方面,选取第二产业增加值、制造业企业营业利润来评估。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见下表1。
(二)结果分析
2012—2019年荆州市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DEA测算结果见表2。
从结果来看,2012-2019年荆州市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均值为1.115,其中荆州城区、松滋市、江陵县3个县市区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公安县、监利市、洪湖市、石首市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监利市最低,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18个百分点。从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发展变化情况来看,2012年-2016年荆州市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整体趋势呈下降态势,2017年以来逐年呈上升态势。
(三)贷款投放效率影响因素
为深入研究荆州市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本文借助Tobit模型做进一步研究。
1. 指标选取。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制造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程度、银行存贷比、银行存贷款与GDP相对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制造业增加值相对值,见表3。
2. 模型构建。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采用Tobit模型研究,具体模型如下:
Yit=β0+β1FACit+β2URBit+β3CDBit+β4CDGit+β5GOVit+εit
其中,Yit为荆州市第i个县市第t年的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εit为随机干扰项。
3. 结果分析。本文选取的数据为面板数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性检验,判定其稳定性。经用EVIEWS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置信水平0.05,数据序列平稳,且模型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据此判定利用模型分析时不会存在伪回归和虚假回归。因此,我们采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4。
一是银行存贷比、第二产业结构占比对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有促进效应。银行存贷比是衡量信贷资金筹集和使用的综合指标,反映一个地区信贷资源转化关系。银行存贷比高,则表明区域经济体资金存、贷业务活动活跃,所筹集资金经过重新配置后,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制造业贷款主要是为了支持制造业而发放的贷款,第二产业占比高的地区,制造业贷款使用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
二是城镇化水平、地方财政支出对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有负面效应。城镇化程度越快,信贷资源更多的投向了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相对来说制造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相对就会减少,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就会减弱。地方财政对制造业贷款也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即地方政府通过退税、财政补贴以及相关产业基金入股等形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制造业企业对贷款需要就会相应减少,降低了信贷资金对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支持效率。
三是银行存贷款总额与GDP比率对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影响不显著,这意味着银行存贷款总额与GDP比率尚未对制造业贷款投放效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四、信贷支持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以来,荆州市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号召,持续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荆州市制造业贷款投放情况及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信贷支持制造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制造业信贷服务有待优化
一是信贷支持期限错配。制造业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回款周期不相匹配。如荆州市自2018年以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分别为8.67%、19.74%,与制造业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特点不匹配。部分制造业企业为了维护生产经营,不得不频繁运用短贷长用或转贷,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二是信贷产品创新开发不足。受制造业企业信贷风险管控要求高等因素影响,各银行机构制造业信贷产品创新动力不足,推出的信贷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对制造业企业急需的权益类资产质押、产业链融资、企业并购贷款、融资租赁等信贷产品开发不足,金融支持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能力较弱。三是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高。制造业企业在办理融资过程中,除支付贷款利息外,还需支付与担保、评估等相关费用。如荆州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办理一笔2000万元贷款时,除需支付5.1%的贷款利率外,还需支付1.5个百分点担保费,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此外,部分小微制造业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加权平均贷款利率,部分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高达9.8%。
(二)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受经济持续下滑及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投资,由于整体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下滑影响,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动力不足,制约了信贷需求有效放大。自2014年以来,荆州市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较同期持續增加,但投资增速远低于全市各项投资增速,且市场份额占比持续下降。2019年全市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较2014年年均增长8.3%,年均增长低于全市各项固定资产投资5.7个百分点。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全市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放缓。2019年全市制造业企业贷款较2016年减幅4.97%,年均减幅1%,年均增长低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长16个百分点。
(三)制造业产业层次低,信贷结构难以有效优化
荆州市制造业产业层次较低,传统产业占比大,高新技术型和高附加值型产品少,技术密集型和生产型服务比重较低,全市制造业信贷投入仍以传统的高能耗型、密集劳动力型、低附加值型的制造业为主,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支持力度有待提升。2019年荆州市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造纸和纸制品、工材加工和木制品、非金融矿物制品三大行业,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65.73%,而新材料、新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较同期虽有所增长,但余额占比仅为14.4%。如荆州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零部件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企业200多家,产品覆盖了发动机转向器、空调系统等多个零部件,但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二三级供应商,产业链短,产品同质化较突出,竞争力不强。
(四)企业经营效益放缓推高了制造业贷款信用风险
受经济持续放缓、核心竞争力弱因素影响,全市制造业企业经营效益增长缓慢。截至2019年12月末,荆州市制造业规上企业亏损企业占比达到了7.6%;制造业规上企业利润年均增长远低于全市GDP均速。在企业经营效益下滑背景下,制造业贷款风险日趋显现,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尤为突出。2019年12月末,荆州市制造业不良贷款率2.59%,其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为3.32%,分别高于各项贷款不良贷款率0.87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特别是受洪湖DY企业、监利FW企业等企业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等因素影响,荆州市农副食品加工业不良贷款显著上升,多家银行机构信贷资产损失严重,影响了银行信贷支持积极性。
(五)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直接融资比重较低
荆州市制造业企业资金获得渠道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比重处于全省后位,与当前荆州市在全省制造业份额不符。截至2019年12月末,辦公地址在荆州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有4家,市值530.83亿元,分别占办公地址在湖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总市值和家数的5.34%和5.1%;制造业新三板有效挂牌公司数量为4家,托管股本资产16.24亿元,数量和资产分别占全省制造业新三板的3.5%和5.32%。此外,受企业生产经营等因素影响,2015年以来办公地址在荆州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仅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办理股权融资7.3亿、9.8亿、14.13亿元,仅占同期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的4.17%、5.73%、7.9%。单一融资方式,收缩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制约了全市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
(六)担保增信体系建设滞后,风险补偿机制有待强化
一是地方融资担保公司实力偏弱。近些年来,荆州市县两级成立了政府或政府控股的融资担保公司,但资本金未得到明显增加,导致可担额与贷款额比重持续下降。如荆州市担保公司可担保总额与贷款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5.87%下降至2019年12月的4.32%,覆盖保障面持续下降,影响了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有效获得。二是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未得到有效落实。部分银行信贷资产出现风险,需要担保基金启动代偿工作,部分政府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考虑多种因素,虽承认代偿债务,但故意拖延不履行代偿义务。如荆州某银行联合地方政府开发的某政银产品,于2017年12月形成了4000多万元风险需要担保基金代偿,但截止到2019年12月代偿工作仍未完成。三是保险分担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开发政银保产品2个,保险保障贷款额度为3100万元,银行业与保险业联动性不强,资源互补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五、政策建议
(一)促进制造业产业政策有效落实,刺激有效信贷需求
一是对标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结合《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编制实施《荆州制造2025行动方案》,全力支持企业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二是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和制造业企业市场准入政策,坚决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引导制造业企业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以品牌品质提升促进产业质量提升。三是大力引进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出台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发展梯队优化升级,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优质产业群,培育国家级支柱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细分市场科技型隐形冠军企业。
(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
一是加大货币信贷政策倾斜力度。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持续向制造业企业倾斜,为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二是细化信贷支持政策。制定制造业信贷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研发和配套服务等领域。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支持拥有核心技术传统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并通过调整贷款期限、办理无还本续贷、信贷资产转让等形式,切实缓解制造业企业经营及融资难题。三是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建立差异化的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管理体系,落实好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解决信贷人员不愿贷、不敢贷问题。采取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调动基层银行支持制造业企业积极性。
(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一是突出金融服务重点。综合运用贷款等多种金融服务手段,集中信贷资源,重点支持以恒隆企业集团、湖北车桥、法雷奥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石油四机厂、四机赛瓦、沙市钢管厂等为代表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华中农高区为平台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动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加快信贷产品创新。结合制造业企业实际,大力发展股权、收益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质押融资,引入出口退税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债券质押等质权融资模式,并依托园区、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积极探索供应链融资、“互保池”方式联贷联保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各类风投公司、基金公司合作,整合银行与投资公司资金、信息和管理优势,构建多样化、立体化、全方位的投贷联动业务,持续为科创型制造业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拓宽融资服务渠道
政府部门应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与银行、证券、信托、担保、创投等机构的联系,争取社会资金对荆州市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和帮辅。推荐核心制造业企业进入湖北省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进行培育,力争促成制造业核心企业上市挂牌。引导现有制造业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重组优化、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积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集合票据、可转换公司债、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着力提高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鼓励天使投资人通过创建天使投资基金,大力拓展创业投资活动,增加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力度;完善创投基金转让、解禁和退出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资本做大做强。
(五)加快制造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机制建设
各级政府要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统筹经济和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有序扩大企业融资担保基金,为制造业获贷提供强有力的增信支持;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股权改制、全资收购等方式,参与政府性投资型担保机构的重组和改造,提升政府性投资型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及风险化解能力;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参与信用担保市场建设,形成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渠道资本,扩大信用担保市场份额;切实落实各类担保基金资本金补偿制度要求,由地方政府将担保基金的资本金补偿额度列入当年财政预算,适时补充和代偿,维护银行合法权益。建立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评级体系,在考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状况、风控能力、偿债能力、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因素,给予信用评级,为银行信贷支持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任志宏.创新金融供给支持制造业发展[J].中国金融,2019,(10).
[2] 王遥,刘苏阳.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金融,2019,(6).
[3] 底晶.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8).
[4] 吴爱军.荆州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5]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秦皇岛市制造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J].河北金融,2020,(6).
[6] 殷兴山.关于金融支持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