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常州非遗金坛刻纸为母体的实验性设计研究

2021-10-13张亮李斌刘思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刻纸金坛常州

张亮 李斌 刘思

1.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民间剪纸派生而来的金坛刻纸,是一种较为民俗化的艺术形式,一把刻刀一张红纸经过民间艺人的一双巧手裁刻,便成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艺术作品,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渗透,金坛刻纸与许多民间手工艺一样难掩颓败的命运,生存空间被数字化制造业无限挤碾,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每逢年节乡村集市上随处可见批量化生产的年画、剪纸商品,物美价廉样式繁多。如同照相术发明后,西方写实性油画的处境一样尴尬。

一、保护刻纸,提升作品的艺术涵养

尊重和保护优秀民间艺术不能够开历史的倒车,机器代替手工,显而易见是代替可重复的劳动,既然低端实用性普及型市场已经饱和,以手工为价值核心的金坛刻纸如果要发展,势必要寻求其不可替代的、审美性方面价值的成长空间。

后工业时代的手工艺作品试图生存,需要突破作为实用性产品的局限,必然渴求汲取现代文化的营养,增加作品的附加值,将刻纸创作的理念由一种技艺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与开放的视野,以及敢破敢立的勇气。传统的刻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氛围内,作品往往取材框定在民间传说、吉祥图案和生产生活的范畴。内容的单一性,导致作品表现力颇受局限。固守田园的生活方式,使民间艺人与外部世界割裂开来,依赖传统语境自然谈不上创作,只是周而复始重复劳动。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跳不出“匠”的藩篱,这也是大多数民间艺术的共性问题。

因此对金坛刻纸改造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非遗传承人的肩上,他们比传统匠人具备更多阐释文化的能力,在理念上,持续挖掘传统文化中纵向价值的同时,将视角瞄向更广泛的区域,关注社会、关注当下、关注民生,创作与时俱进的作品。在技艺上,谋求与其他艺术形式横向联姻,借用电脑技术缩短作品设计周期,提升技艺的精细程度,并通过现代化展示手段进行作品烘托。在情感上,持开放的态度,让作品融入创作者人生阅历,有感而发传递出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刻纸产品转化成一种文化载体。创作有历史传承,有人文品位和艺术高度的作品。

二、保护刻纸,坚持手工生产的独创性

2010年至今,金坛刻纸国家级传承人杨兆群大师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南寻北找”非遗抢救性活动,收藏了45000多张非遗名家剪纸艺术精品的实物样本和大量剪纸书籍。团队通过对这些样本的收录与研究,体会到文化保护的关键是对文化“生产方式”的保护,必须使文化不断被“生产”,以至成为永葆生命活力并与时俱进的活态文化[1]。市场是趋利的,商业化生产是盲目的,资本忽略文化差异性。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已经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有着文化情怀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中高级市场越来越渴求具有“品”和“格”的差异化产品,因此手工生产的逻辑被视为维护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存在。放眼市场,许多高附加值的手工产品保有着巨大的生存与利润空间。比如,杰尼亚的手工西装是许多国家高层青睐的产品,百达翡丽纯手工表令收藏爱好者趋之若鹜,谭木匠手工家具是自然主义消费者的最爱。因此,保持好金坛刻纸的一幅一品,一件一貌,坚持手工创作原则,坚持精品性原则,拒绝简单的拷贝与重复,是获得中高端市场认可的敲门砖。

三、保护刻纸,与校园文化相嫁接

坚持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需要良好认可度及土壤。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2019年邀请金坛刻纸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兆群先生,共建“杨兆群金坛刻纸大师工作室”。试图以学校恪守的 “工匠精神”、 “创新意识”和 “品牌观念”与非遗传承人文精神中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碰撞出文化的共性。

(一)挖掘刻纸特点,解读经典作品

金坛刻纸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相对于剪纸多以单体和小幅画面为主,刻纸有很大程度上画幅和精致程度的优势,一幅好的作品,往往是杂糅了很多形象与信息的集合体,以经典巨幅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为例,其长29米、宽2.008米。长29米代表了北京奥运会为第29届现代奥运会,宽2.008米代表了2008年的历史节点,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谐音和祈福的寓意手法。画面总体上展示了从雅典到北京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其上描绘了以北京为中心,以长城为纽带,将历届奥运会的会标、吉祥物以及举办地的标志性建筑逐个衔接展现,并辅以奥运会多种竞技项目和中国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赛龙舟等,体现了刻纸作品题材上的兼容并包。画面中人物、场景、植物栩栩如生,穿插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纹饰,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传递。相对于剪纸以“拙”为美,宁方勿圆展示出的古朴与醇厚,刻纸作品更具“巧”的美感,以圆润的线条流畅地烘托主体。

图1 《嘎子传奇》

(二)寻求当下意义,创作革命题材

杨兆群大师虽已过花甲之年,但是精力极其旺盛,政治觉悟与敏感度十分坚定和敏锐,将创作和党课相结合,教技艺的同时教做人、教敬业、教树德。在其躬亲示范、言传身教下,常州工业学院“非遗研学创新工作坊” 团队的师生,立志加入到金坛刻纸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以传统文化武装自己,以红色文化鼓舞自己,以先进文化熏陶自己。从2019年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深挖现实题材,弘扬社会正义,围绕着党史教育题材、防疫抗疫题材以及红色革命题材,原创刻纸作品百余幅,广受业界和社会的好评。系列作品获 “红色记忆”全国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紫金奖大学生设计展人气奖;江苏省大学生展演美育实践案例省级二等奖;作品《红军不怕远征难》获得全国女红军题材剪纸作品大赛入围奖;作品《三不娃娃》获百位剪纸大师抗击疫情公益拍卖优秀奖,并被北京收藏家协会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作品《传承之门》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铜奖等等。

图2 《三不娃娃》

图3 《常州三杰--恽代英》

图4 《红军不怕远征难》

四、结语

“非遗研学创新工作坊” 团队的师生,以常州非遗金坛刻纸为母体的实验性设计研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绩,但是这仅仅是非遗保护和优秀文化传承中淡淡的一笔,团队始终以总书记2020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勉“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图例来源: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非遗研学创新工作坊”李斌创作提供。

猜你喜欢

刻纸金坛常州
刻纸——指尖上的传奇艺术
溱湖刻纸
常州的早晨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金秋 金坛 金蟹 更金贵
常州梳篦